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广田 《瞭望》1991,(44)
宋代马永卿撰《嫩真子》,考证“文房四宝”的起源,曾说:“文房四物,见于记传者若纸、笔、墨,皆有据,至于砚则无考。”又说:“古无砚字,古人诸事简易,凡研墨不必砚。”“砚”字古时作“研”。最早见于史籍的是:“西汉张彭祖,小时与上同砚席书。”同砚,就是现代的同学,古称“砚兄砚弟”。唐代刘禹锡《送鸿举游江  相似文献   

2.
李铁民砚雕     
《民主》2002,(6)
李铁民,1949年生,上海人。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曾任上海长宁工艺品厂厂长、上海申通工艺品厂厂长。2002年4月在京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暨名师名砚精品大展”  相似文献   

3.
笔墨纸砚,被喻为“文房四宝”,其材质不同,功能各异,唯有配合精当,方能造就精美的书法作品。蕴涵在“文房四宝”中的某些道理与领导工作中的某些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4.
湖南浏阳在近代可谓人杰地灵,先后死于戊戌政变与庚子自立军之役的谭嗣同与唐才常,人称“浏阳二杰”,其地生产的菊花石砚,也有名于时。就中唐才常赠梁启超的一方砚,又不全是砚以人传,算来只有套用《水浒传》中“入境合杰灵之美”的赞语才合适。  相似文献   

5.
吴江 《瞭望》1998,(35)
我所收藏的几十方石砚中,有胡开明同志赠我的歙砚一方。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安徽。“文革”后胡开明复出任安徽省委常委,这砚大概就是那时到他手里的,为金星雪浪砚,甚精致。我特制锦盒盛之,盒上书:“胡开明夫妇赠砚———附胡开明蒙难材料”。盒内尚存有我...  相似文献   

6.
马悦 《侨园》2004,(4):15
1998年,辽宁省瓦房店市挖掘出一座明代古墓,在大批随葬品中,两方雕饰精美的龙凤砚格外引人注目。揭开砚盖,当年盛在砚池中的墨汁依然能濡湿笔尖,这不能不让人称奇。砚底清晰刻着“白云寨”字样。经专家考证,这个“白云寨”即为明清时期本溪桥头镇的旧称。这两方龙凤砚,即为辽砚。本溪市辽砚厂厂章永军多年来致力于辽砚的制作和研究。他说,“辽砚”的“辽”字,不是“辽宁”之意,而是“辽代”之意。如此说来,辽砚的历史可追溯千年。  相似文献   

7.
澄泥砚辨伪     
陆泰 《瞭望》1993,(20)
澄泥砚是四大名砚之一,近来在市场上“大量”出现。日前友人送我一方砚,说是苏州灵岩产的澄泥砚,不由大疑。  相似文献   

8.
正辽砚兴于辽金时代,产于辽宁本溪,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相传辽砚深得萧太后的厚爱,并被封为御砚。辽砚之名有文字记载为1929年,辽东名士白永贞曾为桥头制砚题诗:"关东山里奇宝开,蓝天红霞凝石材。能工巧匠雕辽砚,真品独秀四宝斋。"辽砚一度被列为濒危民族产品,但随着社会文化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对石砚的使用观赏、收藏兴趣与日俱增。为使古老的辽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重新焕发青春,辽砚传承人章永军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地域文化与校园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尽管在内涵、范围、主体等方面有区别,但二者的联系却是异常紧密。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地域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如肇庆学院砚园文化的建设与肇庆端砚文化有紧密联系。肇庆地方文化深刻影响着肇庆学院砚园文化建设,肇庆学院砚园文化建设丰富发展了肇庆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10.
笔墨纸砚,被喻为"文房四宝",其材质不同.功能各异,唯有配合精当,方能造就精美的书法作品.蕴涵在"文房四宝"中的某些道理与领导工作中的某些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1.
玩砚杂述     
砚作为文房用具,它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色彩纷呈的历代古砚,显示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聪明。 1972年至1979年在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二期遗址出土一方砚台,同时出土的还有砚杵、陶水杯及颜料,均一套完整的绘画工具。这方砚台一问世,便令人信服地把过去“砚字不见于经,意三代时尚未用砚”的旧说推翻了。于是砚的历史由二千多年,变成了六千多年。当然姜寨砚只是一种研磨颜料的器具,是砚的初型。用于书写文字的砚,战国晚期至秦汉才基本定型。战国晚期至汉前期,墨还是天然的或零星丸状,砚附有砚杵。大概到了东汉末期,墨锭产生了,墨直接可以在砚上研磨,砚杵逐渐被淘太。砚杵被淘汰,使砚又向前发展了一步。从汉至今,不管历代砚材发生什么变化,都没有改变砚的这种  相似文献   

12.
荣宝斋文化     
荣宝斋是京城一家老字号企业。前身松竹斋创建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894年改名为荣宝斋。新中国成立后,荣宝斋实行公私合营,1953年转为国营单位。荣宝斋以经营名人书画原作、木板水印书画、新旧“文房四宝”、古玩工艺品、金石篆刻、古今字画装裱驰名国内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荣宝斋的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至今已是集商贸、出版、经销、生产、服务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文化艺术企业。除在北京有世界一流的字画商  相似文献   

