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9年是中国5G商用元年。网络通讯作为一种底层支撑技术,其升级将赋能各行各业的发展,这不仅仅是网速的提高,更是各种变革的动力。和以往的公众移动网络相比,5G除了具有高带宽、广联接和高可靠、低延时的特征外,还具有网络虚拟化、网络切片和移动边缘计算等针对行业应用的网络功能,另外,5G时代行业的深度应用也成为运营商的主要业务方向。如何因势利导,利用新技术助力新时代公安工作提质增效,是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5G在智慧警务方面的创新应用,分别从5G技术分析、5G技术警务创新应用、5G警务应用的实战效果以及5G智慧警务创新应用成果等方面进行论述,通过融合创新,深圳市公安局借助5G技术高带宽、低时延、切片网络的能力,将5G"智慧警务"运用于实战警情中,实现数据联动赋能预防、信息共享赋能预知、智慧应用赋能预警,打造防控无...  相似文献   

3.
针对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要求,面向警务实战中多维场景、多样需求面临的网络通道不支持、前后端无法实时交互等问题,凭借5G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特点,运用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5G无人机勘察、5GAR眼镜执法、5G无人船巡逻等创新应用.构建基...  相似文献   

4.
正媒体展融大合势是作党出中的央科顺学应决时策。代发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5G全链条直播、VR+AR真实场景糅合三维动画、AI虚拟主播等智能手段的应用,全面改变了两会报道形态,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创新了网络传播形式,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全媒体时代扑面而来。媒体融合是一场由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带来传播介质变化、传播渠道革新、媒体产业形态重塑的媒体革命。从铅与  相似文献   

5.
杨震 《前进论坛》2021,(4):20-20,18
以快速发展的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化浪潮,将重塑信息产业生态链,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全面融合,拉开新产业革命的序幕,因此,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功在当下,利在长远,刻不容缓。根据通信技术方面的发展规律:应用一代,预研一代,科技界已经开始研究下一代6G移动通信技术,按照10年一代测算,预计2030年左右可以商用。  相似文献   

6.
5G的应用是当前即将发生的一次技术社会事件,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能力提升、国际竞争成败和网络强国战略实现的历史机遇。5G作为一种全新的移动网络生活方式的媒介载体出现,将有助于在更高的通信技术平台和节点上建构文明、和谐、健康的网络美好生活体系,促进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网络美好生活、智慧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融合指挥调度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业务需求日趋旺盛,多形态无线通讯终端不断涌现,融合通信是今后必然的发展趋势。融合分为终端融合、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基于微服务架构设计了一款融合指挥调度应用,实现了应用层面的业务融合,可支持智能手机和集群对讲机之间短信和语音互联互通,为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等领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推进身份鉴别凭证技术、警用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对5G SIM卡集成身份鉴别凭证应用技术展开研究。该研究内容以网络身份空间安全地址为核心,并结合5G SIM卡的安全新特性,实现一种创新、安全、可靠的5G SIM卡集成身份鉴别凭证应用技术模型,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国家网络实名制要求,为公安网络空间治理提供新手段。  相似文献   

9.
正5G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引领技术,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国家高度重视5G发展,明确要求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上海要强化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核心能力,充分发挥5G的网络支撑及应用赋能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家总体部署,加快推进上海5G网络建设和应用,促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发挥5G对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20,(10):5-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积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带动5G手机等终端消费,推动增加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教育、网络娱乐等方面消费。江苏作为东部发达省份,既是人口大省又是消费大省,具有拓展消费领域、扩大新兴消费的优势条件。加快培育消费新形态,抢占新消费风口,释放被抑制的消费需求,是江苏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机遇。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代际更迭,移动通话、文本传输、图片与视频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大,赋予了传播新的特性,使移动传媒业发生了巨大变化。5G时代即将到来,超高清电视、AR/VR视频、物联网、智能设备等应用场景,将极大地提升移动传播的能力,并带来巨大的潜在市场。无疑,5G技术的发展将再一次引发传媒变局。  相似文献   

12.
姚国章 《群众》2020,(6):10-11
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中,5G成为真正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性技术。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四家企业发放5G牌照,中国正式步入5G商用元年,5G商用进程全面加速推进。自2018年起,我省根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关于5G规模组网试验和应用的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先行先试,不断积累经验,取得了明显进展,网络部署成效、产业发展规模以及应用示范水平等均位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3.
李俊 《警察技术》2021,(6):30-33
立足于距离传感技术在深圳市公安局智慧新监管建设中的创新应用实践,针对被监管人员外出押解过程中难以监管的业务痛点,探索移动环境下被监管人员行为识别和行为管控的技术方案。提出了虚拟监仓的技术模型,并预研了移动环境中虚拟监仓的应用情景:通过将在监仓环境建立的基于距离传感技术的应用模型与5G传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移动环境中精准行为识别所需要的边缘计算、实时大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问题。建立移动条件下的被监管人员行为感知和智能分析系统,实现被监管人员行为的自主识别、自主监管,保障固定监管场所与移动环境中行为监管标准的一致性。实现了5G环境下监所内、外监管技术能力的统一,为解决被监管人员出所活动过程中的防脱逃、防伤害提供了全新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0,(18)
正最近十多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工程的实施,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人工智能的发展,5G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我国社会治理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极大地提升了政府的社会治理效率,优化了公共服务供给,增加了公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正皖政[2020]1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支持5G发展若干政策》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3月27日支持5G发展若干政策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提升我省5G网络基础设施水平,深化5G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培育壮大5G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制定以下政策。一、夯实网络基础(一)统筹基站布局。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21,(1)
正5G投资既是当前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也将为我省"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以及数字化社会建设奠定重要基础。建议:一、优化规划布局,加快5G创新应用示范引领。一是优化我省5G移动通信基站布局规划,将5G基础配套纳入规划。指导各地开展5G基站布局规划,并衔接总体规划和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新一轮商业网络布局规划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大情报"应用方法设计思路,利用该方法实现的应用设备是公安信息综合业务系统的无线延伸,依托公用移动通信网络(3G/2G)为通道,通过多媒体形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公安综合业务信息的无线沟通和传递。利用该方法,可做到以综合信息为核心,以信息化网络为载体,通过对公安基础工作对象信息全方位、全时空的日常动态采集和标准化的入库管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实时比对、综合研判,形成对治安局势的全局掌控和精确监控,实现整体防控、精确指导、精确打击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新基建中的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都与智慧城市建设紧密相连,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基础与平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新基建尤其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应急状态下智慧城市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2020年4月,  相似文献   

19.
聚焦世界     
《小康》2018,(12)
正THE 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日报》5G技术将重塑美国无线行业版图特朗普政府近期否决了博通收购高通的交易,理由是该交易将削弱美国在5G技术方面的实力,并损害国家安全。与此同时,电信公司纷纷发布5G相关消息,大力宣传5G的超高速度和令人惊叹的应用,这一切让  相似文献   

20.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国内电信运营商颁发5G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网络的主要优势在于数据传输速率远超以往,是一项从量变到质变的技术变革。每一代通信技术变革都能催生新产业与新业态,5G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将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助力传统经济转型,成为人类社会未来数年乃至更久的新发展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