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国方略,因此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定位,必须坚持法治这一最高原则,在社会转型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应该进入法治时代。法治时代是一个讲法律理性和逻辑方法的时代。法治时代的法治理念承载不了太多的内容,我们应该在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的原则下,熟练掌握法律思维、法律方法、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使人人成为法治的缔造者。  相似文献   

2.
服务大局与"法学家的幻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景文 《法学家》2006,6(5):28-32
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把服务大局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这是从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高度对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精辟概括,是社会主义制度对法律上层建筑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优秀遗产的继承.它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须臾不可丢弃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先进科学理念,它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基本内容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其中,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永恒价值追求,是人民群众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对于推进我国法治进程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今年4月26日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在全国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5.
杨克冲  饶谋 《法制与社会》2011,(6):256+259-256,259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律师执业只有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得到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本文通过系统地学习研究,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下律师作为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职能定位和基本要求,以及当代律师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下应该履行的光荣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6.
李方民 《山东审判》2006,22(4):8-1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是抽象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行为准则的关系。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践行公平正义理念的过程,就是贯彻落实确保公平正义实现的各种法律原则制度的过程。准确理解和把握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对于践行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至关重要。一、准确理解、全面贯彻落实好“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三大诉讼法对此都作了明确规定。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司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实事求是哲…  相似文献   

7.
《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刑事立案监督工作》一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侦查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它在国家刑事诉讼中处于中心环节和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在刑事诉讼监督中起着维护司法公正、惩治司法腐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顺 《法制与社会》2012,(21):105-106
近年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先进性思想,这为我国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明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政治理论。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之一,对我们法律工作者来说尤为应当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浅谈对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非常感谢国家检察官学院给我们基层院的检察长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内涵博大精深。作为基层院工作中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是我们基层院必须正视的重大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加快普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引领和指导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分析了树立法治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保护人性尊严、确立权利本位、重视公民私益、建立责任政府等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高层声音     
在实践中加深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治实践之间的辨证关系。全体检察人员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克服和纠正一切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符合的错误观念。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法律监督理论研究, 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力宣传宪法所赋予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责,勇于探索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总体上缺乏。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大学生头脑,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对于建设法治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路径是:加强法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素质;实施依法治教(校);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培育法律信仰和树立法律权威至上的品格。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本文指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助于形成对社会主义法的精神价值的明确而理性的确信。只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领悟和承认才能使法律生活具有它真正的尊严和完备性。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经过长期而痛苦的过程才取得的珍责成果。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对于推进我国法治进程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今年4月26日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在全国检察机关动员和部署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贾春旺检察长做了具体要求。然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价值的实现最终还要靠贯彻,尤其是在基层,在司法一线的贯彻。因此,中国检察官杂志社特邀请几位基层检察院的检察长就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基层的贯彻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无疑有助于在检察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5.
一、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牢固树立司法公正理念 (一)司法公正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悬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曼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完整准确地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基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依据社会主义制度及原则形成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要组成部份就包括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独立、司法中立、司法公开程序正义等人类文明演化过程中所推崇的普适性价值同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要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并坚持把司法公正理念贯彻到司法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宪法和法律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真正享有最高权威是民主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也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当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正在全国展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因此,树立权威的法律观念是社会主义注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郭俊峰 《中国司法》2006,(12):19-21
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准确把握政法工作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我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引导、支配和决定着法治行为及法治效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质上是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总体上缺乏。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大学生头脑,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不仅对于我国的司法行政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我院作为司法部直属的唯一的普通高等警察院校,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现实路径应是:加强法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素质;实施依法治教(校);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培育法律信仰和树立法律权威至上的品格。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央政法委提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对于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事实上,"有法可依",还不是真正的立法上的法制完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是制定良法的指路明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仅为法律监督者提供了正确的监督理念,而且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监督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用于指导法治制度、法治活动的价值观和理论,是社会主义法治活动的经验总结和客观规律的反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执法活动的灵魂,直接决定着法治的行为和效果。同时,理念必须与外在的具体制度和运作环境相结合才有实际意义。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检察机关应把握工作着力点,强化与依法治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法治理念,努力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