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承》2006,(Z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城市人口积压,单一经济体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就业的出路越来越窄。1950年代国家开始鼓励部分城镇知识青年支援农村和边疆建设,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此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逐渐成为调节城乡劳动力的重要一环。同时,许多城市有志青年也渴望到农村去,希望有一番作为。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于是,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一度震撼全国、轰动全世界的红卫兵运动被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所代替。如果说“文革”前的“知青上山下乡”是劳…  相似文献   

2.
耿志刚 《传承》2010,(4):22-23
1974年12月16日,我踏上了奔往知青点的路。之所以要赶在这时候走,是因为要到农村去与贫下中农过第一个元旦和春节。这一天,临沂城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几乎是全城出动欢送知青下乡。我们坐的汽车整整绕城一圈。我们像战士出征一样戴  相似文献   

3.
相世杰 《春秋》2009,(3):42-43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国大地涌起一股知青潮,知识青年满怀豪情,带着雄伟的抱负,从各大城市走向边疆、海岛、农村,成为各农场、生产队、兵团连队中的一员,从事以农业为主的劳动。我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在山东建设兵团二师六团一营当了三年兵团战士。回忆一生经历,应是在本人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时期之一,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30周年。始于1969年的这场运动席卷了几乎整整一代中国青年。在这场运动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们经历各异、心态也各异,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所谓的“知青情结”。人生中的这一段插曲,在他们生命中留下的印痕是那样的深刻,永远都无法解开……  相似文献   

5.
记得10年前,我的一本书《绝唱老三届》要出版,那是为纪念知青上山下乡30周年而写的。当时的封面设计者、老三届知青吕敬人先生,特意将毛主席那段著名的语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回顾过去50多年的人生经历,最难以忘怀的是3年知青生涯。它为我的一生清清白白做人、公公道道处事、兢兢业业工作、潇潇洒洒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知青,是整整一代人不想忘记,也无法忘记,是想说成辉煌,其实又很悲凉的历史。知青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称谓,这里面包含着历史的、文化的、现实的、世俗的,以至于政治的概念。单从字眼的表层来诠释,它是泛指有知识和文化的年轻人,可从中国对知青这个词汇的社会认同来说,已经成为了对毛泽东在1968年12月份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后上山下乡的高、初中学生的专用术语,后来也将1964、1965年及1968年以后到农村去的中学生囊括其中。所谓知青文学、知青电影、知青现象、知…  相似文献   

8.
1978年12月,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在此之前,全国知青工作会议刚刚闭幕,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知青政策。在此之后,大批的知识青年返回城镇,到了1980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方针...  相似文献   

9.
陈春林 《世纪行》2009,(12):14-16
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后,我兄妹三人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坚信“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此,我们兄妹成了武汉市首批下放的“老三届”知识青年。我大妹陈润林(已病故)下放到蒲圻县泉口公社.小妹陈杏林下放到老籍黄陂农村.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06,(Z1)
站着的是我姐姐——我家第一个知青;坐在桥栏上的是我——我家第二个知青。准确地说,照片上的我只是个准知青,而姐姐已经是个老知青了。姐姐16岁离家的时候,妈妈远在北安的五七干校,爸爸特意从呼兰军管会学习班赶回哈尔滨。姐姐他们的队伍从九中步行去火车站,我们都涌到路边送行。只见这些刚摘下红卫兵袖章的兵团战士一身草绿棉军装,有几分臃肿,扎着皮带,戴着军帽,又有几分精神。我羡慕极了,可我一转脸,看见姥姥撩起衣襟在擦眼泪,小弟弟不知愁地骑着一棵向日葵杆跟着队伍跑。家属不允许去火车站,当过老公安的爸爸不知从哪“混”进了月台,把…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06,(4):63
  相似文献   

