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51年世界上第一个高科技园区─—斯 坦福科学园区(即世界闻名的“硅谷”科学园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创建以来,由于它对高科技产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和示范效应,这种高科技园区已被世界许多国家作为发展经济的一种特殊举措。武汉作为全国十几个智力密集的城市之一,于1991年5月设立国家级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这无疑给武汉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一、世界高科技园区的发展轨迹给我们的启示 1、科技优势集中─—成功的基础。 我们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科技园区的情况看,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创建的占高科…  相似文献   

2.
<正>京科发〔2022〕4号各有关单位:《关于推动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政策措施》,已经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2022年第6次行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特此通知。  相似文献   

3.
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坐落在北京具有龙脉之称的昌平区。她北倚太行、燕山山脉,南连中关村知识密集区,东邻首都国际机场,西接京张高速公路。区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众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1991年11月,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经市政府批准成立;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整体建设规划,成为首都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和历史地位中关村是以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为主体的区域 ,从80年代开始 ,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令全世界瞩目的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历史应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然后经历了从电子一条街到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再从北京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到今日之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两个成长阶段。现在 ,中关村科技园区正处于一个关键性的新阶段 ,即加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80年10月 ,以陈春先为首的15名中国科学院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5.
《党建研究》2012,(2):4+65-68
大力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北京2011年3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支持北京市在中关村创建人才特区,通过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机制,打造特殊平台,大力建设"人才智力高度密集、体制机制真正创新、科技创新高度活跃、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国家级人才特区。人才特区出台了13项政策,构建了央地资源整合机制,连续5年每年投入100亿元支持人才创新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6.
潘博 《北京观察》2002,(11):20-23
近两三年来,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高新技术产业与专业服务是一种共生共长的关系;中关村要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中介服务体系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中关村第三小学地处中关村科技园区。2008年,中关村三小正式启动了“传承中华美德,牵手各族伙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近两年来,学校实施“德育工程”,弘扬主旋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努力探索民族团结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载体,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将“传承中华美德,牵手各族伙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打造成为学校少先队的品牌活动,从而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地植入每个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海淀区坐落着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在这个被誉为“中国硅谷”的地方云集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最顶尖的科技企业。在高楼林立的中关村清华科技园区中,  相似文献   

9.
从1980年10月23日诞生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起,中关村已经走过了18年。18年来,这里发生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变革。中关村已经成了高度浓缩的中国经济技术市场的内核和深化中国改革的前沿。如今,中关村已不是一个地区的名字,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院所林立、知识密集、人才济济、硕果累累的科教基地。  相似文献   

10.
卢晓明 《北京观察》2009,(12):27-28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关村已经由.最初的电子一条街.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发展为“一区十园”的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成为中国创新活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完成了从中国科研中心向中国创新中心的转化。中关村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关村地区聚集了全球最密集的科教智力资源,以联想、方正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1.
北京即将跨入21世纪,塑造21世纪的首都形象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课题。本世纪末中国“硅谷”———中关村地区的崛起能否对传统的首都形象产生强大的冲击呢?本文试图从中关村产业导向、企业经营理念和北京的经济结构变化等角度探讨21世纪首都形象的定位。一、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市新科技产业开发试验区(简称北京试验区,BEI)在北京市西北部———海淀区中关村落户,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由此形成。中关村地区是中国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以北大、清华等为代表的高等学府60余座,国…  相似文献   

12.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以其成功与机遇,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良好的创业氛围以及孕育着希望和未来形象而引人注目。最近,台湾《天下》杂志副主编李明轩一行3人在参观完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后,专访了北京市副市长、中关村科技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志华。 问:信息产业与数字科技  相似文献   

13.
薛刚 《北京观察》2023,(3):54-55
<正>在平谷建设现代畜禽种业产业园,在种业振兴方面破解一批“卡脖子”难题,这是新时代推动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2021年10月,北京市和农业农村部签署了部市共建“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合作框架协议,议定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业中关村。2022年8月,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了《北京市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6)》,明确了农业中关村未来发展目标、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4.
<正>京科发〔2022〕20号各区政府,市各有关部门:为加快探索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组建一批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面向高精尖产业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基础前沿技术联合攻关,更好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相似文献   

15.
枣阳市吴店镇按照“三大战略”扭在一起抓的工作思路,依托刘秀人文景观资源和乡镇企业优势,大力创办乡企科技园区和旅游小区,推动经济发展,扩张集镇规模,闯出了一条“围绕二、三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建好城镇 兴旺地方经济”的发展路子。 创办乡企科技园区。乡镇企业要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就必须向小区或小集镇集中,走科技园区发展之路。我们在吴店镇桥北,省道寺沙路  相似文献   

16.
我创办的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简称中经大)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崛起的。她是一所民办公助的多学科综合性的新型大学,坐落在北京市智力密集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环境优美,交通方便的中关村。  相似文献   

17.
正中关村科技园区,准确的名称叫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于1988年5月10日。之后,为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改名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1988年5月至1989年底,技工贸总收入32亿元,到2016年超过4.57万亿元。已成为一区多园的新技术新体制的国家创新基地,北京市以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引领区,一个创客活力四射、新技术新产业层出不穷的创新超级"孵化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实现“三年大变样”的基础上创建首都文明区,在实现“五年上台阶”宏伟目标的同时,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是北京市海淀区委、区政府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战略目标而作出的重要决策。  相似文献   

19.
高煜 《公安研究》2002,(3):25-30
加入WTO,有利于提升中关村的国际化层次,但同时也会使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企业受到冲击。因此,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公安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文章为公安机关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确保入世后科技园区的稳定和安定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钟恒钦 《当代广西》2009,(11):61-62
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2001年由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等六部委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21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也是广西唯一的一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008年12月,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深入到园区视察并作重要讲话。他说,看到这里的情况,更增添了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