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反冤假错案是陈云生平和思想研究的重要方面,但至今缺乏较为全面的研究.陈云参加革命工作以来,一直抵制制造冤假错案,尤其是在延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陈云经过积极的酝酿和准备,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首倡平反冤假错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大力促进了平反冤假错案的进程.陈云对平反冤假错案作出的重...  相似文献   

2.
培根有一句名言,叫作“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其恶果相当于十次犯罪”。他说的还只是“不公正的判决”,那么一起纯粹的冤假错案其社会恶果就更是不言而喻了。腐败+草率=冤假错案冤假错案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印有时代、政治烙印的冤假错案外,公、检、法等司法部门在办理普通刑事案件中出现的冤假错案,则无外乎或是由于办案人员的主观草率,或是由于司法腐败。冤假错案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主观推断。有些司法人员不重证据,而是凭主观推断。他们在观念上把嫌疑人首先作为罪犯,而后才寻找、拼凑证据,因而在审讯嫌疑人中常常出现这样令…  相似文献   

3.
冤假错案是古今中外司法实践中难以根除的一大顽症,纠正冤假错案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因此,纠正冤假错案的态度和力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和人权保障的重要标尺。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纠正的冤假错案,相较之前有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为:转变司法理念,为纠正冤假错案奠定了思想基础;创新体制机制,为纠正冤假错案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制度建设,为纠正冤假错案提供了有力保障。司法改革的巨大进步,为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奠定了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邓小平复出时面对着12件影响全局的冤假错案。后来,他为推动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刘少奇案。"文革"中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在没有明确罢免其职务的情况下,被当做党内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的总头目和全国最大的走资派受到批斗。后被强加"叛徒、内奸、  相似文献   

5.
“文化大革命”成就了一大批诸如康生之流的反动人物,他们凭借着自身政治地位和当时特殊的政治气候,在全国范围大搞“逼、供、信”,使无数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劫难。为了达到“改朝换代”的政治目的,康生等人恶意编造谎言、迫害大批党政干部。在这段暗无天日的时问里,许多人体会了政治的可怕,也有许多人捞取了政治资本。而康生属于后者,他与江青等人勾结,在文革期间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在大量冤假错案的背后,有康生草菅人命的特有手段——“相面”定案。康生定案诬陷干部,不需要任何材料,他只需要自己的感觉经验就能判断被审者是否是“叛徒”。这种荒唐的定案方法集中体现在原云南省委书记赵健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逸伦两位同志身上,他们就是这样被诬陷的。  相似文献   

6.
平反冤假错案的决策与历程□何载编者按:何载同志1978年初调入中共中央组织部,先在改正错划右派分子办公室,后调干部审查局任局长。两个部门都是平反冤假错案的专职办事机构,故他对平反冤假错案的决策和历程有直接的了解。本刊从本期起连载此文,请读者注意阅读。...  相似文献   

7.
值此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进入实质性阶段,社会冤假错案依旧频发。本文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疑罪从有”和“刑讯逼供”的流行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冤假错案频发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以期减少错案发生。  相似文献   

8.
洗冤之路     
2014年底再审改判的呼格吉勒图案,是十八大以来纠正的一起极具社会影响力的重大冤假错案。十八大以前纠正的佘祥林案、赵作海案等,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些案件都是如何发现并得以再审改判的呢?近年来在处理冤假错案的过程中又有何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平反冤假错案是中国共产党开拓历史新局面的一项意义极为重大的政治工程。邓小平是这项政治工程的坚定领导者。他自始至终支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作出有关的批示和发表讲话不下数十次,并亲自过问有关冤案的平反,亲自参加有关人员的追悼会。在邓小平有力的支持和领导下,胡耀邦等同志在第一线具体组织实施,突破了“左”的思想桎梏和“两个凡是”的政治禁区,圆满地完成了彻底平反冤假错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进程中,全国平反了各类冤假错案约418万件。①这项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6年10月粉矿四人帮”至1978年11~12月中央工作会议,是平反冤假错案工作激烈交锋、局部展开阶段。粉碎“四人帮”,标志着十年内乱的基本结束。然而,刚从“文化大革命”灾难中走出来的中国到底往何处去?在粉碎“四人帮”的第6天,即10月12日,胡耀邦就认为:现在我们党的事业面临着中兴。中兴伟业,人心为上。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狠抓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他提出…  相似文献   

11.
重新认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政治、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大部分被迫害的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逐步得到平反,给予纠正.对在"文化大革命"中立案审查的一批专业技术干部的冤假错案进行了复查平反;1957年被错划的知识分子中的右派得到改正;并为一大批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使他们甩掉沉重的思...  相似文献   

12.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孙大力十年"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对两类矛盾的严重混淆,以至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平反这些冤假错案,妥善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党在拨乱反正中面临的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一)粉碎"四人帮"后,随...  相似文献   

13.
王妍 《先锋队》2013,(27):54
中央政法委前不久出台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针对执法司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对审判环节疑罪从无原则、证据裁判原则、严格证明标准、保障辩护律师辩护权利等作了重申性规定,并就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提出明确要求。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合议庭、独任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权责一致的办案责任制,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明确冤假错案标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15,(6)
<正>"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冤假错案和建国以来的历史遗留问题,所涉及的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陈云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出发,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积极倡导和支持平反一批重大的冤假错案,为推进党的拨乱反正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提出应为薄一波等六十一人案及彭德怀等冤假错案复查平反,引起极大震动,成为拨乱反正、进入新时期的第一炮,这是众所周知的.但笔者近年才发现,在打倒"四人帮"以前,陈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已在为平反冤假错案出力,翁泽生案即是典型一例.此事在已出版的<陈云年谱>中未见记载,因此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1939年秋冬,在山东微山湖以西的湖两抗日革命根据地,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冤假错案——“肃托事件”。此案惊动了党中央,在罗荣桓等领导同志的亲自过问下,得到及时制止。但由于种种原因,它留下的后遗症,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得到彻底的纠正和平反。为这桩特大冤假错案不懈奔走的人便是原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共产党人郭影秋。  相似文献   

17.
正1978年至1979年是我党平反冤假错案的关键年头,然而不少地方平反冤假错案的行动迟缓。部分地区和单位衙门作风、官僚主义严重,无视群众疾苦,互相推诿。有些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1979年夏秋之际,北京骄阳似火,中央机关各部委门口挤满  相似文献   

18.
平反冤假错案的决策与历程(二)□何载安党心定人心抓分配抓安排胡耀邦从到中央组织部的那天起,即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以饱满热忱、最大精力投身于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他在干部会议上严肃而沉痛地指出:“我们党和国家正处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发展时期,迫切需要一...  相似文献   

19.
正在邓小平等的支持下,胡耀邦组织和领导了规模空前的平反冤假错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碎的是人们的精神枷锁,使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然而,在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横亘在人们面前的还有另一个枷锁,这就是"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制造的大批冤假错案。仅"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全国被立案审查的干部就有230多  相似文献   

20.
冤假错案的发生严重损害了司法公正,危害了人民群众对法律权威的信赖.近年来屡屡披露报端的冤假错案,再次对我国司法体制中的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提出了完善要求.文章从这些案件入手,分析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并提出完善我国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