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制博览》2009,(17):22-24
赵高杀过皇帝,梁冀杀过皇帝,刘裕杀过皇帝,宗爱杀过皇帝,宇文泰杀过皇帝,完颜亮杀过皇帝,特克实杀过皇帝……中国历史上杀过皇帝的人还真不少—一旦谁杀的皇帝最多?杀了几个才得到冠军?  相似文献   

2.
徐世平 《法制博览》2008,(19):49-50
嘉靖一朝,言路尽绝。这是定了案的。嘉靖世宗皇帝朱厚熄,坚持追尊其生父为皇帝,“议大礼”而我行我素,或以杀或以贬,直至血染“左顺门”。此后一二十年间,朝廷上下,无人敢言,满朝死气沉沉。嘉靖皇帝的原则很简单,你敢言,我就敢杀,谁人奈何我也?然而,嘉靖四十五年二月,一个叫海瑞的六品官员、户部主事,  相似文献   

3.
《法制博览》2009,(13):71-73
明成祖朱棣为了迁都北京,杀过人,还让言官与大臣跪在午门外,进行了整整两天的雨中跪辩,最终朱棣不顾“天怒人怨”迁都北京。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朱棣如此坚持?朱棣迁都北京又着什么样的秘史?  相似文献   

4.
清伟 《法制博览》2009,(13):69-69
在中国古代宫廷里,皇帝拥有后宫三千佳丽,在众多妻妾中,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可是,为什么要称皇帝之妻为“后”呢?  相似文献   

5.
李煌 《法制博览》2011,(1):22-23
宋朝的文弱,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尤其是南宋。 其实,文弱不文弱,只要看看皇帝就行了。不说军国大事,单是后宫,三代皇帝都搞不掂一个女人,结果反是皇帝自己被逼得发神经。指望这样的皇帝恢复中原,岂非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6.
李伟 《法制博览》2009,(23):24-24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宫廷戏里大家耳熟能详,那么,是否真的在皇帝的圣旨上皆由这八个字开头呢?  相似文献   

7.
“天高皇帝远”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口语,出自明朝人黄溥编纂的《闲中今古录摘抄》,原文为“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显然,这是一次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武力抗争。那么,“天高皇帝远”中的“皇帝”指的是谁呢?有学者认为,其中的“皇帝”并非针对某一个皇帝,而是对所有封建昏庸皇帝的泛称。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天高皇帝远”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口语,出自明朝人黄溥编纂的《闲中今古录摘抄》,原文为“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显然,这是一次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武力抗争。那么.“天高皇帝远”中的“皇帝”指的是谁呢?有学者认为,其中的“皇帝”并非针对某一个皇帝,而是对所有封建昏庸皇帝的泛称。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说是有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忽然心血来潮,问大臣赵普说:“天下何物最大?”一时问住了赵普。皇帝并不罢休,又追问下来。赵普想了想说:“道理最大。”这话有些风险,为什么不是皇帝最大,而是“道理”最大呢?如果,宋太祖是个不讲“道理”的人,事情麻烦就大了。好在这位皇帝还懂道理,便连连称善,夸赵普答得好。  相似文献   

10.
老话说: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把皇帝拉下马已经是凌迟碎剐之罪了,何况杀皇帝!皇帝是国家的象征,权力的代表,杀一个已经是惊天动地了,杀两个更是有点不可思议,难道还有更厉害的! 历史上有一个叫宇文护的人,竟然杀了3个皇帝,真够牛的! 宇文护(注:513年~572年),鲜卑族,中国南北朝时期北周权臣,一名萨保.代郡武川(注: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宇文泰之侄,宇文泰长兄宇文颢第三子.早年跟随宇文泰征战,在与东魏的交战中屡建战功,又与于谨南征梁朝江陵.他从小追随宇文泰,既为之管理家族,又随军转战,东征西讨,功绩不小,很得宇文泰的信任和器重,官拜骠骑大将军爵封中山公.  相似文献   

