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嘉兴 《创造》2001,(1):23-24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怎样制定和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提出了“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的指导思想。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指导思想,是学习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制定和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关键。   (一)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   “十五”计划期间要以发展为主题,《建议》提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  相似文献   

2.
今后五到十年,是我省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省委“十五”计划《建议》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强调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强大动力,把实施科教兴省战略贯穿于整个《建议》始终。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就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教兴省力度,全面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构建人才支撑体系,为山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和人才保证。 加大科教兴省力度,就必须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我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面勾画了21世纪初五到十年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们迈向新世纪,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指明了方向。机关后勤工作作为服务业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如何按照《建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明显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企事业、机关单位服务社会化”的要求,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继续深化改革,加快事…  相似文献   

4.
姬俊英 《天津人大》2010,(12):12-1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一个鲜明特点,是明确提出把科学发展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来,成为全党的意志,  相似文献   

5.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新世纪第一次“两会” ,通过了“十五”计划纲要。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邀请参加五中全会“建议”起草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卓元研究员就纲要起草情况做了报告。重点摘要如下 :“十五”计划纲要的五个“把”在纲要起草中认为 ,引用率最高、概括性最强、最主要的精神是“四个把” :一是把发展作为主题 ;二是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 ;三是把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作为强大的动力 ;四是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出发点。总理的报告加了一个“把” ,即五是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这说明各方面对社会发展问题比较重…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同时中共海南省委五届九次全会也通过了《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围绕着战略机遇期、主题、主线、民富、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等六个关键词语进行深入解读,可以较为全面地传达出中央全会和海南省委全会的主要精神与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新时期的发展,将是以经济结构调整主线的发展,是注重科技进步、提高经济质革基础上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是注重体制创新的发展,是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发展开放型经济,是着眼于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发展,是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我国经济和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要全面估  相似文献   

9.
《前进》2000,(11):1-1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建议》全面深刻地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经验,全面审视世纪之交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我国今后五到十年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战略布局和重点任务,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十五"计划,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指导我们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10.
《时代潮》2001,(5)
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这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那么.怎样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为地方经济增添后劲?"两会"前夕,记者电话采访了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芜湖市工艺美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储金霞。她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  相似文献   

11.
邹宏仪 《群众》2010,(11):23-23
<正>"十二五"建议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牢牢把握主线,全面贯彻中央提出的"五个坚持"的要求,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创新作为主要驱动力,下功夫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我们就能够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和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十二五”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在“十二五”背景下对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运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对于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 ,制定“十五”计划 ,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发展作为主题 ,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在新的阶段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也是在当今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下所作出的正确抉择。把发展作为主题 ,主要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如何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古今中外的实践证明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生产力的火车头。发展生产力是发展社会一切事业的基础和决定因素。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制定“十五”计划,要把发展作为主题。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称《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和前瞻性。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中国发展新阶段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6.
承载着人民的愿望,凝聚着全党的智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致力于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明确了国家“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擘画了一幅壮丽的宏伟蓝图, 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疆各地、各族人民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建议》精神,就一定能够承继“十五”辉煌,再创“十一五”佳绩,把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即将过去的“十五”期间,自治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富民强区为目标,把加快开发和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  相似文献   

17.
《机关事务管理条例》颁布施行一年来,四川省着眼机关事务主题主线,着力机关事务管理体制建设、制度标准建设和管理工作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沟通协调,深入学习调研与创新实践,《条例》贯彻紧接四川地气,机关事务工作得到加强规范.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 ,要把发展作为主题 ,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这为我们理清后勤发展思路 ,推进机关后勤体制改革实现第三步目标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 ,全局在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活动中 ,开始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新一轮改革。我们制定新的发展规划 ,总体目标是 :在“十五”期间 ,初步形成以精干廉洁的行政管理体系、优质务实的服务保障体系、高效创新的经济运行体系为特征的省政府机关后勤体制。按照这一构想 ,我们首先对传统后勤服务实体结构进行调整 ,以资产为纽带 ,力争形成保障有力、良性循环、自我发展的服务集团 ,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发展的主线,并且特别强调,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20.
《党建研究》2012,(4):45-46
近年来,深圳市坚持把人才强市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来抓,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四个优先"的人才发展布局,围绕贯彻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这条主线,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核心,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和发展环境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