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1947年10月,我从老家山西长治入伍,成为晋冀鲁豫军区属下太行军区独立第1旅第2团特务连的一名战士,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同年冬,在解放军解放石家庄市以后,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察冀军区连成一片,成为全国最大的解放区。这时,党中央和毛主席从陕北来到了石家庄附近的西柏坡,建立了新的中央华北局和华北军区。同时以原来两个大军区的军事学校为基础,组建了华北军政大学(以下简称"华北军大"),归中央军委直接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20兵团是解放战争后期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的三大兵团之一,因在1949年夏奉命解除进军大西北任务而留驻华北,布防渤海湾和卫戍京津,被誉为"首都兵团"。华北3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的前身是华北军区第3兵团。1948年7月23日,中央军委命令:华北军区组建西进兵团,以远征绥远,配合东北决战。该兵团由军区直属的北岳1纵和由2兵团抽调的2纵(欠第4旅)、6纵组成,  相似文献   

3.
正成钧是新中国防空军和空军事业的重要奠基人,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长、旅长、师长、纵队司令员、第二十五军军长、福建军区副司令员兼第十兵团副司令员。建国以后,成钧曾任军委防空部队副司令员兼华北军区防空部队司令员、志愿军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等职。在国土防空作战中,成钧巧妙设伏,多次指挥击落国民党空军U-2型高空侦察机。1960年,成钧巧妙设伏,在南  相似文献   

4.
贺敏学(1904-1988),是位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革命功臣,贺子珍的胞兄,毛泽东曾称这位妻舅“武装暴动第一”、“上井冈第一”、“渡长江第一”,中共中央以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他盖棺定。新中国建立之初,贺敏学先后担任过山东军区参谋长、苏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0年底,原本准备入朝抗美的贺敏学,被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长的陈毅留了下来,担任华东军区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向贺敏学等人交待任务:我们解放了上海,解放了华东,但只解放了领土,还未解放领空,只能算是解放了一半,没有制空权,遭到敌人的空袭怎么生存?因此,你们得把天给我看好了,尽快取得制空权!华东防司成立前,已有上海防空司令部。后来根据分工,华东防司驻南京,主要负责上海之外的整个华东地区的防空。解放伊始,敌机对华东沿海频繁空袭,但华东地区的防空力量相当薄弱,在苏联空军来华援助时,不要说高射炮,就连高射机枪都缺少,而且这些较为先进的武器主要还得布防在上海周围。防空是个新课题,也是大难题,贺敏学在此新领域既非“巧妇”,还面临无米之炊的难题,但困难压不倒他,他做出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摸索,对防空部队和武器作了较为合理的布防,主要担任上海、...  相似文献   

5.
正许多人都知道,解放战争时期华北野战军有三大兵团,分别是第十八兵团、第十九兵团、第二十兵团。但很少有人知道华北军区还有另外一个兵团,它阵容庞大,任务特殊;它悄悄组建,又匆匆结束。这就是鲜为人知的华北补训兵团。  相似文献   

6.
漆远渥,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六团政治处宣传科副科长、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秘书主任,第十师司令部作战侦察科科长,红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三八五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七六九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一旅政治委员,七旅政治委员,华北军区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第七纵队副政治委员,第二十兵团六十八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警备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7.
聂荣臻大刀阔斧整治华北治安,为定都北平提供了重要的社会保障条件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2月1日,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与林彪、罗荣桓一起,进入北平城,住进了北京饭店.  相似文献   

8.
朱良才,1900年出生于湖南省汝城县。1925年在家乡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入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暴动。历任红四军军部秘书、连党代表、区委书记、支队(团)政委、师政委、军政委;晋察冀军区分区政委,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华北军政大学副政委、政委;华北军区副政委、北京军区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在北京去世。  相似文献   

9.
<正>朱良才,1900年出生于湖南省汝城县。1925年在家乡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入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暴动。历任红四军军部秘书、连党代表、区委书记、支队(团)政委、师政委、军政委;晋察冀军区分区政委,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华北军政大学副政委、政委;华北军区副政委、北京军区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在北京去世。  相似文献   

10.
<正>岳父孙学乃,原名孙学鼐、孙定安,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人,现已98岁高龄。1938年参加八路军,加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宣传队。1942年,孙学乃分配到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第五连,担任文化教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机要室第1科副科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第十八兵团(由原第一兵团改编)作战科参谋、  相似文献   

