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国民党军就出师不利,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于徐州以东新安镇(今新沂市)、碾庄地区,围歼国民党第七兵团10万余人,击毙了兵团司令黄百韬.  相似文献   

2.
<正>一封告状信逼出"陈粟配"泗县失利、两淮失守,使陈毅的声望降至谷底。陈士榘奉命代替宋时轮,接任山东野战军参谋长。此后三个月,被陈士榘称为"艰难的三个月"。当时,华中军区刚刚丢失两淮,面临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的重兵追击,急需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在淮北打一仗,站稳脚跟;山东军区首府临沂正成为国民党军的攻击目标,  相似文献   

3.
1947年初,国民党军整27军王敬久部东调山东战场后,豫北战场仅剩下战斗力不强的整26军王仲廉所部、第五绥靖区孙震所部、暂编第3纵队担任守备,防御重点置于平汉铁路(北平—汉口)、道清铁路(河南滑县道口—博爱县清化)交会点的新乡县(今属新乡市)及其以北地区.为减轻山东和陕北战场压力,晋冀鲁豫野战军以第1纵队、第2纵队、第...  相似文献   

4.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华野十纵在山东兵团指挥下,会同第七、第十三纵队由临(城)枣(庄)线向韩庄、台儿庄攻击,突破运河沿线,进至徐州以东,切断陇海路,形成攻徐态势,并配合政治攻势,促使国民党第三绥靖区所部第五十九军、第七十七军起义,一举包围了正向徐州撤退的黄百韬兵团。  相似文献   

5.
《世纪风采》2020,(6):F0002-F0002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城区中心,长江中路68号,建于1986年,原名"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管理处",1998年更名为"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华中野战军在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谭震林的指挥下,以3万兵力迎击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12万之众,一个半月内连续作战七次,仗仗奏捷,歼敌5.3万余人,取得了苏中战役伟大胜利,延安总部发言人高度评价,称其"七战七捷"。  相似文献   

6.
1984年春,国民党政府军被迫转入“分区防御”。东北国民党军50万余人,困守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华北国民党军60万余人,重点扼守北平、天津、唐山、秦皇岛、张家口和归绥等战略要地。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为挽救战略上的危局,企图抽调华北兵力增援东北,并伺机撤退东北,确保华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为保证东北我军首先全歼东北境内之敌,打破国民党政府军战略收缩企图,高瞻远嘱,命令晋察冀野战军(后为华北军区野战军第2、3兵团)出击冀、热、察,绥(今河北中部、北部、东北部和内蒙古西  相似文献   

7.
正晋南地区的太岳解放区,位于白晋铁路(祁县—长治)以西、同蒲铁路(大同—运城)以东、黄河以北地区,辖30余县,人口200多万。太岳军区辖第24旅、第22旅、4个军分区,一共2万余人。全面内战爆发后,太岳解放区是联结西北与华北的交通要道,是国民党军全面进攻的重要战略方向。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司令员陈赓、政治委员谢富治,统一指挥第4纵队、太岳军区部队在晋南地区抗击国民党军进攻。第4纵队、太岳军  相似文献   

8.
1948年11月8日,在淮海战役的中心城市徐州东北不到40公里的贾汪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五十九军、七十七军三个半师23000多官兵向人民解放军投诚。起义领导者之一就是被人们称为佩剑将军的张克侠,他当时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军中将,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而秘密身份则是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 重返西北军 张克侠1900年10月7日出生在河北献县。1923年夏,毕业于河北保定军官学校,后加入到冯玉祥将军麾下的西北军。张克侠1918年结婚,他的夫人李英(李德璞)是冯玉祥夫人李德全的妹妹。1927年,冯玉祥在苏联考察,经过李德全的联系和安排,张克侠奔赴苏联莫斯科中  相似文献   

9.
1947年初,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指挥3个军由山东淄川等地南下山东莱芜,被陈毅、粟裕用重兵包围在莱芜一带。李仙洲先是频频向济南空军请援,然后又向徐州空军呼救,然而,他嗓子都喊哑了也没有喊来一架飞机,以致最后全军覆没。在莱芜战役最紧张的关头,驻扎在济南、徐州的国民党空军为什么会按兵不动、见死而不救呢?  相似文献   

