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超 《政府法制》2013,(7):24-25
“房叔”、“表哥”、“雷冠希”……一个又一个新词被创造,一个又一个被曝光的官员因贪腐而倒下。  相似文献   

2.
“四不”机制与“不能”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不”机制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四种途径,同时也构成了预防职务犯罪的一个完整的体系,缺一不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四不”机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职务犯罪的程度和数量。从“四不” 机制看我国的预防犯罪工作,“不想”和“不敢”机制做得较好,“不必”机制刚刚开始做,而“不能” 机制则是现阶段预防职务犯罪的薄弱环节,应当着力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干一行爱一行”,曾成为一个时代的著名口号。人一参加工作,便“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一心一意”,如果“组织上”不提出变更工作岗位,个人绝无二心。这就是当年,许多岁月的当年,许多人的当年。事情往往是这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进入20世纪90年代,“跳槽”却成了一个时髦的话题。士别三日,碰到旧时相识,必问:“现在何处发财?”  相似文献   

4.
漫画与幽默     
《法制与经济》2002,(12):60-61
“请律师出庭”两个冤家路窄的人在大吵大闹。一个说:“我要到法院去告你!”另一个说:“奉陪!”“我要把你告到最高法院!”“奉陪。”“我到地狱都要告你!”“这个……到时我会请律师出庭的!”  相似文献   

5.
白银 《政府法制》2009,(13):28-28
如今,“70码”已成为继“躲猫猫”和“俯卧撑”之后的又一个网络流行语。5月10日,网友在“互动百科”上创造了一个“新物种”——“欺实马”,表示对“时速70码”结论的质疑。如今,“70码”已被做成了网络头像、签名,并登上了文化衫。  相似文献   

6.
“四人邦”一伙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十分重视抓教育阵地,力图把社会主义学校变成他们篡党夺权的工具。为此,他们打着“教育革命”的旗号,硬说解放后十七年是“黑线专政”,叫嚷要与十七年“对着干”,并且炮制了一个又一个所谓“新经验”,提出了一大串蛊惑人心的口号,如“大学只有一个专业,就是斗定资派的专业”,“铁锹就是专业”,“大学就是大家来学”,“结合典型任务进行教学”等等。这和当年美帝国主义御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二检会确定的“加快实现西部领先,力争跨入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我院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个明确、一个细化、一个制定、一个突出、一个落实的“五个一”工作思路,并制定了发展规划,以检察工作实现“五个领先、八个体现”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大工作力度,落实责任措施,努力实现我院检察工作的“加快”和“率先”发展。  相似文献   

8.
《法律与监督》2008,(3):35-36
针对二检会所确定的“加快实现西部领先、力争跨人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涪陵区院党组结合该院实际,提出了一个明确、一个细化、一个制定、一个突出、一个落实的“五个一”工作思路,并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力争在全市基层检察院实现“五个领先”、“八个体现”。五个领先”:一是批捕起诉案件质量领先。  相似文献   

9.
一个网帖让“天价烟局长”周久耕锒铛入狱,一个网帖让武汉经济适用房“六连号事件”中造假公职人员被查处,一个网帖捅破了河北邯郸“特权车”这个久治不愈的脓包,一个网帖踢开了内蒙古阿荣旗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丽洁的“豪车门”……2009年,由网民发起,媒体参与,政府介入,一桩桩“帖案”办成了铁案。  相似文献   

10.
画中有话     
请律师出庭两个冤家路窄的人在大吵大闹。一个说:“我要到法院去告你!”另一个说:“奉陪!”“我要把你告到最高法院!”“奉陪!”“我到地狱都要告你!”“这个……到时我会请律师出庭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监察》2009,(10):49-49
近日,中国人事报上刊发仲祖文的文章指出,“知足”与“知不足”,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哪些方面“知足”,哪些方面“知不足”,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一些干部能力不强、政绩平平,却把名利看得很重,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刚刚提拔就琢磨“再上一个台阶”,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  相似文献   

