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位于库鲁克库姆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的铁干里克,是一个风头水尾的地方,风沙肆虐,环境极其恶劣,这里也是二师三十四团驻地。恶劣的环境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可三十四团十连职工方再富1994年从四川老家来到这儿承包土地,一干却是20个年头。他和妻子孙先群一靠团场优惠政策、二靠勤劳,逐渐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他承包的80余亩棉花,每年纯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多次被评为"五好职工"、"致富能人"。如今,他的三个女儿都已经出嫁,一个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6月下旬,经第二师"道德模范"网上投票和综合评选,三十四团十连职工卢多勇荣获第二师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现年48岁的卢多勇是二师三十四团老职工子女,他扛过枪、种过田,现在是十连的植保员。不做昧心事2013年的秋天是个令枣农们兴奋的季节,红枣还没有开始采摘,已经常有老板打电话咨询,暗示着这一年红枣的价钱不会低。11月12日上午,卢多勇妻子承包的红枣被徐老板收购,卢多勇和妻  相似文献   

3.
在大漠植棉18年,她累计向国家交售籽棉80万公斤,创产值340多万元,连续14年荣获"先进工作者"、"植棉能手"称号,2005年荣获农二师"先进十大杰出女性"称号,2006年被团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她就是农二师三十四团六连女职工任琼华。1988年,22岁的任琼华随丈夫从天府  相似文献   

4.
<正>"农家书屋就是我的黄金屋,我在这里找到了致富的法宝。"这是罗玉英近日被评为三十四团读书之星后说的话。罗玉英是二师三十四团十连职工,近日被评为该团的"读书之星"。2009年,罗玉英开始承包枣树地,由于不懂种植管理技术,连续3年没有产生效益挣到钱。正当她灰心丧气的时候,连队技术员给她送来了一本《枣树栽培管理技术》杂志。她这才明白,种枣树也要讲科技,她从此爱上了读书,不但自己看有关枣树管理的书,  相似文献   

5.
"谢老师,你以最高票数被学校评选为团党代会代表,祝贺你啊!"5月20日,农二师三十四团中学书记梅新华在电话中高兴地告诉谢芳这一喜讯。今年44岁的满族教师谢芳,在农二师三十四团工作已经有27个年头了。她种过地,当过政工干事。1997年9月调入团中学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在中学任教的14年时间里连续13年担任班主任,有4年担任教研组长。13年来她始终坚持师德为高、身正为范、  相似文献   

6.
正她外表朴实无华,是一位坚韧、刚强,富有胆识和气魄风范的女性。经过几年的打拼,她固定资产达100多万元,年收入都在50万元,她就是二师二十七团十连养殖户褚瑞芬。2004年,在兵、师、团政策的扶持下,褚瑞芬和丈夫开始着手从事养猪事业。从起初的108头发展到如今的3000多头,养殖场发展到3000平米,每年收益将近四五十万元。  相似文献   

7.
<正>"其实我和大家一样,只是团场一名普通的职工,如果说我致富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就是我找到了一把开启致富之门的金钥匙——科技!"这是二师三十四团九连"致富明星"刘金枝的致富心得。2003年,刘金枝和丈夫从河南老家来到三十四团。那时团场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风沙大、住房简陋、交通不便。很多从内地来该团"淘金"的职工,都因为不适应这里艰苦的生活环境而选择离开。生性要强的刘金枝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胡学清,今年45岁,是蓟县上仓镇南闵庄村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现任晨阳生猪养殖场技术人员和蛋鸡养殖场经理。十几年来,她凭着对生猪养殖、蛋鸡养殖的热爱和不懈追求,通过刻苦的业务钻研,从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成长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为推进蓟县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新农村建设中农家妇女艰苦创业的美丽篇章。  相似文献   

9.
<正>"李老师,我接到新疆大学的录取通知单了。"9月25日一大早,农二师三十四团中学教师李红接到了她曾经教过的学生李春蕾打来的报喜电话。今年41岁的李红老师原是农二师三十四团电视台的播音员。1997年8月她毅然辞去了令人羡慕的播音员工作,来到团中学当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李红刚到团中学没多久,教育制度就由传统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对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提升团场职工综合素质,最近,二师三十四团工会开展了"学习之冬、科技之冬、文化之冬"培训活动。"三冬"活动内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一是唱歌,组织全团干部职工再一次掀起学唱《三十四团永向前》、《职工管理考核加分歌谣》、《职工管理考核成效歌谣》等的热潮。二是演,机关、连队纷纷组织排练文艺节目,元旦、春节期间在团进行汇演,威风锣鼓、舞龙、舞狮、秧歌等活动正月十五在团文化广场演出,丰富  相似文献   

