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岩 《侨园》2014,(11):4-5
10月17日,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在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庆祝韩国国庆招待酒会。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邴志刚出席并致辞。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申凤燮及其夫人热情欢迎出席招待会的各界友人。申凤燮总领事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正值韩中建交22周年,韩中关系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上实现了史无前例的飞跃发展。领馆今后将会一如既往地与东北三省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紧密合作,通过扩大韩-东北三省的人员交流、加强经济合作,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双方关系。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6,(1)
正由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主办的"2015东北亚共同体论坛"于2015年12月4日在沈阳召开。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刘福根副总领事代表申凤燮总领事致欢迎词,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建华致辞。来自中韩两国学术研究机构及各大学院校200多人参加了论坛。来自中韩两国近20位专家学者就构筑东北亚和平共同体方案、构筑东北亚经济共同体方案两个议题,围绕东北亚共同体的建构与中韩合作课题、推动建设东北亚安全体的模式与构想、韩半岛统——东北亚的和平与发展、一带一路与韩半岛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柴歌 《侨园》2014,(9):11-11
<正>由大韩民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主办、中国东北三省有关媒体参加的韩一东北三省人文论坛,日前在辽宁沈阳举办。大韩民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刘福根主持了整个论坛活动。论坛围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7月份访韩取得的成果以及进一步加强中国东北三省韩中人文交流、明清时代韩国使节团与中国人文交流的历史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韩民国驻沈阳总领事申凤燮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说,这是他就任大韩民国驻沈阳总  相似文献   

4.
中韩关系20多年的磨合为两国关系的深化奠定了基础条件,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临着难得机遇。中韩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绝非易事。外部因素干扰、军事安全合作滞后、民族主义情绪浓厚、贸易摩擦、共有文化解读与历史认识的分歧等成为我们面临的挑战。为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两国应提升中韩关系的战略高度,将之打造为东北亚稳定和发展的核心支柱,为此要积极推进中韩FTA建设,共同构建东北亚发展新模式;强化中韩安全合作,以此为基础寻求建立中国与美韩同盟的沟通机制;加强对日协调,推动中日韩三方合作;密切并扩大两国间多层次的人文交流,加强两国智库间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5.
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需要优化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李靖宇所著《造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系———从中国到东北对外开放的战略依托》一书(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而又有益的探索。首先,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步伐,应当优化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与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紧密结合起来。李靖宇在《造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系》一书中提出了务实的研究框架:一是中国多元化市场取向必须形成战略依托,所以需要进一步造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  相似文献   

6.
正6月5日,中国(辽宁)·乌兹别克斯坦国际投资合作暨国际农业经济合作发展论坛在沈阳举行。为充分发挥中国区域产业经济优势,实现"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新常态,加深中国(辽宁)与乌兹别克斯坦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好推动双方在区域国际农业产业深度合作、长久发展,增强辽宁农业产业国际化核心竞争力水平,打造辽宁农业产业经济的国际品牌影响力,由辽宁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政府外事办公室等部门指导,辽宁省海外交流协会、乌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功本刊特约记者姬新龙汉城专电韩中友好协会与韩国北方交流协议会是两家成立于80年代、以促进韩中友谊为宗旨的民间机构。最近,记者采访了韩中友好协会会长、韩国锦湖集团名誉会长朴晟容和韩国北方交流协议会秘书长丁海勋。朴晟容先生说:中...  相似文献   

8.
《侨园》2021,(Z1)
正"一带一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合作倡议,旨在依靠中国与相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经济融合、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动的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达到了冰点,受到西方经济制裁,国家经济遭到重创。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迅速"转向东方",开始重视与亚太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合作,中俄两国达成了战略共识,  相似文献   

9.
李萍 《学理论》2008,(2):64-67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加强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区域经济合作,优化经济资源配置,密切产业分工与协作,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东北经济区”。通过建设沈大都市圈,形成蒙-哈-大经济带和发展沿海、沿边城市带等不同层面的“增长极”,来实现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骆春桃  干小瑞 《学理论》2012,(25):38-39
东北亚文化共同体是近年来比较新颖的话题,与东北亚经济共同体、东北亚集体安全模式有所不同,它主要强调中日韩三国如何运用文化软实力来抵消现实利益冲突和历史问题纠葛来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本文就是对东北亚文化共同体构建的可行性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是当今国际关系格局中一对历史悠久且至关重要的双边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进程不断向纵深发展,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稳定发展的时期。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对中俄关系未来的继续向好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新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下,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及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对切实推进双方良性健康的关系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东北亚地区可以说是受到影响最大地区之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会为世界经济创造出新的成长动力,也会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大国为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韩中两国进一步发展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向未来、合作创新、互相尊重、共同繁荣,必将会对这一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申凤燮 《侨园》2014,(11):5-5
尊敬的辽宁省邴志刚副省长、沈阳市黄凯副市长以及从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远道而来的各地方政府的贵宾们!各国驻沈阳外交团和东北三省韩人同胞们!各位来宾们!很高兴见到大家。今天各位在百忙之中为庆祝大韩民国国庆节来到这里,为我们的招待酒会增添光彩,我对此表示衷心地感谢。回顾今年一年,正值建交22周年的韩中关系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上实现了史无前例的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靳利华  杨文彬 《学理论》2010,(26):169-170
东北亚地区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众多的区域纷争与矛盾给东北亚区域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境。对话与合作已经成为东北亚各国的一种战略共识,区域共同问题的增加,调整中的国际关系和现行的区域机制范例都促使对话与合作成为东北亚区域问题化解的一种应然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以来,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大战略思想主要包括命运共同体战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战略、"2+7"战略等。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首先是生存、安全共同体,其次是发展共同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侧重于以海洋航路为骨干和线索,辐射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战略  相似文献   

16.
地缘优势加上经济互补,在政策护航下,环渤海地区有可能成为中俄油气合作的新热土环渤海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于全国前列。近日,在天津举行的第四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上,权威人士表示,俄罗斯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环渤海地区具有与其合作的有利条件,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环渤海地区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地区正在成为亚太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地区的中、俄、朝、韩、蒙和日等国在共同寻求多边经济合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图们江地区开发计划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目。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新添"北冰洋方案",正式将北极地区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之中。在此背景下,北极环境变化及其所造成的广域性安全影响,关系着"北极海上丝路"沿线地区的民生福祉和可持续性发展。作为全球公共品之一,北极环境安全的扩散性、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国际合作治理的必要性。针对此领域依旧存在的合作关系不对称、规制不完备以及缺乏认同等不足与困境,作为"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者",中国应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指导,积极参与到以"绿色发展"协调矛盾关系,在"合作治理"模式下完善相应国际制度,建构基于"共同体"理念的合作认同,通力推进北极环境安全的国际合作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19.
孙大光  石岩 《侨园》2011,(10):6
秋高气爽的9月,辽宁迎来一项备受世人瞩目的重要活动以“让世界听到你的声音——共享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暨东北亚发展论坛”系列活动21日上午在沈阳拉开帷幕.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暨东北亚发展论坛由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联合国驻华系统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学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总体评价是:这是一个倡导和平、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不仅能够给俄罗斯带来机遇,还将会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做出必要的改革和完善。在中国长期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良好的外部环境已经为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两国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必将得到进一步深化,从而实现双边关系与更大范围内的多边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