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健根 《检察风云》2008,(20):44-46
这10余人中,有的是大学在读生,有的是刚参加工作。他们大多并不相识,但为了"一夜暴富"的共同梦想,他们通过虚拟的网络空间"结识",以自己所掌握的学识,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非法入侵"行动——  相似文献   

2.
章家颖 《犯罪研究》2001,(2):F003-F003,F004
近年来,网络黑客频频攻击国际互联网,最近这种袭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包括雅虎、亚马逊、有线电视新闻网等在内的国外著名网站连续受到不明黑客发起的"阻断服务"的攻击,造成了逾12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不仅让世人为之震惊,亦引起各国对打击网络犯罪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张冠 《法庭内外》2012,(10):14-16
一个隐形"富二代"男孩,在发现自己的初恋女友是个"拜金女"后,毅然选择了分手。一个偶然的机会,男孩却发现父亲误陷自己前女友的"温柔乡"。刹那间,家人的情感面临瓦解,家族的产业面临破败。但令人惊叹的是,最终男孩的家庭关系和公司利益都毫发未损,相反那个贪婪的"小三"却连连溃败。那么,男孩到底是用什么办法击退了闯入他们父子生活中的"拜金女"呢?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时代里,有了“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的兴起,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有了“网络犯罪的产生。金融网络犯罪,是整个网络犯罪领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从面着眼,从点着手,对探索网络犯罪的规律性和防范问题,作一个实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电信     
《科技与法律》2007,(3):I0003-I0004
菲律宾逮捕7名网络黑客据称其曾侵入世界上的2500多个电信网络,印尼政府称将加强互联网监管,手机实名制有关法规目前仍在制订中。  相似文献   

6.
陈杰 《法制与社会》2012,(3):112-113
近年来,诸多司法案件在网络舆论的强烈关注下,迅速演变成轰动全国的热点诉讼。但是,网络舆论的强势在近几年也渐渐成为左右司法公正的消极力量之一,妨碍司法独立,形成偏颇的“舆论审判”。本文对网络舆论影响司法审判的现象定义为“互联网审判”,并剖析了它的特征,研究了它对我国司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工作生活早已与互联网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了解社会动态、表达利益诉求、传播思想观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注重分析网络舆情"。加强对网络舆论情况的监测研判和引导化解,提高政府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能力,对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问:我单位的国际域名与网站以前一直使用正常.最近,我们突然发现当键入我们的域名后,只会出现一个空白的网页,而相关的电子邮件也无法使用了.这极大影响了我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请问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黄培岳 《江淮法治》2012,(20):28-29
这两个大学生“黑客”行走于灰色地带,令人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信息的普遍应用,互联网公开的信息在确定相关现有技术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此引发的关注和争论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研究欧洲专利局近十年来与网络证据相关的典型案例以及相关规定,分析了欧专局对互联网证据的使用规则从“超越合理怀疑”到“概率平衡”的演变过程,从三个方面,即公开日期的认定标准、举证责任的原则以及互联网公开的可靠性判断标准,总结了现阶段欧专局在引用互联网证据作为现有技术时的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11.
礼彬 《检察风云》2010,(19):58-59
自从“犀利哥”在网络上走红后。网友们总爱把一些有新奇行为的男性称为“某某哥”,以显得潮流并突出其个性。最近,一名叫“专拍哥”的网友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与其他“哥”不一样,他是因为做了给社会带来利益的事而走红一专门拍摄公务车私用照片发布到互联网上,以监督让相关部门感到头疼不已的“车轮腐败”。  相似文献   

12.
黑色的旅程 1983年美国联邦调查局首次逮捕了6名少年黑客,他们因其所居住的地区密尔沃基电话区号是414,而被人称作“414黑客”。这6名少年黑客被指控侵入60多台电脑,其中包括斯洛恩·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最后,一名黑客因其所作证词而豁免无罪,另外5人被判缓刑。 1984年艾里科力在纽约创办黑客杂志《2600:黑客季刊》,该杂志立即成为黑客交换信息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3.
14.
翟阚 《江淮法治》2008,(16):24-25
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但是,对在上海某信息科技公司工作的蔡先生来说,心中却充满着阴霾。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其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新海 《政法学刊》2001,18(6):35-39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犯罪愈来愈猖獗,目前全球平均每20秒就发生一次Intenlet计算机入侵事件。在Intermet上的网络防火墙,超过1/3被突破,一些银行、企业、机构都未能幸免。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其社会危害性极大,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必须了解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互联网已不再是一种简单工具,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使之成为被“+”的对象,从而上升为市场经济中的矛盾主体.互联网在颠覆传统行业的同时,给传统法律体系和规则带来一定冲击.现行的法律制度已难以满足互联网发展的需求,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制度的缺失与盲区日益突显.本文从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着手,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网络安全隐患此起彼伏,利用网络进行意识形态与文化观念的渗透、从事违反法律、道德的活动等问题日益突出,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网络事件屡有发生,从而对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有鉴于此,本文着就有关网络犯罪的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析,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进而更好地对网络犯罪进行预防和规范。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在政治、经济、教育、国防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黑客的破坏活动也随之变得日益猖獗,对经济秩序、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作者主要阐述"黑客"的概念,黑客犯罪的起因,黑客犯罪的特点,黑客犯罪的手法及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成为国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互联网上的各种灰色产业链也随之兴起而不断发展,对国家网络信息安全、互联网经济等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给法律上如何应对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研究分析当前主要互联网灰色产业链的流程、危害、特点等,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对推进我国整体信息安全法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撞库”,是黑客圈的术语,指黑客将互联网上已泄露的账号密码拿到其他网站批量登陆,从而“撞出”其他网站的账号密码。由于许多网民习惯多个网站共用一个账号密码,所以“撞库”有着不低的成功率。2020年4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第十八批指导性案例。其中,有一起制作“撞库”、打码的程序被认定为“专门用于侵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相关码农和客户被以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定罪处罚的案例。通过全国首例“撞库”打码案,可以管窥写代码“撞库”的法律红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