12.
张锐 《春秋》2014,(2):29-31
正1978年8月,根据领导安排,我来到历城县遥墙人民公社(今历城区遥墙镇)渔场,开始了一年的知青带队干部生活,那年我33岁,便成了18个知青的"家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有的历史事件,影响到千千万万个家庭,不论是干部的孩子,还是工人的子弟,当时的初中和高中毕业  相似文献   

13.
杨文杰 《创造》2002,(5):27-29
30多年前,一场规模宏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中国大地掀起,并旷日持久地开展下去,历时近十年。在此期间,成千上万的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及肄业生奔赴祖国的农村、边疆、草原、海岛、荒漠……。昨天还是满脸稚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婆媳关系可以说是中国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中的一个传统难题。尽管目前婆媳受教育程度和素质均比以前高,随着“80后”独生子女步入组建小家庭进入高峰期,依然有相当部分的已婚独生女觉得“婆媳关系”很难处。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06,(4):63-63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城市人口积压,单一经济体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就业的出路越来越窄.1950年代国家开始鼓励部分城镇知识青年支援农村和边疆建设,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6.
山区的冬季,格外的寒冷,又格外的宁静。然而我所在的生产队会议室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老师,薅草的薅字怎么写?”“老师。把蹚她的蹚字教教我们吧!”也许你以为这是在小学生的课堂上,其实不然,这是在生产队文化夜校里。整齐的课桌边坐着男女老少参差不齐的学员,小的有十几岁的“半拉子”劳动力,老的有60多岁的爷爷奶奶。明亮的灯光下, 有的在想,有的在听,有的在记,有的在提问,我就是这个班的“老师”。这一幕虽然已是35年前的事,可好象就发生在昨天,让人难以忘怀。也不知我哪来的人缘,作为“知识青年”刚下乡参加第一次社员大会,就被选为生产队的记工员。别看不是什么“官”, 既无级别,又不脱产,可是责任不小,麻烦事不少。每天200来名劳动力出勤的情  相似文献   

17.
4月6日,四川省政协委员、重庆小天鹅饮食文化集团公司总裁廖长光和总经理何永智夫妇,偕同重庆市有方面负责人一道,来到革命老区,省级贫困县平昌进行捐资办学和扶贫考察。继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刘永好等10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发出《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  相似文献   

18.
李玉成 《中国妇运》2012,(10):45-46
因为我曾经也是一名知青,也就能静静地坐下来,一集集看完大型电视连续剧《知青》。该电视剧将重大历史背景与生动的人物、曲折的故事巧妙相融,以积极而不失浪漫、清新而富有诗意的手法,全景式地再现了“知青”这个特殊群体充满理想又坚韧不拔的青葱岁月,描绘了那个特殊年代千百万知识青年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残酷青春”的敬意。  相似文献   

19.
<正>寅卯之交,我与天津知青研究会的几位志愿者驱车前往天津大港区,去采访天津女七中(曾改名为南开女中、现为天津第二南开中学)1957年高中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放弃高考,同年下乡到河北省静海县团泊洼务农,立志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员,时值全国知青典范的王培珍女士。在一座极普通的楼群里,我们找到了王培珍同志的家。这是一套70多平米的两室一厅的单元房,一个非常简朴的百姓家庭。75岁的王  相似文献   

20.
女儿的怀念     
朱敏 《中国妇运》2002,(5):16-16
今年4月22日,是我敬爱的康克清妈妈逝世10周年。10年来,每年的这一天,我都在心底深深地怀念她———我的母亲康克清,因为她不仅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卓越的领导人之一,还是与我爹爹风雨同舟、同甘共苦48年的革命伴侣,同样是帮助教育我成长的慈母。我是在1940年底到延安后第一次见到我的父亲和康妈妈的,康妈妈是井冈山早期的红军战士,在上井冈山的第二年和我爹爹结成了革命伴侣,从那时起直到爹爹去世,他们共同度过了共患难、长相依、长相知的48个春秋。当我1953年从莫斯科完成学业回国和爹爹与康妈妈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