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渭清同志,我们江苏干部都尊敬地称他江政委(江渭清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兵团副政委,江苏建省后兼南京军区、省军区第一政委)。他是我的老首长,我在他领导下工作多年。  相似文献   

2.
罗昆禾 《党史博览》2013,(1):27-30,46
有幸被选中赴朝采访 1953年6月,随着朝鲜战争双方谈判接近达成协议,中共中央宣传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决定组织记者团去开城采访。 我当时在西北军区人民军队报社当记者。6月初的一天上午,社长方唯若找我谈话,告诉我被组织选入赴朝记者团,到开城参加停战谈判采访。得到消息,我兴奋得几天没休息好。虽然我1937年10月从河北任丘县入伍,抗日战争时期一直跟随贺龙在一二O师当记者,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彭德怀从事新闻报道,但现在要到战火纷飞的朝鲜采访,心情还是格外激动。  相似文献   

3.
我对父亲是那么熟悉,但了解得却很少。他去世后,我从大量资料中和采访中才略知一二。现仅将他在重庆谈判时期以及在改革开放时期经历的几件大事粗粗地画个轮廓。  相似文献   

4.
我的父亲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工作的老党员。在我的记忆中,他一直单身在外地工作,直到1990年离休后才回津与家人团聚。后来我才知道,上世纪50年代邮电系统选派干部支援困难县工作时,父亲主动要求替他人到外地工作。从此辗转数年,调转河北省五县。父亲给我留下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1960年的困难时期,父亲每隔几个月回来时,都会把自己节省下来的山芋干、高粱米分给住在大杂院的每家一份,哪怕是仅有小半碗。  相似文献   

5.
孙祖雄 《红岩春秋》2010,(5):F0003-F0003
抗日战争时期,毛炯盛先生《梦见妈妈》一文在报纸上发表后,被西南诸省中学的老师争相选授。1944年,我就读于巫峡南岸36公里的铜鼓堡中心国民小学,66年过去了,我对级任教师葛庆喜教我背诵这篇文章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6.
张洪涛 《党史纵横》2010,(9):48-51,44
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革命组织主要有北伐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儿童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团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团等。在严酷的革命战争中,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08,(7):62-62
红军时期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抗日战争时期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持执行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解放战争时期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作如下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室门口的墙上挂着一句名言——青年时代是人生的播种时期。每次上课下课,我都会抬起头看看。的确,青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记忆力、思  相似文献   

9.
今年7月,是中共崇安县委成立80周年。80年来,武夷山地方党组织从诞生到发展,经历了大革命后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其发展变化大致分以下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贺永泰 《学习导报》2009,(11):12-12
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曾建立过党领导的政府。但在名称上滑使用“人民政府”的表述。那么,“人民政府”的称谓是由谁最早提出和怎样提出的呢?  相似文献   

11.
贺永泰 《新湘评论》2009,(11):12-12
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曾建立过党领导的政府。但在名称上滑使用“人民政府”的表述。那么,“人民政府”的称谓是由谁最早提出和怎样提出的呢?  相似文献   

12.
抗美援朝时期,苏联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对此,师哲在回忆录《我的一生》中有所评论:  相似文献   

13.
华小勇  杨丽萍 《湘潮》2013,(5):52-56
在我军的高级将领中,黄克诚个性耿直,敢讲真话,素以敢唱“反调”著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黄克诚曾提出了许多非常有见地的建议,为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有时候,其建议却不能被认同,为此,黄克诚常常不惜和上级据理力争,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14.
在华南和广东的革命和建设史上,方方是一个重要人物。他在大革命时期入党,土地革命时期曾任福建省委代理书记,抗战时期曾任中共闽粤赣边区省委书记、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南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中共香港分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三书记。广州解放后,方方被任命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兼省土地改革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薄一波同志在山西战斗生活了十多个春秋,从滹沱河畔到太岳山麓,从太行山上到汾河两岸,到处留下了他的革命足迹。新中国成立后,薄一波依然情系家乡,数次回山西视察工作,多方关心老区发展。他在山西的光辉足迹,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6.
孙克骥,1917年出生于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这位开国老将军的故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闽北革命的中心地区.闽浙赣苏区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闽赣省委、中共闽浙赣特委、中共福建省委、新四军三支队崇安留守处等4个省级机关驻地。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闽北地委和闽北游击纵队活动的重点地带。  相似文献   

17.
岳思平 《学习导报》2010,(20):37-38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已经走过了80余年的光辉战斗历程。其称谓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称国民革命军、工农革命军和红军、中国工农红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称谓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从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则逐渐全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然而,时至今日,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究竟最早始于何时,使用情况如何,其历史根据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皮定均将军.安徽省金寨县人,15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不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都屡立战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朝鲜战争结束后,他一直在东南沿海和西北边疆镇守祖同的东南和西北大门.为保卫祖国的安全,殚精竭虑,直到1976年殉职。  相似文献   

19.
荆雷 《新长征》2009,(7):25-26
我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也就是人们俗称的“80后”。爸爸说我赶上了好时候,对此,我并没有深刻的体会,因为没有经历过他们所说的困难时期,没有对比,没有鉴别,我觉得生活本来就应该这样。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亲王铭勋,曾是孙毅将军的老部下。早在抗日时期的冀中分区时代,我父亲就在孙将军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战斗。那时,孙毅将军是参谋长,我父亲是作战科参谋。后来,在晋察冀军区三军分区、晋察冀军区七纵,孙毅将军都是我父亲的上级。新中国成立后,我父亲在军委军校部和总参训练总监部工作时,孙毅将军又是该部的领导。由于长期的工作关系,我父亲和孙将军很熟悉,简直就像一家人,孙将军就像长辈一样一直关心、鼓励我父亲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