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父親生前身在寶島做盡了思鄕之夢,直到臨終也實現不了興親人團聚的宿願;他含怨辭世後,我却意想不到地得到了去台灣為他奔喪的機會。悲慘的話別父親是四十年前隨國民黨軍隊去台灣的?敃r,他從家門前的碼頭乘船時,我還清楚地記得那悲慘的情景。父親拉着淚水汪汪的母親,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着:“這裏到台灣用不了二十四個鐘頭,我去後會時常回來看你的,你千萬別太難  相似文献   

2.
退休檢驗師、一九八八年“亨氏杯”平衡膳食一週食譜設計徵文大獎賽獲獎者蒋彦瓏女士,在台灣有兩個哥哥:蔣彥士及蔣彥礽,另一個哥哥蔣彥厚在美國。蒋彥士是台灣一位名人,蔣介石先生時期曾任台灣“行政院”秘書長、“敎育部”部長,蒋經國先生時期任“總統府”秘書長,後來又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他本是一位農業??早年對台灣農業的改進作過重要貢獻,曾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傑出成就獎及艾森豪獎金。蔣彥礽、蔣彥厚分別在旅遊業和商業界工作。前不久,年屆花甲的蔣彥瓏去香港同闊別三十多年的彥礽和彥厚見了面。彥瓏說:我一到香  相似文献   

3.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以下簡稱台盟)領導人、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政論家李純青先生於一九九○年五月二十日心臟停止了跳動膫鱽?許多台胞、前新聞界同仁和國内外的親朋好友紛紛來電來文表示哀悼,認爲他的逝世是祖國統一事業和中國新聞界的一大損失。我與李老相識於一九四六年的上海,以後四十多年中經常受到他的教誨,後來又在他直接領導下工作腋鼱懯チ艘晃豢删吹膶煻慈f分。李老的祖籍是福建省安溪縣,其父去台灣定居,經營茶業。他幼年時期在台灣目睹過日本統治者對台灣人民的壓迫,逐渐形成了强烈的爱國心痪哦迥晁较瞄T集美師範呛書,後又到上海大陸大學學習,畢業於南京中央政治大學。在這期間,他接受了進步思想。後到日本留學。“七七事變”爆發後,  相似文献   

4.
李志仁先生是台灣乃至國際藝術舞台上一顆耀眼的明星。一九七九年,年僅二十六歲的他,放棄了出國繼續研修數學的機會,從父親手裏接下了經營筆墨的勝大莊。而現在,以他爲總裁的勝大莊集團轄下有六類公司,包括文物百貨、文化企業、筆墨公司、美術館和書畫研習中心。由於六年前買了四大國際藝術拍賣公司之一的紐約建德拍賣公司,使之成了爲東方藝術品標價的權威,所以又在國際上爲了中國藝術争得了發言權衷?李志仁不僅有“台灣筆墨大王”之稱,還用巨資陸續買下流散在世界各地的許多中國文物古董,其中有歷代名人字畫兩千多張、彩陶四百多件。此外,他還工於書法繪畫。令年六月至八月,他把部分珍藏和自己創作的書畫作品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人們稱讚他是一位藝術家、收藏家、鑒賞家,這當然絕非溢美之詞。而我,在他下榻的釣魚台國賓館舆他長談之後,却又發现他頗似一位思想家。因此,我寧願只用幾幅圖片  相似文献   

5.
本刊從今年九月號起,連續用大量篇幅,發表紀念辛亥革命八十週年的文章和談話。十月,在辛亥革命八十週年紀念日前後,北京及中國大陸各地的紀念活動達到高潮。人們又一次高度評價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深切緬懷爲推翻帝制、建立共和而奮鬥犧牲的仁人志士,熱情期望四個現代化和“祖國統一事業的早日實現——這是十一億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和願望。孫中山先生生前一直非常關懷處於日本殖民者統治下的台灣同胞,曾三次去台灣,對台灣人民的反帝愛國鬥爭產生了巨大影響,他多次强調,中國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統一是全體國民的螹?面對軍閥混戰的局面,爲了爭取國家統一,他抱病北上,終於不起,彌留之際,還留下了“和平、奮鬥、救中國”的遺言。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爲  相似文献   

6.
美籍華人潘維疆先生,是湖南長沙市人,幼年時隨他的父親潘佑强先生(原國民黨西南長官公署中將副司令長官,黃埔一期廬山中央訓練团主任,台灣‘總統府’戰略顧問,已故)去台灣,六十年代初去美國留學後定居美國,現任全美亞裔民主黨中央委员會副主席、美京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首席顧問、美國佛教行願學會理事長、美國寶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多年來他為發展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為台灣海峽兩岸的統一,為我國的四化建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旅美華人中深孚眾望。一九八四年,  相似文献   

