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下桥暴动     
1929年4月,在中共崇安县委的领导下,松溪县路下桥秘密组织了“民众会”。6月19日,以伍弟奴为首的路下桥“民众会”举行武装暴动。这是继崇安上梅暴动后在闽北发生的又一次武装暴动。  相似文献   

2.
“路下桥民众会暴动纪念碑”和“纪念亭”于一九八六年元月二十九日在松溪县革命烈士陵园落成。纪念亭呈六角形,高五米。纪念碑立于其中。正面碑名“路下桥民众会暴动纪念碑”是原中共建(瓯)松(溪)  相似文献   

3.
建松政苏区是闽北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建瓯、松溪、政和以及建阳的西部、浦城的南部。建松政革命根据地在福建革命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926年,闽北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在建瓯成立,使建松政成为福建革命策源地之一。1929年,以路下桥为中心的建松政农民暴动,树立起闽北土地革命斗争的第二面红旗。1933年,建松政苏区划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赣省,成为中央苏区鼎盛时期的组成部分之一。1934年,建松政苏区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前进基地。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建松政苏区军民英勇保卫土地革命成果,成为最后陷落的中央苏区之一。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建松政游击区浴血坚持,保持了党在闽东北的革命支点,成为新四军创建时有生力量来源地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建松政游击根据地在巩固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是福建“红旗不倒”的革命老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今天纪念张鼎丞诞辰100周年与永定暴动70周年,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 1928年9月,张鼎丞、阮山等组织领导永定暴动,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祖祖辈辈受剥削、受压迫的贫苦农民第一次掌握了印把子。当时中共福建省委在《全省工农兵拥护永定暴动宣言》中指出:“永定已不是国民党的永定;永定已经是革命工农兵的永定了。”并号召“全省的工农群众一致起来,拥护这个光荣的永定工农暴动胜利,并扩大这个胜利。”从此,“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风暴,席卷了闽西大地。作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人民在长达28年的艰苦斗争中,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也付出巨大牺牲,赢得了“红旗不倒”的赞誉。 20多年的革命斗争,每前进一步都有张鼎丞同  相似文献   

5.
马中柱 《广东党史》2008,(2):46-47,45
近80年前党的六大对广州起义已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认为“广州暴动是必要的英勇的尝试,是为保障革命胜利的斗争,是使革命深入,直接创造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不过客观上广州暴动在革命失败过程中成为‘退兵时的一战’”。六大否定了把南昌暴动、秋收暴动、尤其是把广州暴动视为“盲动主义政策”的错误看法。叶剑英作为广州起义的领导人,他亲身经历了广州起义,近半个世纪前,  相似文献   

6.
以上梅为中心的崇安、浦城农民武装暴动,发生在1928年9月28日.简称“上梅暴动”。80年前的上梅暴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闽赣边发动的著名武装暴动,又是福建五大革命暴动之一。在中共党史和军战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仁化暴动时间早、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是粤北湘南农民暴动的典型,被称为“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朱德带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到仁化后,采取恢复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强化地方军事组织、输送和教育干部、处决土豪劣绅等措施,沉重地打击了反革命嚣张气焰,有效地动员起了群众,迅速地推动了仁化的革命形势。朱德率部队离开仁化之后,依然关心着仁化暴动的情况,继续派人联络和指导农民暴动,为仁化暴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共山东地方党史》第一卷认定胶东暴动的时间是1935年11月29日,即农历的十一月初四,史称‘’—一四”暴动。对于“—一四”暴动的日期,长期以来有阴历(农历)和阳历两种说法,为能准确翔实地把这一在山东党的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写人山东党史,撰著者遵照唯真求实的原则,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确认了暴动的时间。这一确认,笔者认为应予肯定。 一、撰著者收集、研究了几位参加暴动的领导同志的回忆资料和有关市区党史部门对这次暴动的研究意见。暴动分东西两路同时进行,参加东路暴动的第二大队政委张修己、第三大队…  相似文献   

9.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打响了湘赣边武装暴动的第一枪。这一天清晨,朝阳初照,红旗猎猎,起义官兵臂膀上扎着红带子,肩上扛着钢枪、长矛、大刀,精神振奋,同仇敌忾,列队誓师。队伍前,一位年仅23岁的年轻军官,一身戎装,英姿勃发,正用洪亮的四川口音高声宣布:“秋收暴动大旗,今日高高举起;勇敢杀敌者奖,退怯畏缩者杀!”队伍里顿时爆发出阵阵口号声,一呼百  相似文献   

