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宇春 《黄埔》2011,(6):40-41
王月科,系黄埔军校成都本校二十三期步科毕业,后随军校集体起义、赴朝参加"鱼隐山反击战"等著名战役。2011年5月12日,我们采访了王月科老人,听老人讲他在朝鲜战场上的故事。1948年我19岁在陕西榆林上中学,在此期间黄埔军校来当地招生。我怀着一颗报国之心,报考了黄埔军校,被录取后转到成都本校步科学习,编入二十三期一总队步兵大队一中队。1949年四  相似文献   

2.
本刊记者 《黄埔》2014,(2):61-70
正记者:黄埔军校是什么时候开始创办分校的?共办了多少所分校?陈宇:1924年8月,黄埔军校增建校舍于黄埔长洲岛上平岗、蝴蝶岗和海军学校旧址等一带,时称为"分校",这是黄埔军校最早有"分校"之称谓。11月27日,黄埔军校在广州北较场原湘军讲武堂旧址成立陆军军官学校分校,简称省分校。次日,黄埔军校第2期工兵队学生曾由黄埔岛迁往此分校受训。12月底,军校共产党人秘密组织"火星社",省分校正式成立。1925年1月4  相似文献   

3.
《黄埔》2017,(4)
正2014年,在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之际,我社编辑出版了大型史料性增刊《董埔军校史料汇编》(珍藏版)。内容包括:黄埔军校同学录(本校1至23期),黄埔军校本校、分校概况,黄埔军校校令、军令、宣言、公告、校规、条例汇编,董埔军校军歌集,黄埔军校大事记等。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社编辑出版了大型增刊《抗战中的黄埔师生》《我的抗战——黄埔师生口述抗战历史》,充分展示黄埔师生在抗日战争中的突出贡献,大力宣传董埔师生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  相似文献   

4.
黄埔老照片     
《黄埔》2014,(2):F0002-F0002
正蔡光举蔡光举烈士,军校第一期学生,任教导团三营党代表,在攻打淡水中英勇牺牲。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称之为黄埔军校牺牲的第一人。左:蔡光举烈士遗书《青年军人》第二期刊载的"蔡光举烈士遗书二通"右:《蔡光举烈士殉党详情及其事略》蔡光举烈士的事迹,在军校的刊物中广为宣传。这是《蔡光举烈士殉党详情及其事略》。  相似文献   

5.
《黄埔》2013,(2):129-135
记者:黄埔军校在筹备过程遇到的困难和所做的艰辛开拓工作都有哪些? 陈宇: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黄埔军校是一座新型军校。它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后由政党组建的新式军校,也是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第一所军校。  相似文献   

6.
吴亚明 《黄埔》2013,(2):76-81
一、黄埔军校历史图片展在高雄开幕 “秉承中山思想,光大黄埔精神”——黄埔军校历史图片展1日在高雄市开展,本次展出的200多张图片分黄埔岁月、军校变迁、彪炳史册三个部分,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光荣历史。  相似文献   

7.
<正>近代中国的战场上活跃着三拨人:日本士官生、保定军校毕业生、黄埔军校毕业生。按照出身于哪一所军校而划分辈分,士官生辈分最大,黄埔生辈分最小,而保定生承上启下。与黄埔军校重视政治教育不同,保定军校自1912年正式建立之日起,即标榜"军人以保家卫国,服从命  相似文献   

8.
黄埔军校于1926年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军校师生将才尽出,战功显赫,杨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黄埔军校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军校之一、但军校曾于1938年遭日军飞机轰炸,校本部被夷为平地。后只修复了军校大门和孙中山故居等个别建筑。1996年适逢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广州市政府决定重修黄埔军校。以此作为对孙中山先生的最好纪念。由广州市政府股资2000多万元,严格按照“原位、原尺度、原面貌”的原则、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黄埔军校校本部终于重视了往日的风采。这座俗称“走马楼”的楼房、建筑面积逾万…  相似文献   

9.
陈予欢 《黄埔》2013,(6):56-59
方鼎英是黄埔军校初建时期有过重要影响与作用的著名军校人物,曾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中将部长、教育长、代行校长等职,主管黄埔军校入伍生教育与训练,其在军事与军校教育方面造诣颇深。  相似文献   