13.
郑雷  吴迎  冯驰 《学理论》2008,(14):F0003-F0003
南岗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活力拉动战略”,充分挖掘、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深化“南岗文化年”活动内涵,努力探索“以文化增优势,以文化创产业,以文化促文明“之路,全方位构建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和谐之区。  相似文献   

14.
多元文明并非彼此隔绝,全球化时代,从马克思“交往形式”中“精神交往”视角来审视多元文明关系,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多元文明“交往形式”谬误违反辩证法且对文化发展造成危害,文化相对主义持文化“孤立线性发展”观阻碍文化推陈出新,文化霸权主义试图将多元文化“归于一元”不利于文化传承发展,文明冲突论过度强调文明差异而引发文明冲突。为化解困局以重塑多元文明良性“交往形式”,以文明交流互鉴为指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以克服文化相对主义,尊重多元文明多姿多彩以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发现并传播诸文明共通“文明之美”以消解文明冲突。  相似文献   

15.
孙子的“交胜”战略思想是中国传统兵家“和合”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启示我们:维护当代国家安全应以主权至上、国家利益为旨归,循“利交”之理;以广结善缘、增进理解为冀望,明“知交”之道;以和平协作、互利双赢为原则,达“和交”之情;以博古通今、仰观俯察为睿智,图“谋交”之策.  相似文献   

16.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协调个人、企业、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存在,其结构是:核心层为“企业之魂”——企业精神;中介层为“企业之道”——经营之道;外显层为“企业之形”——企业形象。在企业文化结构的每个层面都含有职业道德的因素,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企业之魂”的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职工群体心理定势和价值取  相似文献   

17.
李侃 《瞭望》1988,(15)
近年以来,在报刊上不时看到一些回想从前北京书摊的文字,说那时在琉璃厂、隆福寺、东安市场的书店里和旧书摊上,不但可以随时买到自己喜爱的书,而且可以随便翻看,对于这种特有的文化情趣和文化享受,言下颇有怀念之意。京师盛区,余来也晚。虽然在私营工商业改造以前,偶尔也去逛过几次旧书摊,但都来去匆匆,未曾真正领略那古都文化风味。不久,这些书摊也就逐渐衰歇,以至消失了。而那些保留下来的古旧书店,经过了“文革”“大破四旧”的浩劫,也荡然无存了。 如今,琉璃厂经过翻修,被称作“文化街”而面貌一新,各种传统的文化店铺,麟次栉比,古色古香而又金碧辉煌。然而不论是碑帖书画、陶瓷古玩或文房四宝,那价钱都高得令人生畏。逛“文化街”的内地同胞,虽然也熙来攘往,其实恐怕是“看客”大大超过“顾客”。至于旧书摊,则早已被排除在这“文化街”之外了。 旧书摊没有了,新书摊却出现了。据说这些书摊的开业,是体现了图书发  相似文献   

18.
向征 《理论导刊》2021,(3):87-90
“情”“理”“法”是协调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主要依据,“情”是基础,“理”是“情”的规则化,“法”是尽“情”适“理”的设计。三者虽在目标和源生上具有一致性,但在社会生活中却常以矛盾的形式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同的文化视阈下,对“情”“理”“法”的关系看法不尽相同,三者以一种哲学式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不断相互促进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结合我国的文化特征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促进三者融合互通,建构完善与“情”“理”精神相一致的法律制度体系,杜绝不合乎现代社会之“法”的“情”“理”对“法”的干扰,善用中华文化之“情”“理”释解现代社会之“法”。  相似文献   

19.
山东探宝记     
吴江 《瞭望》1994,(28)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齐鲁大地如今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迅速、潜力深厚的大省之一。我于5月17日开始的山东之行,算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1986年夏赴威海小住数日,行色匆匆,连济南也来曾到达。 这次不同了,得济南友人赵君之助,预定了三个点:济南、长岛、青岛。一是看山东改革开放的新气象;二是为了“探宝”。宝者,名石也。中国人有喜石的传统。庭院装饰用佳石,国画的山石为重要描绘对象,《红楼梦》亦称《石头记》,米芾拜石传为佳话。以石为名或名斋相沿成习。 山东自古以来以产鲁砚著称,而制砚必用名石、佳石。砚是文房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新潮,已被大多数企业重视并研究,也在许多企业被建设、被实践。但笔者发现有些企业对入世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在认识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些误区总体来说有几种情况。企业文化“洋装化”。认为发达国家的企业文化一定是先进的,于是乎对国外企业文化理论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理论照抄照搬。实际上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差距很大,简单照搬势必让人有削足适履之感;就是同出东方文化圈的日本文化也与我国文化有较大的不同。日本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美国以“科学” 为本,我国以“精神” 为本,就反映了这种区别。其实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