11.
<正>7月11日,农二师三十四团十连副连长徐文斌来到职工彭士清的承包田中,观看棉花长势、指导棉花摘心工作。像徐文斌一样活跃在连队一线的科技人才,在这个团有200余人,他们被职工形象地称为"农业生产参谋"。  相似文献   

12.
她虽然外表朴实无华,但却是一位坚韧、刚强,富有胆识和气魄风范的女性.经过几年的打拼,她固定资产达100多万元,年收入都在50万元,她就是二师二十七团十连养殖户褚瑞芬. 2004年,在兵、师、团政策的扶持下,褚瑞芬和丈夫开始着手从事养猪事业.从起初的108头发展到如今的3000多头,养殖场发展到3000平方米,每年收益将近四五十万元.  相似文献   

13.
正四师六十八团九连青年职工胡四兵,被四师工会评为"多元增收致富能手";其家庭被师工会命名为"发展自营经济多元增收基地"。今年42岁胡四兵,目前他在68团九连有5座设施大棚种植油桃,建有一座家庭生猪养殖场,年存栏生产母猪和育肥猪600余口,还拥有各种农机具8台套。仅2015年胡四兵家庭自营经济收入100余万元。胡四兵是怎样依靠多元增收巧圆自己的致富梦  相似文献   

14.
正"各位职工代表,今天把大家请来主要是商议单位枣园间种的生产计划,希望大家积极发表意见。""我同意单位制订的间种计划,只是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销售问题如何解决。"5月28日,三十四团七连一事一议现场,职工代表刘先衡发表了意见。近年,三十四团从加强民主管理入手,把扩大职工群众的知情权、选举权、参与权、监督权放在首位,广泛开展以"干部问事、职工说事、干群办事、民主议事"为主要内容的  相似文献   

15.
刘万路 《党史文苑》2007,1(2):34-35
共和国开国上将陈锡联,于1915年1月4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詹店乡彭家村的一个贫农家庭。1929年4月,在被地主压迫得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陈锡联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先后参加了开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四次“围剿”、艰苦卓绝的长征,历任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部指导员,红三十军第八师二六三团政委、团长,红四军第十师副师长、师长、师政委。  相似文献   

16.
<正>走进一师一团"绿源养殖场",嗅不到难闻气味,也见不到蚊蝇乱飞,整个场区从饲料生产、喂饲系统、猪只管理、环境控制、废水处理全程实现了自动化。"绿源养殖场"的主人孟繁宾,50岁,一团养猪协会会长。在养猪行业摸爬滚打拼已有20个年头。1994年,孟繁宾从6000元起步,拥有了现在占地3.4万平方米、种猪500余头、年出栏育肥猪5100余头、年产放心肉400余吨、纯收  相似文献   

17.
农二师三十四团是农二师塔里木垦区防风挡沙的前沿阵地,始建于1956年,经过几代军垦人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屯垦戍边,将亘古荒原建设成了沙漠中的一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让每次培训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行成台上台下的互动,让职工学有收获?今年,农二师三十四团进行了改变培训方式的尝试,取得明显效果。在今年的科技之冬培训中,三十四团采取先听课后研讨、职工自由提问的方法组织学习,提问方式可以是口头发  相似文献   

19.
<正>空军航空兵第三十四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直属的一支运输航空部队,主要担负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赋予的专机和重要飞行任务,同时还担负着军事空运以及抢险救灾、科研试飞等支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民用飞行任务。前身为空军独立第三团,成立于1952年5月2日。1955年空军明确指示,独三团主要担负专机飞行任务。1963年9月扩编为三十四师。"9·13"事件中,林彪等人在空军专机师的活动最多,最频繁,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正9月26日晚,农二师三十四团七连职工巩春梅的儿子在灯下写作业,她的丈夫在网上浏览致富信息。巩春梅说:"以前我们家打牌声、喝酒声不断,现在可是大变样,这都是创建和谐家庭的结果啊!"近年,三十四团以创建家庭的小和谐促进社会的大和谐,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