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开篇即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套在2014年5月底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结果上,也可以说,支持欧洲一体化的政党是相似的,而反体制的政党则各有各的理由。欧洲极右政党势力为何异军突起?欧洲议会选举结果既让人震撼又令人困惑,没有哪一个理论能解释各国选举结果的巨大差异。德国2008  相似文献   

2.
虽然荷兰右翼民粹主义政党自由党的维尔德斯在2017年荷兰大选中没有问鼎首相宝座,但荷兰右翼民粹运动已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在荷兰乃至欧洲掀起令人震惊的风浪,给日益抬头的欧洲极右势力快速崛起提供了新的动能。观察荷兰的民粹运动可以看到,若想击败右翼民粹主义,必须在全球化和技术革命浪潮中找到有效的根治方法,这是欧洲政坛最需要警惕和关注的。  相似文献   

3.
赵晨 《当代世界》2013,(2):43-45
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政党政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极右翼政党的力量不断壮大。欧债危机爆发后,欧洲极右政党势头进一步上升,极右政党在选举中赢得相当比例选票,左右选情,威胁主流政党的情景呈现扩散和常态化趋势。不过,就目前状况而言,极右政党还受到选举制度、执政转型和国际舆论的制约,直接威胁欧洲政局稳定的危险前景还难以出现。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的矛盾与"第三条道路"的失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9·11"事件和以勒庞为代表的法国极右势力的崛起这两件大事突出反映了当代全球化的矛盾,对于今后欧美的政治潮流、全球化的走势、"第三条道路"的命运都预示着重大的转折."第三条道路"的失败迫使社会民主主义重新检讨自己的政治定位:向新自由主义全面妥协,已被事实证明不是出路.开展对新自由主义的斗争,在思想、理论和政策上与新自由主义划清界限,是社会民主主义新世纪变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战后60年,日本始终无法正视自己的失败,甚至歪曲事实,美化侵略。其朝野内外,长期涌动着一股强大的极右潜流。而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945年8月15目标志战争结束的"玉音放送"。在以往的历史叙事中,"玉音放送"通常意味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也喻示着东方法西斯势力向正义势力的低头。然而,日本著名教授小森阳一的近著《天皇的玉音放送》却揭开了"玉音放送"鬼魅和"护持国体"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余国庆 《当代世界》2015,(10):42-45
<正>欧洲是中东的近邻,自"阿拉伯之春"爆发后,欧洲国家对中东局势普遍比较关注。作为欧洲国家政治与外交利益的代言人,欧盟对中东局势的干预和影响比较明显,成为影响中东局势发展的重要外部势力。面对中东局势的脱轨发展,从自身的稳定与安全因素考虑,欧盟又希望中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千年兴替,各国人民都期冀与努力以崭新的面貌,开启新的纪元。可生怕天下太平的日本保守主义势力却又一次现身说法,让历史的大钟长鸣。去年年初,自民党与小泽一郎领导的自由党捐弃前嫌,成立自自保守联合政权;4月11日,在东京都知事选举中,极右政治活动家石原慎太郎以高票当选,旋即对中日关系等问题大放厥词,  相似文献   

8.
谁才是懒汉?     
石勇 《南风窗》2013,(9):11-11
"福利制度是在养懒汉",这是一个对"再分配"的经典指控。它往往出自政治光谱上的"极右"之口。在美国,如果民主党人说了这句话,或者,在欧洲,如果工党或社会党的人也持此论调,那一定令人吃惊。另外,一个人哪怕恨福利制度恨得咬牙,只要他还是个官或想当官,也不敢公开说出来,因为说民众"懒惰"是不可原谅的政治犯规行为。2012年,罗姆尼和奥巴马争美国总统宝座时,就因口急扯出了一个"47%  相似文献   

9.
<正>法国社会党自2012年当政以来,支持率一路下跌,几度跌破历史记录,最低时不足20%,被媒体形象地喻为"跌无可跌"。2014年以来,社会党在法国的三次选举以及欧洲议会选举中又接连败北,不敌在野的右翼大党人民运动联盟和快速崛起的极右势力"国民阵线",令人唏嘘。此番执政,是社会党告别政坛17年之久后的首次执政,本欲雄心勃勃地做一番事业,改善民生,扭转近些年法国国力渐衰的局面;民众也对它寄予厚望,希望能改变右翼执政十余年,法国经济社会几无改善的局面,然而事与愿违,不断走低乃至触底的民意  相似文献   

10.
正欧洲社民党自我革新奋图强二战后,以福利主义思想为重要理论支撑的社民主义一度为欧洲民众所接受。正因为社民主义与福利社会模式的联姻,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形成"社会伙伴关系"等较为合理的机制性安排,大大提升了欧洲国家的社会公平度。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肆意扩张、中东难民大量涌入欧洲的大背景下,欧洲社民党所处的内外环境已发生重大变迁。  相似文献   

1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欧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二战后,欧洲原有的一些社会主义流派力量日趋增强、影响不断扩大、势力不断扩张,并得以"冲出欧洲"、"走向全球",成为国际性的社会主义流派。此外,欧洲还涌现出了包括生态社会主义、欧洲共产主义、后工业社会主义、女权社会主义等一些社会主义新流派。总体上看,20世纪下半叶社会主义流派在欧洲的发展呈现出两大鲜明特点:一是突破地域界限,将其影响扩展到整个世界范围;二是突破自身存在的状态,由单纯的理论探讨发展为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标志着法西斯政权和法西斯力量的彻底垮台和摧毁。但是,法西斯主义的残余和思想并未彻底肃清和根除。战后,新法西斯主义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纷纷出现,其中,以德国的新法西斯主义最为突出(据调查和统计,1981年在联邦德国约有150多个极右或新法西斯组织和集团),并且其势力越来越大。例如:明显是新法西  相似文献   

