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娴 《政府法制》2010,(6):47-47
和国内的朋友闲闲聊天,国内的朋友说,最近喝酒喝得很少了,因为现在对酒驾抓得很严,罚得很重。我问,有多重啊?朋友说,要扣掉12点呢。我听了不禁莞尔,说扣12点就叫很重啊,和美国比那简直不算什么了。  相似文献   

2.
刘少才 《政府法制》2010,(12):46-46
世界之大,国家众多,各国的法律法规不尽相同这不奇怪,奇怪的是一些国家各州都有着自己独立的法律法规,如美国各个州的法律法规就不尽相同。更奇怪的是各州对处罚违规者往往都有怪招,一旦违章被抓住,就对号入座,没有轻重之分,罚你没商量,叫你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的一个朋友赌博,输给别人八、九百元,找我借钱,说要还人家,我看在朋友的份上,借给他一千元钱,谁知道他拿钱又去赌,当场被公安派出所的干警捉住,没收了参加赌博人的钱,并重罚了他们。我知道后,马上向我的朋友要钱,可他说,他在被捉时向派出所的人分辩过,说一千元是还人家赌债的,派出所的人教育他说,法律  相似文献   

4.
和国内的朋友闲闲聊天,国内的朋友说,最近喝酒喝得很少了,因为现在对酒驾抓得很严,罚得很重.我问,有多重啊?朋友说,要扣掉12点呢.我听了不禁莞尔,说扣12点就叫很重啊,和美国比那简直不算什么了.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我一个官场上的朋友突然打来电话,说好久没有跟我联系了,想过来见见我.我说我又不是总统主席的,想来你就来吧.他就打的过来了.……  相似文献   

6.
幽默     
你骗人有一个人养了个超级聪明的鹦鹉,他朋友来家里逗鹦鹉。朋友说:我会说话。鹦鹉说:我也会说话。朋友又说:我会唱歌。鹦鹉说:我也会唱歌。朋友最后说:我会飞。鹦鹉说:你骗人!斗牛士的报复  相似文献   

7.
幽默     
《政府法制》2011,(6):23+33+54+58+62-33
防疫 朋友养了只荷兰猪,有一天给小家伙清理笼子的时候被咬了一口,我说这玩意有细菌,你赶快去打狂犬疫苗吧,狂犬病会死人的……他就真的去了,结果第二天,猪死了……  相似文献   

8.
字据的破绽     
《江淮法治》2009,(4):38-39
北宋天圣年间,四川仁寿县的江知县上任不久,就受理一桩田地诉讼案。原告张某是个专管征收赋税的小吏,告他的邻居汪某无端赖占他家良田20亩。汪某申辩:“并无此事,这20亩地是我祖父留下来的。去年张某来我家收税,说如把田产划归他名下,可以不交赋税,不服徭役。我正为交不出赋税犯愁,就答应了。  相似文献   

9.
论同种数罪应当并罚贾莲君同种数罪应否实行并罚,我国理论界一直有争议."肯定说"认为,同种数罪也是数罪,我国刑法第64条只规定对一人犯数罪的应当并罚,并未局限于异种数罪,因而对同种数罪不并罚于法无据;而且对同种数罪以一罪论处,会导致罚不当罪。"否定说"...  相似文献   

10.
夏爱华 《政府法制》2010,(20):53-53
在德国,我处处感受到德国人节约用水的强烈意识。德国朋友对我说:"德国水源确实很多,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省着用。所以,到了德国,你一定要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11.
我的好丈夫     
我叫杨君艳,和东宁一样,也是一名政法干部。我和东宁共同生活了8年,作为妻子,我一直称他为东宁哥。 我和东宁认识时,东宁还是检察院的一名打字员。有朋友劝我:“君艳,你条件那么好,怎么找一个打字员呢?”我说:“他人憨厚实在,我就喜欢他这样儿的。”说实在的,东宁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实在的人。那时我还在乡镇工作,他的工作也很忙,我们两个只有周末才能相聚。  相似文献   

12.
谢芳 《政府法制》2008,(11):49-49
我刚到美国时,朋友就告诉我:“对不起”(sorry)这个词,在纽约不能随便说。你遇到麻烦时,首先要分清责任,如果责任在你,你可以说“对不起”;如果责任不在你,你却说了“对不起”,就意味着你承认自己有责任。如果你遇到了涉及经济赔偿的绊纷(如车祸等),你的一句“对不起”很可能成为法庭上的证据,证明你有“错”并使你破财。  相似文献   

13.
陈安之 《政府法制》2013,(14):32-32
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家里被窃,朋友写信安慰他。 罗斯福回信说: “谢谢你的来信,我现在心中很平静.因为:  相似文献   