11.
<正>朱良才,1900年出生于湖南省汝城具。原名性明,字少时。1925年在家乡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暴动。历任红4军军部秘书、连党代表、区委书记、支队(团)政委、师政委、军政委:晋察冀军区分区政委、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华北军政大学副政委、政委;华北军区副政委、北京军区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最高法院委员。  相似文献   

12.
王宏 《党史博采》2023,(5):50-54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征战史上,有一支曾与“四大野战军”齐名的英勇之师,纵横驰骋于华北大地上,凯歌行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这支英勇之师,就是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我军唯一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野战部队。华北军区野战部队是由抗战时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主力和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编组改建而成。三年解放战争,华北军区野战部队以伤亡近24万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101万人的辉煌胜利,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晋中决战,横扫千军如卷席1948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将晋冀鲁豫边区和晋察冀边区合并,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华北人民政府和华北军区,徐向前担任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是聂荣臻),组成华北野战军第一,二、三兵团,徐向前任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周士第任副司令员兼副政委,陈漫远和胡耀邦分别担任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从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全局和山西战场的实际情况出发,指示徐向前所率的第一兵团的任务是:“固定在晋中打阎,直至攻克太原。”还在临汾战役期间的3月22日,徐向前在致军区参谋长王世英的信中就提…  相似文献   

14.
胡耀邦平冤     
正1915年11月20日,胡耀邦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中和镇苍坊村。1933年8月,18岁的胡耀邦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任红三军团第十三团俱乐部主任团总支书记。抗日战争期间,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期间,担任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第三纵队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共青团书记、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15.
他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1948年5月,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大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刘少奇同志兼第一书记,薄一波同志相继任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兼华北军区政治委员,实际主持华北局的工作。华北局刚成立,薄一波同志就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方针,指出在华北大部分地区应及时宣布土地改革已经完成,全面转入大生产运动。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时,他当选为第一副主席,任政府党组干事  相似文献   

16.
<正>绿树掩映之下,来往的人们时常会被一座红砖住房门前的一位老人所吸引,不仅仅是因为这位老人满头华发,却红光满面、精神矍铄,更因为他每天都在树荫底下挥毫泼墨、练习书法,这位88岁的老人就是农二师二十九团梨华社区的退休职工张笃敬。张笃敬老人1944年从河南漯河加入新四军第五师第一教导队,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1年,复员来到新疆焉耆五团(原十六团);1964年,调到农二师二十八团基建队。1951年,张笃敬一人来  相似文献   

17.
1948年冬,华北军区第七纵队(司令员孙毅),同兄弟部队一道解放河北省会保定后,奉命挥师北上配合东北友军攻打北平(北京)。北平长期以来就是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也是当时敌人盘踞在北方的大本营,国民党华北“剿共”总部(总司令傅作义)就设在这里。可见,解放北平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罗历戎(1901-1991),原名立荣,四川渠县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原国民党第三军军长,国民党陆军中将。1947年10月,罗历戎奉命率第三军主力增防保定,途经清风店,被晋察冀解放军围歼,全军覆没,其本人成为解放军的俘虏,被关押在华北军区保卫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教育改造,从此开启了他人生中另一段历程。"新生"这个词对1947年时的罗历戎  相似文献   

19.
1948年5月,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大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刘少奇同志兼第一书记,薄一波同志相继任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兼华北军区政治委员,实际主持华北局的工作。华北局刚成立,薄一波同志就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方针,指出在华北大部分地区应及时宣布土地改革已经完成,全面转入大生产运动。  相似文献   

20.
在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的烈士墓地内,安葬着一位年届五十、身着国民党中将军官制服的烈士,他就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共产党的忠实朋友张权。张权对抗日战争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创建了中国的机械化部队。抗战初期,苏联、美国等盟国赠送给国民党军队一些火炮、汽车等机械化兵器装备,支援中国抗战。1038年5月张权奉命利用这些装备.组建机感化部队,他首先组建了炮兵引团,这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化炮兵团。以后又络续建立了第52至58共8个炮兵团、1个教导团和5个直属管,除炮52团后划归蒋介石嫡系杜孝明建立机械化200师外,其余7个团等全部隶属战车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