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王奎群 《求索》2013,(3):147-149
王永兵先生认为《伤逝》是一部自我质询的小说,在"我是谁"的反复疑问中,小说经历了"我是我自己的"到"我不是我自己的"自我否定。这种看法有失偏颇。涓生与子君是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知识分子,铸就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首先是当时的社会没有实现"我是我自己的"的条件,其次是他们的性格中的怯懦、自私等弱点。《伤逝》尽管有反封建思想的意义,但它着重表现的是鲁迅先生对知识分子"个性解放"思想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现代性在蓬勃发展中已不可避免地暴露了自身的弊端,面对“物质利益难题”,马克思开始质疑并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深刻地指出:犹太人问题在本质上属于现代性问题,犹太人的政治解放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市民社会是现代性的构成维度,犹太精神只是市民社会的精神反映。通过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深刻批判,揭示并超越资本主义“旧”现代性,马克思找到破解现代性难题的出路——人类解放。  相似文献   

3.
《论犹太人问题》中包含着马克思早期货币思想的源起和逻辑起点。马克思以犹太人问题为切入点,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犹太性"问题,即货币的权力和异化。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的货币思想内涵为:犹太精神与现代市民社会的本质具有内在一致性,本属于犹太人的内在规定性,成为市民社会中的人的普遍规定性;犹太人与货币的关系成为检验、总结和体现现代社会的性质、功能的重要问题域;犹太精神只有在市民社会中才能达到自己的顶点,而市民社会只有在基督教世界中才能完成;现代民主制国家是对基督教异化逻辑的重演,以货币的形式再次完成人的自我异化;货币为主要异化形式的形态使传统社会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只有扬弃货币的权力和异化才能实现人类解放。  相似文献   

4.
高月 《求索》2011,(12):144-146
《韩非子》和《说苑》两书在内容上都是大量历史故事的集结,叙事视角总体上皆体现为一种全知视角,但两书的叙事者身份存在巨大差异。概括地说,《韩非子》叙事者是“策士”身份,《说苑》叙事者是“朝士”身份。战国时期和西汉时期时代背景的差异、韩非子和刘向创作心态的不同以及所面对的读者对象的不同,是造成《韩非子》和《说苑》两书叙述者身份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吴朋政 《前沿》2013,(8):40-42
本文主要注重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文本解读,力求全方位地展现《共产党宣言》表达的共产主义观,共分四大部分,前两节交代了《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论述,后两节阐述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党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观点,并加入作者自己对共产主义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6.
吴朋政 《前沿》2013,(10):43-45
本文主要注重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文本解读,力求全方位地展现《共产党宣言》表达的共产主义观,共分四大部分,前两节交代了《共产党宣言》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论述,后两节阐述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党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观点,并加入作者自己对共产主义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7.
《燕丹子》与《荆轲传》均为我国古代早期相对成熟的叙事文。尽管二者的题材相同 ,但它们的叙事视角、主题和结构有很大差异 ,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文体意识。《燕丹子》的叙事视角为个性视角 ,目的在于叙述太子丹复仇这一历史事件 ,叙事呈“线状结构”;《荆轲传》采用历史视角 ,主要为荆轲这一英雄人物立传。其叙事建构以荆轲为叙事中心 ,向四周辐射出去。后代文人以司马迁的叙事艺术为圭臬 ,同时继承《燕丹子》采摭异闻 ,虚构故事的传统 ,对后世杂传小说等叙事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艾斐 《前进》2006,(10):53-54
“知识分子”是一个泛概念。所以,若要论及知识分子,首先就要厘清它的范畴和界限,找到具有针对性的实体与指向,真正对准目标、有的放矢,切中问题的实质,得出肯綮的结论,进行科学的阐发与评骘,产生积极的感应和效果。原方同志的《知识分子论》(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12月出版)就是这样。它从知识分子的本质溯源到知识分子的历史变迁,再到知识分子的世纪整合,以三个单元的谋篇架构逐一论述了知识分子在历史演绎与现实进取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以知识分子的社会属性、社会理想和社会责任为枢机,紧…  相似文献   

9.
《牡丹亭》在明清文坛引起极大轰动,并广为传阅。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形成了闺阁女性阅读的高潮。闺阁读者的对《牡丹亭》的阅读行为,带有浓郁的感情"卷入"色彩;闺阁女性对《牡丹亭》的评点,充满了独特的女性"重情"意识。《牡丹亭》的闺阁传播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和伦理规范中闺阁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情感欲望。  相似文献   

10.
在英国近代小说家哈代所创造的小说世界中,传统男性人物形象的强势地位不复存在,他们因为性格上的种种缺陷而在与女性的交往中失去了支配地位。女性形象则由一贯的配角转为受到作家和读者双重关注的主角,这种改变在他的《还乡》、《苔丝》、《无名的裘德》三部小说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三部小说男女主人公间不同的情感对应模式体现都是和传统截然不同的两性关系,对传统男女两性世界模式的颠覆既体现了哈代的创作个性,也体现了时代在哈代身上所刻下的烙印。  相似文献   