10.
(一) 1949年1月10日,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曾任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中将司令、时任徐州“剿总”副司令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被人民解放军俘虏,解放军官兵以革命的人道主义友善地对待了这位在战场上发誓“要与共产党决以死战”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新中国成立后,杜聿明与另外42名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军官被宣布为战犯,一同被送进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进行思想改造。  相似文献   

11.
文俊 《红岩春秋》2016,(4):18-19
正党的"六大"召开以后,四川省党组织在驻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的刘文辉部暂编第1师第2混成旅中建立了军支。1930年8月,四川省行委决定在江津、合川两处同时举行兵变,建立四川红军第七路游击队。四川省行委本准备于9月5日在江津举行起义,因计划泄露,遂决定于9月3日提前起义。发动江津起义,当时省军委部署的理由是:江津驻军部队国民党第24军第1师第2混成旅建立了秘密党组织,团营建立了支  相似文献   

12.
他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他早年曾经是地地道道的共产党员;他曾经在国民党军内有"身穿黄马褂(黄埔军校)、头戴绿头巾(陆军大学)、‘土木系'(国民党军11师和18军)半个成员、陈诚的‘十三太保'之一"等诸多的护身符,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  相似文献   

13.
正1934年7月初,为减缓国民党军对江西中央苏区中心地区全面进攻的压力,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中革军委")决定,以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闽浙皖赣边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以迫使国民党军从中央苏区撤走部分兵力。红七军团领受任务后,立即从福建连城县到达江西瑞金县(今瑞金市)休整待命。北上抗日先遣队对内仍称红七军团,原领导任职不变,寻淮洲任军团  相似文献   

14.
1947年1月下旬,国民党军在鲁南战役失败后,为扭转颓势,蒋介石亲自组织炮制了一个会战计划,调集近30万大军于徐州以东、胶济铁路以南地域,企图将华东野战军压缩在临沂地区,然后一口吃掉。1月31日,南线国民党军分三路开始北犯。两天后,北线李仙  相似文献   

15.
正1948年秋,时任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杜聿明精心策划了经蒋介石批准的"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作战方略,妄图先集中优势兵力击溃南满共军主力,将我党领导的南满根椐地"一鼓荡平"待解除后顾之忧后再倾力北上。胡奇才锁定国民党军王牌军"千里驹师"10月19日,东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从沈阳地区出动8个师十几万兵力,分3路进军,其中由敌52军的第二师、第二十五师组成的中路,沿安奉线(今丹沈线),  相似文献   

16.
南粤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社会暗无天日。1947年至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作垂死挣扎,纠集了3个兵团11个军,约15万人的兵力,分别固守粤北和确保大后方的广州大本营。蒋军以主力第13、第21兵团等共7个军和5个保安师沿粤汉路、韶关至广州一线布防;以第12兵团2个军驻潮(安)、汕(头)地区,策应广州方面作战;以1个军驻防湛江地  相似文献   

17.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著述的《八年抗战之经过》中,有两份抗日战争初期的战斗序列表,其中均有东北军57军:它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及至1944年,战斗序列中已无57军。原来是1940年11月,就是这位参谋总长,当时的军  相似文献   

18.
刘志青 《湘潮》2014,(10):19-22
1936年10月,三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后,北移至甘肃省海原县(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靖远县打拉池地区。10月下旬,蒋介石不顾中国共产党一再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继续坚持反共的内战政策,坐镇西安,调集国民党军5个军18个师约15万人,从甘肃省会宁县至隆德县(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一线,由南向北,分4路向红军进攻,企图消灭红军于靖远县、海原县地区。  相似文献   

19.
正安徽省濉溪县双堆集镇是淮海战役主战场之一。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人民解放军60万人,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到淮河的广阔区域内,对国民党军80万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歼灭战——淮海战役,而其中的双堆集歼灭战则是国共双方进行的一场决定命运的大战。我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及地方武装经过23个昼夜的浴血奋战,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精锐部队黄维兵团,生俘兵团司令黄维、副  相似文献   

20.
许述  张冬梅 《党史纵览》2006,(11):40-43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以下简称"华野")发起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歼灭了包括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八十三师的1个团在内(以下省略"整编"二字)的国民党军3.2万人,使山东战场的国民党军40天内不敢发动进攻,开创了华野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情况下,割歼其进攻主力的先河,可谓"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堪称粟裕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