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女性素质现状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唤起女性自主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觉醒,才能实现女性整体素质的提高,只有加快步伐不断提高女性的自身素质和整体素质,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加强女性人口教育,提高女性人口文化教育素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山东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发现,山东省女性人口文化教育素质有其主要特点.同时,山东省未来女性人口文化教育素质应有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要求广大农民的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培育新型农民,为国家转型期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农村女性作为不可忽视的建设力量,要保护她们受教育的权利,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快提升她们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农村远程教育是实现农村女性教育培训以及素质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为全面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奠定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我国女性领导者的队伍在不断壮大,地位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我国女性领导者的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认清女性领导者发展中的困境,找出解决困境的方法和路径,对于促进女性领导者的发展以及社会的民主建设和组织的快速健康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浅析新形势下女性素质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金红 《工会论坛》2003,9(5):33-34
21世纪的到来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 ,对约占人类总量一半的女性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 ,女性要充分认识与其相适应的个性素质要求 ,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各级领导组织部门的关心、支持、帮助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以坚韧、豁达、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之中。  相似文献   

6.
妇女占我国人口的半数以上,是劳动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其目前我国女性就业问题始终不容乐观,女性就业权的切实保护应值得社会普遍关注。文章就女性劳动就业的现实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所应采取的措施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如何更好的保护女性劳动者的就业权利,文章提出了女性劳动者就业权的保护现状;导致女职工就业权保护不利的影响因素和困难;加强女性就业权利保护的对策等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7.
发展女子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妇女素质,是促进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妇女解放事业发展,使之适应21世纪对女性人才需求的重要措施;是促进人类科技进步,振兴中华民族和祖国未来的重要步骤.必须把女子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项跨世纪的战略任务来考虑,努力开辟发展女子高等职业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贫困问题是当今社会最热点、最尖锐、最棘手的社会问题之一,其具有一张女性面孔,为此应重点关注女性贫困人口话题。为厘清我国女性劳动力人口多维贫困状况,基于CGSS2018数据,从经济、教育、健康、资产、空闲时间、交往及社会参与6个维度,构建针对女性劳动力的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并展开具体分析。研究发现:女性劳动力在空闲时间、交往及社会参与、资产和教育4个维度的贫困发生率超过50%;在经济、教育和健康3个维度的贫困发生率高于男性劳动力群体;大部分女性劳动力面临4个维度及以上的贫困问题;年龄在45~55岁、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女性劳动力群体多维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我们应从家庭、社会和政策三个层面纾解女性劳动力多维贫困问题,从根源上消除大规模女性劳动力贫困人口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感受日本女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正在实施的“女性素质工程”要与国际接轨 ,面向未来。在坚持和发扬我国妇女的优秀传统的同时 ,要向一些发达国家学习 ,提高女性文化修养 ,提高女性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女性性受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性受害并非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更非只是一个与受害女性有关的问题,而是与国家局势、经济发展情况、人口问题、社会稳定状况等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意义重大。女性性受害具有隐蔽性、多次性、非常时期的群体性与公开性、恶逆变性等特点;高发性也是女性性受害的主要特征,这与男女不平等的观念、社会对女性保护机制不健全、女性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人类性行为的负性功能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女性的角色与传统社会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女性的劳动不再局限于家庭之中,这种变化的结果是提高了女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降低了她们对于男性的依附,进而改变了传统的两性权力模式.女性角色的改变动摇了传统家庭得以建立的基础,造成了诸如离婚率提高、家庭暴力增加等现象.由于女性角色的巨大变化,在未来社会,家庭多元化的趋势将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2.
女性从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也是加速发展的世纪。从政女性要在新世纪大有作为,就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敏锐的世界眼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广博的文化专业知识;良好的工作作风;高超的自我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主要职责,是体现民主党派整体素质的重要标志,是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共同奋斗目标所肩负的重要使命。新形势下,随着民主党派女性成员的不断增多,民主党派女性在民主党派成员中具有一定的比例,在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下,应该加强提高社会对民主党派女性参政议政认识;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对民主党派女性进行培养;加强各个领域民主党派女性参政议政比例,使民主党派女性在各级领导岗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中都能充分发挥一定的优势作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口流动的动因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主客观因素外,还有自身的特殊动因: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水准的相对落后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口流动提供了充足的流动资源储备;政策反哺和区域产业转移对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效应的逐步显现,成为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农村流动女性的自身素质、传统观念的影响、城乡差别的存在、社会就业渠道的狭窄等,共同制约、影响着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口的流动.其突出问题表现为结构性问题、政策性问题、制度性问题、观念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因此,我们要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堪忧、国家鼓励生育的大背景下,单身女性的生育权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议由来已久。目前,赞同赋予单身女性生育权的学者居多,但是,一些反对赋予单身女性生育权的观点并未得以全面、系统透析,其科学性存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陈祥健研究员《质疑“单身女性生育权”》一文的观点。其认为,若赋予单身女性生育权,将带来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孩子的公平问题无法解决,二是无法保障单身男性和单身女性平等地享有生育权,三是不利于单身女性所生子女成长、有碍单身女性自由结婚。这些观点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与《宪法》规定的平等原则相悖,子女享有法律上的双亲之权的观点无法律依据,二是单身男性与单身女性生育权不能平衡的说法有失偏颇,三是赋予单身女性生育权不利于该类未成年人成长和有碍单身女性自由结婚的认识,于情于理于法都不符合。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的到来,既为广大女性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女性的素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广大女性只有不断地优化其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等,方能与时俱进,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终身学习与女性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经济所引起的社会劳动方式的变化,既为我国女性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也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女性的终身学习势在必行。要强化女性终身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政府也应大力推动终身学习的社会化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18.
女性参政是提高妇女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女性人才开发的重要途径,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女性参政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女性参政、女性人才开发仍受到性别、政策歧视、自身意识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需要充分认识女性参政的重要性,优化女性参政的社会环境;女性自身需要强化自主意识,增强参政的信心;家庭要对女性参政给予支持;国家需要在政策上为女性参政提供保障,加大女性教育和培训力度,健全女性领导干部培养选拔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收集了2009年10月1日到2009年10月30日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布的现职女性省部级领导的信息与资料,以我国现职的中央直属机构、政府机关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政府和部分副省级城市党委、政府的87名女性省、部级公务员为样本,对其成长路径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女性省部级公务员的成长过程中,在重要职能部门任职经历的人数正在逐渐增多,具有共青团工作经历的人数较多.在中央与国家机关任职的比例较低,具有异地任职经历的人数较少.省、部级女性公务员在职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困境影响其应有的职业发展.要突破这些困境,需要进一步提高女性公务员的地位和作用,充分重视和发掘女性人才资源,大力提升女性公务员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实践部门与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与推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在我国信息化过程中女性劳动力就业发展的方向,以及出现这种新形势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性经济活动人口正在缓慢地向高技术型、智能型、市场竞争型职业转移,女性人力资源素质与就业竞争力有所提高。但同时也指出转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