11.
黄艳芳  ;欧华恩 《求索》2014,(9):130-133
在传统的父权制文学标准下,女性作家在进行文学活动时需要采取迂回曲折的“双生话语”写作策略.一方面顺从父权制文学标准,创作模仿男性文化的主宰故事,另一方面又在表面的主宰故事背后敷设另一条情节暗线来体现异于主宰社会的自己的声音.《蝴蝶梦》中丹弗斯这个形象,在作品中有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这一形象的设置体现了作者的女性主义创作意图,更体现了达芙妮·杜穆里埃作为女性作家在父权制文学标准下的身份焦虑和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2.
陶家韵 《传承》2010,(21):146-147
清末民初有桐城派"殿军"之称的马其昶所著《庄子故》,不仅深得庄生哲学之旨,同时对《庄子》文学品评也颇具特色。而《庄子故》对《庄子》的文学品评偏重于文章结构的梳理,这一特色的形成主要与马其昶的桐城派作家身份以及当时的八股科举取士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汪康年等新式知识分子以《时务报》为媒介,指出兴民权、设议院是变法的根本,学会、学校是启民智以兴民权的基础,大胆地呼吁兴民权、设议院。《时务报》对"民权"的宣传影响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对民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苏燕平 《前沿》2004,18(2):188-190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小说。作者将一对青年的爱情故事放置到“五四”退潮后依然浓重的封建黑暗背景中 ,透过他们的悲剧命运寓示人们要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结合起来 ,引领青年去寻求“新的生路” ,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弘 《小康》2007,(8):82-83
对于当代中国的读书人来说,创办近30年的《读书》杂志无疑称得上是老中青三代读书人的风向标,在很大程度上,《读书》体现着中国社会不同时期的思想走向和社会热点问题。《读书》曾经历三代主编的更替:近期,《读书》再次换帅,这在思想界和读书界引起不同反响。有读者指出《读书》自命不凡的“精英意识”离社会现实和文化需求越来越远,该醒醒了;有作者担忧,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商业利润的诱惑下,今天的传媒正在丧失太多的责任和真诚,这一事件会不会导致一种人文理想的落难;有学者认为,思想类传播媒介当务之急需要强调传播的有效性,需要培养练习公民言说的意识,需要对用活泼的文风表达高深的问题持有足够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了解《物权法》对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十分重要。在《物权法》通过五周年之际,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市民关注的有关房产交易的热点问题作了解答,既提醒市民进一步提高权利意识、加强物权保护,同时也帮助市民理清思路,理智购房。一、70年产权到期后怎么办?案例:陈先生在某小区购买了一套住房,但是细看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杂志总是指向一定的读者。读者的构成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杂志的市场定位与办刊宗旨,而且由于市场以发行量与销售额等方式的介入,读者也以消费者的身份成为决定杂志面貌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出版业开始兴盛的民初来说,读者不仅是文学市场的消费主体和文学产品的接受主体,它也是文化出版业和文学发展的内部动力之一。作为民初重要的文学刊物,《小说月报》的读者构成不仅反映了整个民初文坛尤其是小说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份杂志的市场定位与办刊宗旨,而且,它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在民初的文学环境中,由于新式学校教育以及大…  相似文献   

18.
张吕 《求索》2004,(11)
本文对 50年代写作的《军队的女儿》和 80年代完成的《桑那高地的太阳》进行了比较 ,以此追溯边疆文学对50 - 60年代青年支边那段历史 ,因作者所处时代、进入视角与个性不同而对同一段历史所做的不同书写 ,力求探讨文学与意识形态、文学与历史、个人与集体、宏大叙事与个性写作之间等复杂关系。尤其是挖掘边疆文学因独特的政治背景与地域特色所涵纳的人文精神与艺术追求。边疆文学以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建构起自己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冯慧玲  张慧 《传承》2013,(11):140-141
生命意识是《古诗十九首》的重要主题。末世背景下,下层失意文人将对生命的感悟寄托于漂泊在外的游子和留守家中的思妇身上,以各种生命意象为载体,表达他们的相思离别之情、孤独失意之情和人生易逝之情。士人们对待亲情、爱情、友情的态度以及怀才不遇、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感慨体现了他们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张慧 《传承》2013,(13)
生命意识是《古诗十九首》的重要主题。末世背景下,下层失意文人将对生命的感悟寄托于漂泊在外的游子和留守家中的思妇身上,以各种生命意象为载体,表达他们的相思离别之情、孤独失意之情和人生易逝之情。士人们对待亲情、爱情、友情的态度以及怀才不遇、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感慨体现了他们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