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党创建新中国的艰难过程中,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国工人运动先驱林祥谦是其中极为典型的代表之一。在纪念林样谦烈士牺牲85周年时,我们缅怀他的英勇斗争事迹,继续弘扬其革命精神,对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进一步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福建党史月刊》2012,(19):F0002-F0002
10月19日,纪念林祥谦烈士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福州市闻侯县召开。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张广敏,老同志叶家松等出常座谈会。  相似文献   

3.
鲁阳 《广东党史》2002,(2):31-31
信宜同乡、老友彭传淇同志给我寄来了准备收入《周月颜烈士纪念册》中的《周月颜烈士传略》一文。拜读之后,深深地为我们的故乡信宜曾有这么一位为建立、保卫和巩固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献出了宝贵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广泛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的培养选树.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基于此,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育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以及路径,以期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精神的本质。以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只有厘清中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逻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弘扬中国精神,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滋养。  相似文献   

6.
苏区精神,就是党在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它是各个苏区的广大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历程“精神”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熔铸苏区精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两者在思想渊源、精神内涵和传播原则具有密切关联性和共融性。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革命先驱们用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依靠群众勇闯新路的革命斗志,铸就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这种革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在新形势下,应深入挖掘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把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软实力。在当代大学生中,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传播、树立校园典型模范、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9.
区域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和实现途径,构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看到其与区域文化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不断吸收和借鉴区域价值观的优秀思想成分,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竭的思想资源;通过提炼区域精神所形成的本土意识形态体系宣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人们情感上认同、思想上接受,并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文化精神建设。  相似文献   

10.
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在实践中应该秉承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阐述,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建立长效机制和文化创新,确保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石家庄的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向和特点,在主流价值取向保持积极向上的同时,多元、兼容的价值取向趋势明显,同时又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可塑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取向发展,是社会转型、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及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任务的需要。需用从思想引领、理论认知和培育践行路径来对大学生价值取向进行引领,才能使其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姚桓  孙宁 《新视野》2012,(1):28-3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弘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新时期弘扬党的革命精神,受到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带来的影响,必须要把握时代发展需要,体现时代特色,在继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弘扬党的革命精神要首先从各级领导干部抓起,重点做好青年党员、干部的工作,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并促进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3.
反思精神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又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神内涵相一致,是我们牢同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现实参照和重要力量源泉。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认为: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思考对象。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部分在于认识,换句话说,哲学是对于认识的一种再认识。对于认识的再认识,就是认识反过来以自己为认识对象,这就是认识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董康成 《湘潮》2015,(2):42
在我国高等院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有力平台和阵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精神生活是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大学生成长成人的核心标志。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充实大学生精神生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革命文化遗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西柏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西柏坡精神的升华。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将西柏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育人教育中,充分发挥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英雄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渊源、价值追求和思想特性上高度契合。将英雄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丰富教育内容、拓宽教育渠道、凝聚教育力量。在新时代下,弘扬英雄精神来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还需从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构建育人合力等上下功夫,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英雄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鲜活载体。英雄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基础、文化源流、核心内容及目标追求方面有着深刻的内在统一性。培育和弘扬英雄精神,有助于养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品格,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良好环境氛围,增进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自信,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行动自觉。依托英雄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优化英雄精神的宣教方式,充分发挥英雄模范的榜样引领作用,多方位构建英雄精神的传播格局,健全弘扬英雄精神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24字精辟的概括和提炼,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贵州精神文化建设,构筑“贵州精神高地”,推动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与全国同步小康,进而实现现代化,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是十分深远的。  相似文献   

20.
谢彤 《世纪桥》2024,(2):109-111
物质资料丰盛与精神文化富足是全体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性要求。精神生活“共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指向与现实考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助力人民群众解决精神难题与发展精神生活的稳定器,实现精神生活“共富”,必须发挥好核心价值观定向引领的作用。核心价值观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内在同构性,用好核心价值观的“三倡导”,加强全体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精神融入度、健全评价体制机制等实践,满足全体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早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