7.
他們走了。帶着對北國冬天的美好印象,他們離開了這裹。兩個星期的時間轉瞬即逝,但不論是北國的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會吸引他們重返這裏。因為,北國的景和情使這些來自亞熱帶的台胞們實在難以忘懷! 春節剛過,第二屆台胞冬令營活動便在黑龍江省哈爾濱拉開了序幕,於二月十四日在北京結束。翻開我的日記本,與營員們朝夕相處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也許因為我是台灣人的後代——雖然至今我還沒有去過台灣——我對來自台灣的同胞有着特別親切的感情。此次冬令營的營員中有來自台灣島內的同胞五十一人,在他們中間,約三分之二的人是第一次回大陸。如遇仙境賞冰燈華燈初放,在冰雕薈萃的兆麟公園,正在擧  相似文献   

8.
一九九○年四月一日,台灣《自立晚報》報道,臺灣當局宣布開放工商人士赴大陸考察活動,並提出組團與大陸的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進行接觸。之陵,全國工商聯和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福州、厦門、泉州等地方工商聯均先後接待了大批來訪的台灣工商社團和工商界人士。去年七月,以台灣林坤鑷先生為團長的“大陸工業考察團”一行五十二人,應全國工商聯主席榮毅仁的邀請,訪問了北京、上海、寧波、厦門和廣州。該團代表了台灣工業界中的大企業和一百五十六個工業行業,具有較强的工業實力。考察團在北京期間,國務院總理李鵬以及李  相似文献   

9.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曾经一再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自己的领土台灣。美國政府在中國人民最近勝利地解放了一江山島之後,就一面加緊軍事行動,進行戰爭挑釁,另一面策動通過聯合团進行所謂停火的詭計,來干涉中國人民解放台灣。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放台灣是中國的主權和內政,决不容他人  相似文献   

10.
姑蘇行隨感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在北方蛰居一冬,有機會到蘇州一遊,不覺心舒神暢。我父母都是南方人,母親的故里就在蘇州。不過,這次姑蘇行我却少有歸鄉尋舊之感,因為我生於北方,亦長於北方。可是在這裏我却不由想起客居大洋彼岸的外祖母。她生於常熟,長於蘇州,一生清寒,晚境凄凉。八年抗戰期間,外祖父在一家飛機工廠任職,先赴川,後遷滇,一直顛沛流離。一九四六年母親從西南聯大附中畢業上了清華,外祖父母則隨工廠遷往台灣?幼啪褪翘旆馗驳淖兓?從此海峽隔斷了親情。母親到去世再也未見到高堂之面。而外祖父母古稀之年客居美國,却連台灣也成了“故鄉”。外祖  相似文献   

11.
世運和詩作     
海峽兩岸四十年來人為的隔絕狀態,讓我們讀到了無數以離鄉之戚、思親之苦為內容的詩作。這些作品或歌或泣,欲絕欲生,令人不忍釋卷而又難以卒讀。于右任先生辭世前一年,發出的“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的絕唱,便是一例。難道真是“國家不幸詩人幸,話到滄蒚~便工”麼?我看古今的愛國詩人誰也不願意用祖國的不幸來鑄造自己的不朽詩篇吧。恐怕亦有感於此,台灣王先生用曲筆寫過一  相似文献   

12.
陳映眞憑着在台灣相傳了二百多年的故鄕地址,踏上福建省安溪縣石盤頭村時,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位台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著名作家在心中吶喊:“故鄕啊,你的第八代子孫回來了!”清乾隆年間,陳家自泉州府安溪縣石盤頭遷居台北三峽。二百多年來,陳家代代皆知祖地在“安溪石盤頭”。一九八六年九月,陳炎興老先生把兒子陳映眞因主張“民族整合,中國統一”而入獄七年的“敎訓”置之度外,毅然繞道美國,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河南省商城縣伏山鄉石冲村周時傑先生,收到了從美國洛杉磯輾轉寄來的一封信。信中說,居住在台灣、海外的周氏族人商定,要修寫族譜,請他代為查詢故鄉周氏親属情况,並隨信寄了現居台灣、美國等地的七十多名周氏族人名單,要求一個一個查找他們的先祖世系和史迹。周時傑先生深為台灣和海外同族親人尋根念祖的赤誠之心所感動。接到信的當天晚上,他就提筆寫了回信,表示支持親人尋根,贊成修周氏族譜,原盡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八年五月三日,在台北機場上,享有「第一梅派青衣」美名的羅吟梅女士,一想到自己即將成為第一個到大陸演出的台灣人時,心中頓覺興奮不已。一位記者趨前向她祝賀道:「你非但是第一個去大陸演戲的台灣人,而且還將是第一個從台灣直飛大陸的台灣人?緢竺魈煲灶^版頭條刊登這一消息。」原來,從台灣到大陸的台胞,都須經香港或他處中轉,並且在那兒獲得有關證件。而她却在香港名票金如新先生和國泰航空公司蔡先生的  相似文献   