12.
龙年春节前,骗子的一个电话几乎将我“打懵”了。 这是一个工作日的下午,我正在主持一个会议。突然,手机响了。电话那头,一个操南方口音的男子说,我的孩子在他那里“出了点儿事”。“出了点儿事”这几个字如同催化剂,我的情绪顿时起了变化。在“出什么事了”几个字脱口而出的同时,我的脑海里马上翻滚出了孩子突然生病、遭遇车祸等种种可能。“让他跟你说。”这意味着,按程序设定“我的孩子”要出场了。接着,电话里传来一个男孩儿的哭诉:“妈妈,我被他们绑架了,你快想想办法……”与此同时,电话那头还“播放”着“我的儿子”遭受毒打的惨叫声。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两个为人父母者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一个是“虎妈”,一个是“狼爸”。他们用打骂的方式把自己的孩子“培养”进了名校,并出书与公众分享自己“成功教育”的经验与心得。“虎妈”、“狼爸”的存在在国内引起了“中国式教育应走向何方”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14.
方乐 《法律科学》2006,24(1):23-27
在目前的体制下,司法审判是一个法官由“非司法者”角色向“司法者”角色转换的过程。这种转换是一个法官在多重“场域”夹缝中艰难穿行,并在一个特定的“场域”中进行公共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名”辨     
在极“左”思潮甚嚣尘上的年代,“名”与“利”二者双双被“打入冷宫”,同时也“涌现”或“塑造”或“树立”了许许多多不为名、不为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这些“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的光辉业绩,深深打动了我这样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年的心——我立下志愿: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做一个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由此,对于“名”与“利”的一种超然而不屑的心态在我的灵魂深处萌生开来——这或许就是当时所说的“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这种革命至少在一个时期内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其主要标志是我在后来  相似文献   

16.
论法律渊源--以法学方法和法律方法为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龙  刘诚 《法律科学》2005,23(2):3-8
从法律方法的角度看法律适用是一个关于“法律是什么”的认识理性 ,而法律适用中法律渊源内部冲突的解决是一个“如何实现法律”的技艺理性。从两者的关系上看 ,认识“法律是什么”是“如何实现法律”的起点 ,“法律是什么”也仰赖于“法律如何实现”  相似文献   

17.
李媛 《中国审判》2020,(6):76-77
把每一个案件都看作是“大”案,以“匠心”精神认真谨慎对待每一个细节,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人民法院黄庆华法官面对每一个案件时的态度。黄庆华是灵山法院刑事审判庭的庭长。在这个岗位上,他一直坚守着“输送正义、惩治犯罪”的理念,一干就是22年。“只要有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都是百分之百的伤害。”这是黄庆华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由于工作突出,黄庆华多次获得“办案标兵”“优秀法官”“优秀共产党”“青年卫士”“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19年,黄庆华还被评为“全国刑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8.
两个人在湖里划船,他们从水中捞出一个瓶子,打开瓶塞后一个魔鬼出现了。他感谢他们救了他,并愿意满足他们的任何一个愿望。“把这个湖里的水都变成啤酒。”其中一个人说。“噗”的一声,整个湖里的水都变成了啤酒。“瞧你这馊主意!”另一个人抱怨道,“现在我们喝多了啤酒,就只好尿在船里了!”  相似文献   

19.
纪古 《政府法制》2005,(22):4-8,11
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必定有一个贤惠的 女人;一名经济犯罪的领导,身后往往有一个贪 婪的配偶。前者被称为“贤内助”或“廉内助”,而 后者则被称为“贪内助”。  相似文献   

20.
“傍大款”是近几年来风摩一时的一个现象,有为官者“傍大款”,也有小姐“傍大款”,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益驱动。有“傍款”者,亦有“傍官”者,那无非是权之所在,利亦随之,“傍官”者有“款”,有“姐”.也有官。官之所以“傍官”,目的就是为保官或是做更大的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