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内外部约束的变化要求中国转变发展方式。鉴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模式是政府主导型的,因此,要转变发展方式,最重要的是要改革政府主导型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由于中国是个大国,大国的独特特征和历史决定了中国要实行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的治理模式。在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的地方政府治理机制下,中国在过去30年里成功缔造了经济"增长奇迹"。然而,这种治理也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使得许多地方"重经济、轻民生""重资本、轻劳动""重城市、轻农村""重本土(市场)、轻外地(市场)",并由此导致高投入、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只见物不见人的发展结果。因此,必须以地方政府治理转型作为中心和重点来促进我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从一定意义上讲,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世贸组织并不具体管理企业行为,它的条款主要是针对各成员国政府行为提出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都要接受WTO规则的规范和约束。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还很不完善,还带有很多计划经济的旧的痕迹。对于各级地方政府而言,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体制改革中,从政府理念、基本职能、行政管理的模式与方式等方面逐步与WTO规则相适应。这也就是说,在入世的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有一个角色定位的问题。一、在政府理念上,我国地方…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增长中特有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安排使地方政府竞争表现出与西方不同的特质性,体现在市场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竞争从“有限竞争”、“兄弟竞争”到“主体竞争”的转化以及从中央政府主导型经济到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的转化,地方政府竞争的出现在一定条件下,推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但政府竞争特质性带来的政府行为的变异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财政体制改革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恣意行政的空间,激发了地方政府谋求经济发展以获取较大的财政收益的冲动,导致了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追求职位晋升是地方政府官员目标函数的集中体现,对上负责的官员选拔机制和晋升路径的"淘汰制"激化了同级政府官员之间,以及不同部门、单位和区域官员之间的攀比和竞争。这两种制度安排相互牵制,形成共振,构成了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逻辑。  相似文献   

5.
梁勇 《世纪桥》2011,(3):68-69
美国的地方政府具有若干特点:处于一个比较扁平的政府体系的最基层;地方政府形式多样,数量庞大;自主性较强;以“服务于民”为价值理念,推崇自由竞争;地方政府、当地居民和企业之间权力制衡。因此,美国地方政府在地方营销中发挥着有限而合适的作用。在政治体制改革即将启动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的地方政府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既要在地方营销活动发挥更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要给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参与渠道,促成地方营销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竞争主要表现为争夺资源和控制权的分配、争夺公共产品和服务。地方政府之间在竞争博弈过程中陷入了“囚徒困境”,在竞争中由于各地只顾经济的发展实行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干预企业等扭曲的竞争手段,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公共物品的浪费。地方政府竞争应该逐渐从竞争转向竞合,实施差异化竞争,培育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以及建立统一协调的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财权体制的不完善强化了地方政府作为利益主体的竞争意识,但由于激励机制的缺陷和约束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失范,使地方政府间竞争出现了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市场化改革带来了经济领域的分权,在既定的政府管理体制下,这种分权导致地方政府之间围绕经济资源展开竞争。由于垂直化行政管理架构和资源流动性的限制,地方政府间竞争并不必然带来经济的良性增长,无序的竞争增加地方之间贸易的交易成本。完善规范无序竞争,构建合理的地方政府间竞争关系迫切而必要。  相似文献   

9.
治理转型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学与经济学拓展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用治理理论考察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一方面为地方治理的初步转型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要求我们致力于治理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地方政府间展开了以自然资源、资本、人才、技术、中央优惠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竞争。但如果缺乏良好的竞争规则和环境,地方间的竞争就会表现为以地方保护、资源封锁、价格大战为特点的恶性竞争。而相关权力的获得,则会使这种竞争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11.
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中央、地方、企业与社会合作式的环境管理机制,是日本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主要模式。这种环境规制模式推动日本地方政府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着先锋和主导作用,使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由"公害大国"变成"花园岛国"。借鉴日本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实践,特别是日本地方政府在环境管理体系中所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及其所拥有的科学管理手段和民主决策机制等相关经验,对中国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革,无疑是至为深刻的。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中国转型的特殊经历和经验,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在中国的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地方政府的行为在何种意义上影响、制约着中国市场化转型的路径选择?这些选择又给中国市场经济以及民主政治的发展留下了什么样的烙印?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诸领域,国内外学者已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示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试就此进行初步的梳理、评述。  相似文献   

13.
转轨时期的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存在不公平、非规范特征,表现为:运用制度差异,先试点地区获得超常规发展;过度的投资优惠使参与竞争的地方政府两败俱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干预企业等不正当竞争成为地方政府竞争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非规范竞争导致地方市场分割,其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其政治影响是不能忽视的.规范地方政府竞争,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须通过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来矫正地方政府间的非规范竞争.同时还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检查及地方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4.
招商引资、跑项目争资金、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热衷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保护等都属于比较常见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这些行为直接以资本为竞争标的,具有明显的竞争性质。从经济维度分析,地方政府对资本的竞争又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财税收入,并服务于对相对经济绩效的竞争;从政治维度分析,对相对经济绩效的竞争又服务于对更高层级职位的竞争。由此,以上五种行为的产生原因得到了逐步深入的解释,这些行为的竞争性质也逐步得到了更深入的揭示。  相似文献   

15.
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政府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以“八八战略”实施以来的浙江政府数字化转型实践为考察对象,依据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目标和效果的不同,可以总结出治理信息数字化—政务流程数字化—运行形态数字化的纵向动态演化链。建构“技术—制度”协同调适的分析进路,发现在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不同演化阶段,呈现出“技术嵌入—制度吸纳”的互嵌逻辑、“技术驱动—制度规范”的融合逻辑和“技术变革—制度重塑”的共生逻辑。面向未来,进一步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应避免陷入过度依赖技术的泥淖,注重发挥数字技术与制度机制的协同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惠结 《唯实》2005,(4):17-19
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利益、制度诱导、功绩考核、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等是地方政府热衷于征地的动力机制。因此,完善有关法律制度,规范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是遏制地方政府滥征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方政府之间以“地方保护”为主要特色的竞争,破坏了规范竞争的良好秩序,影响了我国经济良性发展。要使这种竞争转向良性,一种有效的措施就是地方政府间的竞合。分工理论为地方政府间的竞合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竞合的具体实现则需要制度、组织以及其他配套措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政策学习是政治系统或其中的某一子系统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自身政策进行调整的过程。从政策学习的动因看,地方政府间的政策学习与相互间竞争有着密切关系;从政策学习的结果看,地方政府间横向政策学习是把双刃剑,学习既能带来政府服务效能的提升、竞争升级,同时也有可能产生政策趋同、区域内产业同构、地方保护等一系列恶性竞争问题。近年来,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地方政府政策学习是其中的重要内涵。因此,有必要在对政策学习的理论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积极探讨地方政府间政策学习与横向竞争之间的辩证关系,并针对优化竞争机制、探索理性学习制度、杜绝学习的负面效应预先提出改革设想。  相似文献   

19.
蔡玉胜 《求实》2006,(5):35-37
地方政府竞争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区域增长的差异。根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四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表现为:东部地区政府竞争的重点是从个体增长取向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转变,西部地区政府竞争的重点是公共品供给和区域市场培育,东北地区应强调利益分享机制的建立和现代市场制度的转型,中部地区则应强化区域发展战略的定位和政府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22):33-34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政府高效协调运转,对于激发市场和社会创造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