13.
刘怡 《南风窗》2011,(23):96-96
1833年,伟大的兰克在《论列强》中第一次提出"均势"概念的界定。他指出,存在"一位庇佑欧洲免遭任何单独或暴力势力支配的守护神","它总能以一方的抵抗回应另—方面的压力";在使欧洲权力版图经历一次次新陈代谢的同时,均势亦令欧洲本身成为多样化的统一体,支配着世界范围内的权力消长。兰克还预见,普鲁士和俄国趋于强大的前景将进一步完善欧洲均势,普奥两国之间则需要建立一种"联盟体制"——统一的德意志。普鲁士的强国身位,最终由1870年的对法战争和次年的南北德意志统一得到奠  相似文献   

14.
2015年以来,欧洲陷入难民危机与恐怖袭击的窘境,唤醒了欧洲的"伊斯兰恐惧症"。从历史和现实考察,欧洲对伊斯兰的恐惧实质上是一种排外主义情绪,某种意义上也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欧洲长期以来存在着自我认知的优越感,一度将伊斯兰建构为欧洲文明的对立面。同时,在与伊斯兰的互动过程中,欧洲一直对外输出各种意识形态,包括中世纪的基督教信仰、殖民时代的现代化意识以及当代的西式民主价值观,由此激发了伊斯兰世界的恒久敌意,也造就了许多失败国家——前者演变为恐怖主义,后者则成为难民潮的重要根源。当前欧洲右翼势力兴起,试图隔离伊斯兰的威胁。然而这种"围墙心态"违逆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逻辑,也难以有效应对欧洲面临的社会政治危机构成的挑战。因此,重新审视欧洲自身对伊斯兰的认知塑造和政治建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次访谈主要交流和探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英国左翼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塞耶斯教授对《马克思与哲学书评》《激进哲学》和"社会主义工人党"等英国较有影响力的左翼期刊和组织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第二,英美和欧洲大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关系.塞耶斯教授提出英美哲学和欧洲大陆哲学在历史传统和学术方法上存在区别,这导致英美和欧洲大陆马克思主义研究路径的不同.第三,英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与未来.塞耶斯教授从英国的历史和思想传统出发分析英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并对右翼民粹主义势力的兴起及其对传统左翼政治造成的挑战表示担忧.第四,当代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多元化发展.塞耶斯教授强调要客观看待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多元化发展状态,并高度评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成就.  相似文献   

16.
"英国脱欧"这一"黑天鹅"事件发生后,欧洲民粹主义受到了鼓舞。目前,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风头正劲,德国另类选择党一路高歌猛进,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助长了极右翼政党"五星运动"及"北方联盟"的声势,北欧的极右翼民粹政党和南欧左翼民粹势力也都大有上升之势。面对这种情势,欧洲一体化面临倒退的风险。欧盟需要一根"定海神针"来稳定大局,在这种复杂背景下,一向被喻为"欧盟稳定的锚"的德国还能承担此大任吗?  相似文献   

17.
风云变幻七十载,2015年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需要铭记历史、共创未来的新时期,大国博弈和地区争端不断刺激着人们的安全神经,也重塑着当今的世界格局。极端民族主义和极右势力的泛起更是严重挑战了战后的国际秩序。新形势下中美俄三角关系如何互动?利益博弈下的美欧关系究竟走向何处?如何在新的挑战下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针对上述问题,本刊特邀专家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西欧国家"中左"力量缘何回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西欧中左政党纷纷执政或参政,曾经形成了一股"粉红色的浪潮".进入新世纪后,欧洲一些国家的左翼力量连续受挫,政治风向标呈右转趋势.在意大利、丹麦和葡萄牙,中左政党纷纷在大选中落败,让位于中右政党.但近一两年来,西欧一些国家执政的中右势力面临诸多困境,而中左政党则在各类选举中或战绩不俗或上台执政,"中左"力量呈回升势头.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至20世纪70年代,欧洲社会早期移民参与了欧洲的重建与复兴,较好地融入了本地社会。相比之下,近年来,欧洲社会移民融入困境凸显:在经济上,移民带来的劳动力供给远超本地社会需求,导致移民难以获得较高层次的就业机会;在政治上,随着右翼势力的兴起,移民面临的政治排斥日益增强。面对双重融入困境,部分移民转而与极端恐怖势力发生联系。这种联系又进一步强化了欧洲社会对移民的排斥,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倘若不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由移民融入困境产生的社会问题将难以获得有效解决,欧洲社会总体的发展前景也将变得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20.
中东欧社会党执政现状及其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欧剧变以来,中东欧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作为左翼政党,其任务是尽快把党建设成为西欧式的社会民主党,或欧洲"左翼社会民主党"。近20年来,这些党有时在朝成为执政党或参政党,有时又在野沦为反对党,但它们已形成为以左右翼两大势力较量为中心而轮流坐庄的一翼,其发展趋势和走向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