11.
郭洁 《法制博览》2009,(21):75-76
皇后为何自称“哀家”?“皇帝”称谓是如何而来的?皇帝为何自称“朕”、“寡人”?鲁智深为何自称“洒家”?  相似文献   

12.
葛忠雨 《法制博览》2009,(11):37-37
每个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都有陵墓,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这是一个千古历史之谜。 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哕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皇帝之中,有才华的不少。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皇帝雄才大略,且多是开国皇帝,才华似乎与生俱来。像唐明皇精通音律,李后主醉心诗词,宋徽宗能书善画,明天启帝最喜欢木匠活,这是偏才。与这些皇帝相比,清朝的雍正帝既不能说有雄才,也不能说有偏才,那说他弄权“有才”又从何说起呢?  相似文献   

14.
白云 《法制博览》2009,(23):75-75
话说三个女人就一台戏,在号称佳丽三千的深宫六院,实在无法估算有多少台戏。饱暖思淫欲,在富丽堂皇的皇宫里,什么样的东西没有呢?全天下的物件可都是皇帝老子的。不管是皇帝身边的妃子,还是一般的宫女,物质生活都比外面的平民女子好上不只十倍,那么宫中女子是否都是快乐的呢?  相似文献   

15.
《法制博览》2008,(7):9-10
大凡乱国枭雄,都有一套超乎常人的厚黑心术,李辅国是此中圣手。阿谀奉迎,溜须拍马,他不学就会。翻云覆雨,落井下石,他无所不能。谋害同类,残杀异己,他从不手软。从亲王、宰相到皇后、皇帝,有用时可成为手中权杖。无用了则手起刀落,痛杀干净。  相似文献   

16.
权赋己 《法制博览》2009,(11):19-19
历史是无情的,所以俗语有道:皇帝怕史官。这并非虚妄之言。 这里且说说宋太祖害怕史官的事。宋太祖赵匡胤是我国的封建皇帝中比较有名的一个。他为什么出名呢?害怕史官恐怕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王海 《法制博览》2009,(9):18-20
断袖之癖 班固在《汉书》中把董贤列入《佞幸传》,这样评价:“进不由道,位过其任,莫能有终,所谓爱之适足以害之者也。”一个俊美少年,立于皇城之中,倚身皇帝的怀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皇帝都要断袖而起,还有何人能够抵挡他的妩媚?  相似文献   

18.
陶短房 《法制博览》2010,(12):74-74
当大臣的要想安身立命,就得整天琢磨皇帝的想法喜好。可皇帝这种特殊人类,却是最讲究个人隐私的,您想啊,他眼跟前就守着那么大的宅院,那么多的美女和财产,这还不算,偌大一座江山,可统统都他一个人的,不上心多看着点儿,能行吗?  相似文献   

19.
不知道为什么,凌晨偶尔会醒来,偶尔还会胡思乱想。有一天,脑子里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题目。“趣味”忽然想到这题目,不过是想起了鲁迅自己说的一段话:“我从前也很想做皇帝,后来在北京去看到宫殿的房子都是一个刻板的格式,觉得无聊极了。所以我皇帝也不想做了。做人的趣味在和许多朋友有趣的谈天,热烈的讨论。做了皇帝,口出一声,臣民都下跪,只有不绝声的Yes,Yes,那有什么趣味?  相似文献   

20.
葛忠雨 《法制博览》2009,(13):60-61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禁地,从明永乐皇帝朱棣到清宣统皇帝溥仪,共有明朝十四帝、清朝十帝,这里曾经作为24位皇帝的家,古代中国人认定天帝住在天上的紫微垣,天子的住地因而得名紫禁城。每逢春节、冬至及皇帝生日,或者皇帝登基、大婚,宫室都要在太和殿举办盛大的典礼。而其中最重要的典礼,莫过于登基大典,登基大典标志着旧统治者统治的结束和新统治者接管权力的开始。那么这种典礼是怎样举行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