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判例严格来说并非一个舶来品,它自古有之。然而,中国法制的落后以及亟待改革的司法体制,形成了我们对判例的陌生与疏远。十年前,本所创办的《判例与研究》,使判例与我们走近,通过对判例的研究,人们对中国的审判制度有所了解和熟悉,制作裁判文书的机构和司法人员更加注重裁判文书的说理性,进而彰显判例价值。为纪念《判例与研究》创刊十周年,本所邀请了珠(海)澳(门)两地的法律界专家、学者和领导,举行了座谈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又一次对判例的价值进行了阐释,同时给予本刊很多的鼓励和褒扬,现将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发言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我国1万余家律师事务所中,有许多律师事务所从规范管理出发,从文化管理入手,从人文管理着眼,办出了一批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所刊。非凡律师事务所这样的办刊宗旨与风格确实“非凡”:他们选择了”判例研究”。判例严格来说并非一个舶来品,我国古来有之。然而,中国法制的落后以及亟待改革的司法体制,形成了我们对判例的陌生与疏远。10年前,广东珠海非凡律师事务所创办的《判例与研究》,使判例与我们走近,通过对判例的研究,人们对中国的审判制度有所了解和熟悉,制作裁判文书的机构和司法人员更加注重裁判文书的说理性,进而彰显判例价值。为纪念《判例与研究》创刊十周年,该所邀请了珠(海)澳(门)两地的法律界专家、学者和领导,举行了座谈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又一次对判例的价值进行了阐释,同时给予该刊很多的鼓励和褒扬,现将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发言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各位来宾、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贺《山东审判》创刊 20周年。刚才,《山东审判》编委会副主任丁义军同志 简要地回顾并展望了《山东审判》过去20年走过的历 程和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为《山东审判》编委会主任,与 大家一齐来庆贺她的20岁生日,我的心情也和在座的 各位同仁一样激动。今天这个座谈会规模不大,但非常 有意义,尤其是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领导和各位专 家、学者莅临祝贺,使我们的纪念活动大为增色。在此, 我代表省法院和《山东审判》编委会向多年来关心、指 导、支持《山东审判》的各部门、单位以及各界朋友表示 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我国1万余家律师事务所中,有许多律师事务所从规范管理出发,从文化管理入手,从人文管理着眼,办出了一批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所刊。非凡律师事务所这样的办刊宗旨与风格确实“非凡”:他们选择了“判例研究”。判例严格来说并非一个舶来品,我国古来有之。然而,中国法制的落后以及亟待改革的司法体制,形成了我们对判例的陌生与疏远。10年前,广东珠海非凡律师事务所创办的《判例与研究》,使判例与我们走近,通过对判例的研究,人们对中国的审判制度有所了解和熟悉,制作裁判文书的机构和司法人员更加注重裁判文书的说理性,进而彰显判例价值。为纪念《判例与研究》创刊十周年,该所邀请了珠(海)澳(门)两地的法律界专家、学者和领导,举行了座谈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又一次对判例的价值进行了阐释,同时给予该刊很多的鼓励和褒扬,现将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发言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张苏军 《中国司法》2009,(11):15-16
“又是一年秋收时”。在这深秋之时,我们再次聚首司法部,共同分享杰出学者喜获丰收的激动与喜悦。在此,我代表司法部党组对荣获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的各位学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莅临今天颁奖会的各位专家、嘉宾朋友和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6.
《中国律师》2009,(1):15-16
尊敬的赵副部长、各位领导、各位律师朋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全国律协、《中国律师》杂志社在这里举办简朴而有意义的座谈会,来纪念《中国律师》杂志创刊20周年。作为杂志社社长,我感到特别的激动和兴奋。在此,我代表《中国律师》杂志社的全体同仁,对出席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律师朋友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判例与研究》创办十年,由一个婴儿期到现在茁壮成长的少年期,我为此感到高兴,作为一个经常阅读法律刊物的读者,我认为该杂志比较有特色。1996年我来珠海工作时,在办公室第一次见到的由非凡律师事务所主办的《判例与研究》,当时就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目前法律刊物已经达到上百种,事实上有特色的为数不多,该杂志作为一个有权威并有影响力的核心刊物也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8.
《判例与研究》创办10年,由一个婴儿期到现在茁壮成长的少年期,我为此感到高兴,作为一个经常阅读法律刊物的读者,我认为该杂志比较有特色。1996年我来珠海工作时,在办公室第一次见到的由非凡律师事务所主办的《判例与研究》,当时就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目前法律刊物已经达到上百种,事实上有特色的为数不多,该杂志作为一个有权威并有影响力的核心刊物也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研究程序法的学者,到国外参观法院、监狱等设施,是我多年的梦想。庆幸这个愿望在我留学日本期间实现了。这除了要感谢学校的组织和友人的相邀,更要感谢日本法院等机构开放的参观制度。在对日本的监狱、法院、检察院、律师协会等机构的参观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当属日本的法院制度和日本东京地方法院。  相似文献   

