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福建党史月刊》2012,(20):37-38
闽东是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闽东人民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开辟了一块方圆数百里的革命根据地,闽东人民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了解放,翻身当了主人。我这个有幸与闽东人民共同经历这场伟大革命的老战士,怀着与闽东老区人民同样崇敬的心情回忆闽东革命史上的这一伟大事件。  相似文献   

2.
闽东苏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闽东苏区人民和各界进步人士共同创造、积淀的重要文化遗产。是闽东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闽东苏区红色文化的重大政治与文化价值在于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上,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闽东苏区红色文化构建了忠诚爱国的民族情怀;以勤劳勇敢为基石,闽东苏区红色文化培育了不惧艰难的坚强信念;以自强不息为动力,闽东苏区红色文化铸就了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以为民谋利为目的,闽东苏区红色文化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如何下决心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他是怎样关怀人民海军的机构设置、管理体制、技术装备方面的建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创始人之一、海军原副政委、副司令员刘道生撰写的《毛泽东,人民海军的缔造者》一文将向您作翔实介绍。  相似文献   

4.
慕安 《党史文汇》2006,(6):16-20
朱德总司令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不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也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而他对人民海军的建设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总司令的“海军月”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响过之后,朱总司令很快就把主要精力倾注到海军、空军、装甲兵等新的军兵种的组建和全军现代化建设工作中。1951年8月6日,新中国人民海军首次政治工作会议在青岛隆重开幕。朱总司令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仅两年的时间,我们的海军就建立起来了。目前这支海军的力量虽然还不够强大,但他是按照现代化的标准建立的。我…  相似文献   

5.
正刘华清(1916.10.20—2011.1.14),湖北大悟人,从农家苦娃子成长为人民军队领导人,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见证者与推动者。在他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中,他与人民海军结下过不解之缘,由于曾经留学苏联学习海军,他成为人民海军早期少有的"科班生"。整整走了11天,才到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1954年6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选调了一批团以上干部,去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有刘华清、高立忠、陈云中、程庆荣、袁意  相似文献   

6.
我的胞兄马立峰,是闽东苏维埃革命时期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为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至今仍活在闽东老区人民的心中。我哥幼年是在贫苦的家庭中长大的。我母亲是个勤劳能干的农村妇女,她辛勤劳动、织布和做女工,赚来钱供给我哥读书。  相似文献   

7.
正自新中国海军成立那天起,与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样,叶剑英元帅重视新中国海防事业,十分关心人民海军的建设。在其诸多诗作中,就有若干和人民海军相关联的诗篇,记录着人民海军成立、发展、建设中不少生动感人的故事。描写海军陆军的亲密关系新中国成立之初,叶剑英主政华南,非常重视海防和海岛建设工作。1950年5月22日,他在《给毛主席的综合报告》中谈到海口、海  相似文献   

8.
杜玉臻 《湘潮》2011,(5):14-17
特殊的革命经历,让方正平早早地与军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领导南海方向人民海军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对军舰的感情日益深厚。他为军舰的发展,舰队的壮大,人民海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水新营 《世纪风采》2014,(10):31-35
在刘华清上将近70年的军事生涯中,从事海军工作的时光占了三分之一。他为人民海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尤其是他的三进海军的经历更是充满着传奇色彩。一进海军很舒心 刘华清是湖北大悟人,出生在大别山区,参加红军后一直在平原或山区从事革命工作。没想到,36岁的他与大海开始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海军成立后,叶剑英在重视新中国海防事业、关心人民海军建设方面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样,有不少精辟光辉的思想和生动感人的故事。叶剑英是一位军事家,又是一位诗人,其诗作中有若干和人民海军故事相关联的诗篇。本文题目中的"征服五洋任所之",就取自他写于1979年的七绝《游海》中的最后一句。这句诗写出了人民海军能够战无不胜地征服五洋的豪情和气概。  相似文献   

11.
曾志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年在闽东从事过游击武装斗争,为闽东苏区的创建和正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她曾经说过,“尽管我在闽东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所受的冤苦最多、处分最重,而且后来因此而饱受与党组织失联的痛苦,蒙受在湖北被撤销职务的委曲,背负在延安整风抢救运动中挨批的冤屈。可是后来闽东人民对我最好,把我当亲人看待,我对闽东人民也最有感情……”  相似文献   

12.
在刘华清上将近70年的军事生涯中,从事海军工作的时光占了三分之一。他为人民海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航母之父"。尤其是他的三进三出海军的经历更是充满着传奇色彩。一进海军很舒心刘华清是湖北大悟人,出生在大别山区,参加红军后一直在平原或山区从事革命工作。没想到,36岁那年他便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祖国的那片深蓝,倾注了刘华清后半生的无数心血。  相似文献   

13.
孙国 《湘潮》2012,(6):8-10
全国解放前夕,朱德积极响应毛泽东组建人民海军的决策。建国后,他多次视察海军部队,对海军部队的发展十分关心。尤其在他的晚年,在身体有病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到海军部队视察,对海军建设倾注了很大的心血。  相似文献   

14.
张瑞安 《党史文苑》2014,(10):52-53
毛泽东建设人民海军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民海军的发展壮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深入分析毛泽东人民海军思想的形成原因、基本内涵,研究其理论与实践价值,对当前我军建设强大人民海军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叶 《党史天地》2006,(9):18-23
王宏坤(1909-1993),湖北麻城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在革命战争年代,王宏坤长期担任我军高级指挥员。60年前,是毛泽东亲自写信送他到抗大和中央党校学习深造;新中国建立以后,是毛泽东签发命令任命王宏坤为刚刚诞生的人民海军第一任副司令员。王宏坤跟随毛泽东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征途,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民海军的建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相似文献   

16.
<正>1932年下半年,年仅18岁的叶飞根据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在福安、连江两县"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的工作安排,只身来到闽东,开始了其艰苦卓绝的闽东革命历程。他见证了闽东革命根据地初创、发展、繁荣的过程,领导了闽东革命斗争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使闽东革命根据地成为党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15块游击区之一,可以说,叶飞在闽东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闽东,他虽频繁遭遇生命危险、屡屡面对革命挫折、多次被推到历史的交叉口上,然而,他将磨难当作考验  相似文献   

17.
闽东红军独立师的创建和发展,充满了艰辛曲折,铸就了熠熠生辉的红军精神。这种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内涵,鲜明地展现出闽东红军的优良特质:坚定信念,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牺牲精神;严于律己,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这些优良特质植根于闽东这块英雄的土地,贯穿于闽东红军的历史,是其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柱,在今天也是激励闽东人民迈步前行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省里在这里隆重纪念叶飞同志诞辰100周年,作为叶飞同志曾经工作、战斗过的闽东老区代表,能够参加今天的会议,我感到十分光荣、十分自豪!借此机会,谨代表宁德市委、市政府和340万闽东老区人民,向叶飞同志表示深切的怀念!向叶飞同志的亲属致以亲切的问候!叶飞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舍生忘死、  相似文献   

19.
刘捷生同志离开我们已17年了,然而他的革命精神与共产党人的风范,是不会泯灭的。他作为林连罗支前委员会(后改名为闽东支前委员会第一分会)主任和连江县民主政府首任县长所建立的功绩,连江人民永志难忘,也无时不在唤起我们这些老部属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酷爱游泳,一生与水相伴.他自解:泽东就是光泽大海,我自欲为江海客.毛泽东萦怀海洋,情系海军,毕生关注着人民海军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