10.
马祝忠 《黄埔》2012,(2):48-49
1925年间,当时主政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派人到广州黄埔军校参观学习,然后参照黄埔军校的办学模式和训练内容,于1926年5月在南宁东郊(今星湖路大板二区一带)开办南宁军校。1937年日军入侵南宁,南宁军校只得搬迁到桂林郊外的李家村,并改名为陆军军官学校第六分校,即黄埔军校六分校,开办了第十四期二十期。  相似文献   

11.
邱文艺 《黄埔》2011,(1):26-27
尹皓坤,1931年出生于太子河畔风光秀丽的辽阳。1948年,年仅17岁的尹皓坤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二十三期学生。在军校里,他刻苦学习,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1949年12月,尹  相似文献   

12.
陈予欢 《黄埔》2014,(5):66-69
正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筹备与建校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是现代中国著名军事家和中国国民党总裁。从1924年1月筹备建校开始至1947年,先后兼任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常务委员、校长二十三年,还主持陆军军官学校迁移台湾凤山重建,为推进现代中国军校教育以及军事现代化有过重要贡献。笔者拟以海峡两岸黄埔军校史料为依据,归纳整理出蒋介石与黄埔军校纪事,藉此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  相似文献   

13.
黄埔军校建校初期,是一个将星璀璨的年代,也是一个文化达人辈出的时期。茅盾、郭沫若、成仿吾等著名文人都曾在黄埔军校做过教官,大文豪鲁迅在黄埔军校做过"革命时代的文学"的演讲,被誉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的谢冰莹是黄埔6期毕业生。传唱近一个世纪的《黄埔校歌》词作者、军校政治教官陈祖康,在当时即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艺青年,其亢奋的创作心路和曲折的人生之路耐人寻味,同时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4.
陈予欢 《黄埔》2011,(1):21-23
五、何应钦在台主持黄埔军校纪念活动概要何应钦到台湾后,多次发起并主持台湾当局为黄埔军校相关事件召开的纪念活动。1954年6月16日其发表《庆祝军校三十周年》文。1955年3月13日出席并主持在台湾的当年棉湖战役参加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17,(2)
正黄埔军校十分重视政治教育,培养军人的政治忠诚度。由军校秉承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教育理念所决定,黄埔军校报刊不同于一般的地方普通报纸,它担负着政治宣传、革命理念灌输的特殊使命,在军校里的地位和作用绝不一般。所以,对黄埔军校报刊的研究有着特别的意义。近年来有许多涉及黄埔军校报刊研究的文章发表,对黄埔军校历史上发行过的报刊杂志进行研究,包括出版过哪些报刊杂志,发行范围、时间和经过,编辑人员,特色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0,(10):80-81
在人类军事史上,几乎没有一所军校像黄埔军校那样,极大地影响了一个国家的历史。从东征北伐到十年内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黄埔军校的师生无不成为历史的主角。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11,(1):37
血花剧社正式成立血花剧社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黄埔军校创办的军人艺术团体。它是国共两党人士组成的第一个剧团。黄埔军校成立后不久,军校学生就常以话剧演出的方式来活跃军校的文娱生活,宣传革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12,(3):77-77
2012年3月12日,“血脉相连中华情——一个老兵的黄埔情结”展览开幕式在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举行。展室主要分为“投笔从戎入军校”、“黄埔同心情谊长”、“两岸携手促统一”三个部分,展示了黄埔军校第十七期学生庞雄及夫人刘爱理女士积极为海峡两岸的黄埔校友搭建沟通交流桥梁,密切两岸同胞联系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3,(3):44
1949年12月,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崩溃,黄埔军校也随之结束了在大陆的最后一期——黄埔军校第二十三期。黄埔军校史专家陈宇,运用大量翔实的历史档案资料,以及采访得来的数百名当事者的口述资料,以第二十三期学生的军校生活和起义为基本线索,于1992年写出此书并出版(当时书名为《黄埔军校在大陆的最后一期》),后多次在海内外印刷和再版。该书展现了大陆即将全部解放时国民党政府、黄埔军校的历史巨变和成都的社风  相似文献   

20.
《黄埔》2013,(5):72-81
记者:为什么说黄埔军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新型军事学校?它与中国旧式军校的显著区别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