10.
《判例与研究》创刊的时候我正在日本,首次接触该本杂志是我从国外留学回国的时候。我是杂志的忠诚读者,作为法官、法律人,我感到最欣慰的是有这么一个杂志存在,它在司法实践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十年以来,我的办公室里已珍藏了杂志的各种版式。阅读杂志已是我日常法律生活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说到判例,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在历史上是水火不容的,但时至今日大际法系也研究判例、  相似文献   

11.
何美欢 《中国法律》2010,(5):12-13,68,69
英美法判例制度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参考作用,一是约束作用。参考作用,是指如果法院认为一个判例的判决原则或法律理念是正确的,法官在审判时可以适用这个案例。而约束作用,是指如果法院认为一个判例是错误的,但按照法律的规定,该判例对法院有约束力,那么,法院即使认为这个判例是错误的,仍要遵从这个案例。  相似文献   

12.
《人民司法》编辑部邀请最高法院各庭、室、局负责人,邀请部分省市高中级法院的院长、庭长、主任,参加今天这个座谈会,一方面是纪念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刊《人民司法》创刊45周年,另一方面是请大家来给《人民司法》编辑部出谋划策。虽然室外寒风刺骨,然而我们的座谈会上还是春意浓浓、热气腾腾。从各位同志热情洋溢的发言中,我们已经感到了全国法院、法官对《人民司法》的关心与爱护,体会到了广大法院工作人员对《人民司法》的殷切希望和诚挚要求。下面我就《人民司法》的改革和发展谈几点意见。一、《人民司法》的地位《人民司法》是…  相似文献   

13.
《判例与研究》在贺海仁博士的带领下,在非凡律师事务所的支持下、在杂志社诸多同仁的努力下,今年十岁了!在此我谨代表广东晨光律师事务所向《判例与研究》的十岁生日表示最诚挚的祝贺!衷心祝愿《判例与研究》在未来的历程中越办越好、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14.
宿迟  杨静 《科技与法律》2015,(2):211-217
最高法院近年来推行中国特色的案例指导制度,虽意在回避与普通法系中的判例制度进行类比,但学者与媒体仍称之谓"中国式判例"制度。实践表明,目前的案例指导制度存在着效力定位紊乱、遴选机制不科学、案例内容不系统、指导作用不足等问题,并未达到统一司法的预期效果。司法判例是蕴含了法律原理与规则的法院判决。所谓司法判例制度,就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事判例拘束力的合理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10月20日,我国最高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指出,从2000年起,“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适用法律问题的典型案件予以公布,供下级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参考。”《纲要》的出台,无疑标示着我国酝酿已久的判例制度的悄然生成,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受《纲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都在积极地探索判例制度的建构问题。而在判例制度的建构中,刑事判例的独特性———不能创设罪刑规范是毋容置疑的,但是刑事判例拘束力的定位却是困扰我国刑事判例制度建构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作者拟通过对国外刑事判例拘束力现状和我国刑事判例法渊地位的分析,来探讨我国刑事判例拘束力的合理定位,以期有益于我国刑事判例制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6.
首先,感谢正义网、腾讯网、检察日报等媒体提供的支持,感谢参会的各位领导、知名学者和媒体人士。西南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利用公开的材料,撰写了《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09)》,既关注了中央,也关注了地方司法改革;既关注了司法改革文  相似文献   

17.
承蒙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的邀请,我很高兴参加这次行政法学会年会,与大家共同庆祝行政法学会成立20周年。20年来,行政法学会以及行政法学界的专家学者在推动行政法学研究、完善行政法治建设、维护公民权益、促进依法行政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此,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行政法学研究会的领导及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8.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 !  “ WTO与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研讨会”组织者要我对本次研讨会作总结发言,实在不敢当。好在刚才贾午光司长已经较全面谈了,我只对讨论的主题谈几点感想和看法。   首先,我要感谢这次研讨会主办单位司法部律师公证司,全国律师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领导,感谢协办单位法学研究所《环球法律评论》编辑部和科华律师事务所。《环球法律评论》编辑部和科华律师事务所提出了召开此次研讨会的创意,这一创意得到了有关单位领导和全国律协的支持,使本次研讨会得以召开并获得成功,与会律师、…  相似文献   

19.
我对刚才的专家学者发言持赞同的意见,现我补充两点:一是不容易;二是不简单。首先说不简单吧。据我所知,《判例与研究》是理论结合实践办起来的,是判例的首创刊物。让我高兴的是,主办单位是我们律师,应当说我们律师有办刊物的尝试,但办得最成功的还是《判例与研究》。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有时脱节,而法学又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随着该杂志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判例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例法是判例具体应用的法规。在我国,判例属于案例,是指适用法律所产生的法律文件,只对法院审理同一类案件具有参加价值。案例尚未提升为《判例法》意义上的判例。 当今世界上,判例法国家与成文法国家之间互相借鉴、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如实行判例法的美国制定了统一的商法典、商标专利法;实行成文法的法、日等国,则越来越注重判例的作用。本文从法的渊源切入,探讨判例法在我国的适用价值,与法学界同仁共商磋。 一、判例探源 (一)判例是法源 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用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