14.
有一天,彼得告诉他的朋友:“我的肘关节好像有问题,我想我该去找医生看看。” 他的朋友告诉他:“不用这么做。有一家药店里有台计算机,它什么病都能诊断出来,与医生相比,它既快捷又便宜。你只要提供一份尿样,它就能诊断出来你有什么毛病,并且提示你正确的治疗方法,一次只要才花10美元。”  相似文献   

15.
双休日,我和妻正在家看报,忽听有人敲门,进来的是一位在乡下工作的年轻办事员。给他泡上茶,寒暄几句后,我便直奔主题,问小伙子有什么事。他哼唧了一下,说:“你知道,我在乡下已经摸爬滚打了五年,最近有人给我介绍了个对象,家在城里……”我一听,立刻明白他的来意了,就说:“组织上会考虑你的工作调动问题的。这样吧,你回去后写张申请给我。”小伙子说:“申请我已写好带来了。”我说:“行,你就交给我,我会尽力的。”小伙子很知趣,说了几句“拜托”“谢谢”的话,就起身告辞了。客人走后,妻在客厅发现了问题:原来茶几上搁…  相似文献   

16.
话说黄龙玉     
钱振峰 《检察风云》2012,(24):93-93
我的朋友陈先生要我去鉴定他朋友从云南买回来的十几件黄龙玉,据说是花了30多万元。他的朋友自我感觉很好,说这些黄龙玉在上海至少可以加价百分之三四十脱手。我则一件一件仔细看了这些蜡黄色的玉石,10厘米至20厘米高,色泽不错,可做工却很差劲,平均算下来也要2万多元一件。我问他怎么一下买了那么多?他说当地商人介绍,黄龙玉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玉,是继缅甸翡翠、新疆羊脂白玉后的第三大玉种,还讲了许多有关黄龙玉"暴富故事"。  相似文献   

17.
大师的败笔     
张秀芝 《政府法制》2013,(23):38-38
乔治·勃拉克是法国的著名画家.一天,一位画家朋友来他的画室参观.闲聊时,勃拉克指着一幅画说:"这幅画我画了一个多月,可有一处小失误,想扔了,又有些舍不得."朋友看了看画说:"这处败笔来得恰到好处啊,我愿意用我最好的画跟你交换."勃拉克一惊:"我怎么能用这样的画跟你换,还是扔了好!"但朋友一再坚持说:"这幅画根本就没问题.你换一个角度欣赏,那‘败笔’就是锦上添花!我要将它挂在画室,让学生和收藏家们学习鉴赏." 朋友这么一说,勃拉克想:可能是自己把失误看得太严重,否则人家怎么愿拿精品来换.于是,把画换了出去.后来,勃拉克看到那幅画果然挂在显眼的地方,更相信朋友的话了.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我在南方一家私人单位上班将近两年,每年都签订了劳动合同,上星期五老板找我谈话说我在公司前台位置不适合,说给我换到他朋友单位上班,我谢绝了。后来他找来一个文员,并让我填写自动离职表,我要求他给我份书面辞退书,但是他不同意,随口说给我换到公司数据部,每月薪水500元。但是这个星期一我去上班他又和人事主管找我谈话,说公司因财政紧张要给我降薪,我说如果公司全体都降薪我接受,他说只有我降其他人都不降,我说我不接受,然后人事部门就说你嫌工资少那就直接换档案部,然后打印了调岗通知交给我。通知上提出在12月13日不到某项目…  相似文献   

19.
郑士良 《政府法制》2014,(17):35-35
19世纪.有个野心勃勃的军官一再请求英国首相狄斯雷利加封他为男爵.但军官不够加封条件,狄斯雷利无法满足他的要求。一天,首相把军官单独请到办公室里,对他说:“亲爱的朋友,很抱歉我不能给你男爵的封号,但我可以给你一件更好的尔西。”  相似文献   

20.
八哥的语言     
年轻的八哥是鸟世界里公认的语言学专家。不论是谁,只要在他面前说上几句或唱上一段,他总能一字不漏地学出来,就同录音机一样。于是,无论他飞到哪里,总能找到知己,成了别的鸟类的朋友。八哥一天天老去,他也说不清到底学会多少种语言,结交过多少个朋友。他在语言上的杰出成就,可以出许多本书。为此,儿孙们决定为他开一个庆祝会,邀来了百鸟宾朋,场面恢弘,好不热闹。八哥也是欣喜若狂,拿出自己的绝活,用各种语言与大家打招呼。这时,有只鸟朋友说:“八哥老师,我经常听你说各种语言,但还没听你说过自己的语言呢,相信你自己的语言一定更动听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