15.
五十一歲那年,胡志偉擕家室從台灣來,我們曾在錦江賓館暢談。談到深處,他動了情,“我帶來的是一片愛國盡忠的熱心腸”。五年一晃而過,我們有幸在他新居的客廳裏重敍。胡先生依然熱情滿懷,“我百分之百的擁護整治和改革的方針,我對國家前途充滿信心。”說話間,胡志偉遞來一疊資料,這是主人近年來的辛勞之作?欧?記者目光停留在陌生的署名上:“胡冀台”、“趙瀛申”。“這是我的  相似文献   

16.
開發湄洲灣     
中國已决定投資人民幣一百三十五億元,用十五年時間建成湄洲灣市壳?開發湄洲灣的第一個大型工程項目湄洲灣煉油廠的首期土方工程已完成。湄洲灣是?ㄊ 包S金海岸”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福州與厦門之間,瀕臨台灣海峽,港區整個水域面積達五百一十六平方公里;港口有南北兩個航道,五萬噸級輪可以自由進出,十萬噸級輪可乘潮進出。灣內有湄洲島等屏障,擋住了台灣海峽的風浪,常年不凍不淤。民國初年,孫中山先生曾把湄洲灣的建設列入《建國方略》之中呤甏?周恩來總理  相似文献   

17.
三四十年代活躍在我國文壇的著名教授梁實秋,離開大陸已經三十七年了。近幾年,他在海外和台灣報刊發表了許多思乡怀旧的文章,引起人們的極大兴趣。今年五十九歲的梁文茜,是梁实秋的长女。三十年來,她歷盡坎坷。有歡樂,也有悲戚。可是近十年,她諸事遂心,不僅連升三級,還成了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第四特邀律師事務所副主任,且二子一女,都已成家立業。更使她高兴的是与父親取得了聯系。一九四九年她父母帶着弟妹去台灣,她留戀北大的火熱生活,不願放棄學業,留在了北京。誰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一九七四年,她通過在美國的弟弟妹妹終於得到了父親的信息,但母親已病逝異邦。一九八二年,她去美國西雅圖探親,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會見李遠哲、李政道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鄧小平五月十六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教授李遠哲、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李政道和夫人秦惠(竹君)。鄧小平祝賀李遠哲去年獲得諾贝爾化學獎,稱讚李遠哲、李政道做了很多工作。他對李遠哲說:‘你是台灣人,聽說你的祖先是鄭成功帶到台灣去的嵆晒α瞬黄?是民族英雄。’鄧小平說,關於祖國統一問題,我們寄希望於台灣當局,寄希望於台灣人民?y一祖國是幾千年來中華民  相似文献   

19.
所謂海峽情,正是愛國心,統一情,要說海峽情之深,許多台灣同胞可能會想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灣廣播部的小姐、先生們。昔日的台灣影視明星、現在的北京台之家酒樓副總經理高振鵬先生說,他是台播部忠實的聽衆,聽該台廣播已經十多年了。他還說:“我最熟悉的是徐曼、冬艷、楊帆、柳燕等小姐和先生們的聲音。他們不僅使我瞭解大陸,而且每當遇到不快,聽到他的聲音,不少煩惱便化為烏有了?边@就是使兩  相似文献   

20.
從放牛郎到國際知名的“金頭腦”發明家和台灣公認的“漫畫大王”,劉興欽的成長過程,充滿了離奇和歡樂。目前他是台灣漫畫學會的理事、台灣省發明人協會的常務理事,美國聯合大學還曾送給他一個榮譽博士的名銜。不久前,劉興欽先生來北京洽談出版事宜時,記者訪問了他。劉先生五十多歲,中等個頭兒,黝黑的皮膚,嗓音宏亮。他說自己從小由於生活艰苦,要負擔很多工作,又貪玩,只好動腦筋。比如放牛的時候,他把繩子連接在兩株大樹間,把栓牛的繩子打一個活結套在上面,讓牛能在兩樹間吃草。然後他便跑去捉蛇、挖蘭花、採草藥、抓狐狸、種蕃石榴……賣的錢用作零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