10.
《党史天地》2007,(8):35-36
项英认为“富田事变”是反革命暴动证据不足 毛泽东说:必须对其进行坚决打击 项英一上任,就遇到了“富田事变”。为了解“富田事变”的原因,项英从总前委调来了各种文件、材料。当天夜里,在一盏小油灯下,仔细地阅读着。其中,毛泽东于1930年12月20日写的《总前委答辩的一封信》引起了他的注意。毛泽东在这封信中写道:“此次红军中破获AB团4400以上,AB团已在红军中设置了AB团的总指挥、总司令、军师团长,5次定期暴动。制好了暴动旗,若不严厉捕灭,恐红军早已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11.
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的崇安上梅暴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全国爆发的100多起农民武装起义之一,它和平和的长乐、龙岩的后田、上杭的蛟洋、永定的金砂暴动,并称为福建“五大”农民暴动。上梅暴动打响了闽北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领导的闽北武装斗争的成功尝试,它为创建闽北红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催生了闽北苏维埃政权,为创建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和闽北成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这里刊登了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和共青团福建省委为平和暴动而发表的两篇历史文件。省委文件热情称颂朱积垒同志组织和领导的平和长乐暴动是“伟大的革命事实”,“是全福建暴动的先声,是福建空前的壮举,是全福建工农兵平民自求解放的信号”!  相似文献   

13.
庄严别致、气势雄伟的湘南起义纪念塔,坐落于郴州市东塔岭。站在曹家坪路仰望,那状如四把钢枪的塔巍然耸立于蓝天之间,与476级宽敞的石阶踏步浑然一体,气势磅礴,煞是壮观。沿石阶踏步而上,邓小平亲笔题写的“湘南起义纪念塔”7个大字镶嵌在塔身下端正西面,金光闪闪。塔身下端正东面镌刻着肖克将军题写的碑文,南北两面分别是“建立革命政权”、“湘南起义”浮雕。塔顶端四面永不褪色的红旗上,镶嵌着的铜质党徽光彩熠熠。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进抵湘南,同中共湘南特委一起,发起年关暴动,智取宜章县城,揭开了湘…  相似文献   

14.
黄麻暴动     
《党史天地》2007,(8):19-21
鄂东特委提出:学江西井冈山的办法 吴光浩、戴克敏、王树声、詹才芳“二次暴动” “八七会议”后,中共湖北省委贯彻会议精神,随即派代表分赴全省各地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决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黄麻地区举行“九月暴动”。  相似文献   

15.
高尔基说过:“从远古时代起,民谣就是不断地和奇特地伴随着历史的。”在湘南暴动时期,政治宣传大张旗鼓,宣传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歌谣、对联、标语、口号、戏剧、漫画等等。写暴动、唱暴动、画暴动。演暴动,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具有鲜明特点的文学作品,其中歌谣数量最多,成就最高。湘南暴动文学伴随着湘南暴动的历史,反映并推动这一伟大革命一斗争,它犹如劈向黑暗社会的闪电,震荡人心的惊雷,给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带来希望和光明。一、反映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湘南暴动时期的歌谣,反映武装斗争的不仅数量多,而且反抗意识特别…  相似文献   

16.
中央档案馆存有一份署期为“1928年1月到3月”,但无作者署名的历史文件,题目是《江西工农革命的纪录——江西第一个苏维埃——万安暴动的胜利》。文件说:“1928年的开始是江西革命最光荣的一个新纪元。霹雳一声,万安县苏维埃政府在全县十余万工农群众的热烈拥护之下诞生了”,“万安暴动的胜利,是全省苏维埃革命的信号”,“他不但是万安工农革命胜利的产儿.并且是江西第一个苏维埃.为江西革命开辟了一个新的局面——苏维埃革命的局面。”1929年3月,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在《关于湘鄂西苏区发展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把万安建立苏维埃之事,与广东的海陆丰、琼崖.湖南的醴陵.湖北的黄冈等地的苏维埃相提并论.万安暴动为党中央所关注,为全国人民所瞩目。  相似文献   

17.
永定西二乡(现属国营西溪农场),是闽西革命老根据地著名的“红旗不倒”之乡。从一九二七年开始,这里的农民群众,就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革命斗争。一九二八年,党领导永定人民进行暴动,西二乡农民从地主阶级手里夺回了三千亩田地。此后,直到一九四九年闽西解放,在长达二十一年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18.
红色三兄弟     
1929年,闽粤赣三省之敌对闽西进行“会剿”。为粉碎敌人的阴谋,暴动后的才溪进行第一次“扩红”,年轻人纷纷报名。  相似文献   

19.
1928年1月,农民暴动的狂飙席卷湘南各县。在衡阳板子桥筑路的杨得志也是在这时候扔掉扁担、土箕参加了红军。这年4月下旬,他随南昌起义余部上了井冈山,被编在红四军28团。那时候,才满18岁的杨得志对共产党没有多少认识,只是在心中知道“共产党是好人”。几个月以后,他才渐渐地明白,做一名共产党员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20.
1928年3月8日,中共平和临时县委在福建临时省委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发动了震撼八闽大地的平和农民武装暴动。这一壮举,在福建的土地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当年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共青团福建省委对《为平和暴动告工农兵民众》,福建临时省委对《关于平和暴动宣传大纲》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几十年来,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有关平和暴动的历史评价却是褒贬不一的。直到1984年6月“平和暴动学术讨论会”对平和暴动才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历史的科学评价。在纪念平和暴动60周年之际,对它的评价作进一步的阐述,以求正确地认识平和暴动在福建土地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一、关于平和暴动是“冒险主义产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