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根德  林长洋 《学理论》2010,(18):169-170
尽管说詹姆斯·赖特的诗歌创作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诗歌的创作技巧上,然而就主题来说,与他的开放式的诗歌,趋向简化,口语化,清晰准确的诗歌创作风格相适应的诗歌主题则是体现在更多地关注和描述大自然方面,在詹姆斯·赖特的诗歌里出现了诸如马儿、鸟儿、小羚羊等不少于30几种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鱼类、昆虫和蜘蛛等,而这些动物就成了诗人寄托了他对大自然一种真挚强烈的爱,成了詹姆斯·赖特诗歌中实现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最为适当和最为仰慕的中间人。  相似文献   

2.
尹根德  阮小娟  覃玖英 《学理论》2013,(24):173-174
和美国深度意象派的其他诗人一样,詹姆斯·赖特在他的诗歌创作生涯中也经历了一种全新的转变。这种转变同时体现在诗歌主题和诗歌的创作风格上,只不过体现在诗歌的创作技巧上甚于诗歌的主题上,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变并没有自始至终贯穿诗人的整个后期诗歌创作,也就是说,实际上在诗人的后期诗歌中无论是在诗歌主题上还是在诗歌的创作风格上都仍然或多或少保持着早期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卢卡奇对历史概念的阐述是其理论建构的基础。他认为历史的本质含义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统一在实践基础之上。他非常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重视主、客体辩证法以及人的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中心和基础地位。卢卡奇的历史概念的形成,是以对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思考为基础的,对后世学者的理论阐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马虹 《学理论》2012,(31):152-153
作为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不仅在诗歌创作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就是在文艺理论方面也卓有建树。从《与元九书》可以看出,白居易继承了儒家文艺观,主张诗歌创作要补察时政,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反对嘲风雪,弄花草。白居易的文艺观不仅对其本人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后代诗歌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5.
焦金波  程春萍 《学理论》2009,(25):185-186
卢梭是自然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建构于自然教育理论之上,又贯穿其整个自然教育理论的始终。他关于道德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的发展和培养具有善良本性的"自然道德人"的教育目标,突显了人的自然主体性,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发展,初步奠定了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这对我们在实际道德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实施体现其主体性的教育方式,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辩证理性的批判是萨特对接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起点。萨特在历时性地考察由分析理性演化出辩证理性的过程中,通过把科学分析理性与辩证理性共时性地彻底对立,从而指认了辩证理性的“非法”。他又运用存在主义去补其缺陷,以使辩证理性走向“合法”,达到他对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林长华  陈涣 《侨园》2011,(4):27
在中国潮剧界以及潮剧爱好者当中,"陈华"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今年7月是陈华先生逝世35周年,笔者打开历史的硬盘,回放这位中国著名潮剧作曲家、演奏家对潮剧艺术的孜孜追求和赫赫贡献的动人片断。技压群芳陈华,又名仙花,1916年生于福建东山岛东陂村一个贫穷艺人家庭,其父陈高加是当地提线木偶潮音班班主兼教戏先生。陈华自幼耳濡目染,对潮剧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他进私塾念了两年后,7岁就随父学戏和习操器乐。由于勤学苦练,技艺提高很快,13岁到云霄县"三春香"潮戏班当扬琴手,17岁当领奏,开始显露艺术才华。少年时代的陈华勤奋好学,对潮剧器乐无所不学,主要乐器的演奏技艺样样精通,他尤擅吹奏唢呐。一次,在福建诏安县梅州参加"五班斗"(赛戏),他一人用4把大小不同的唢呐吹奏《得胜令》等乐曲,换气自如,技巧叠出。时而花香鸟语,时而狼嗥马嘶,博得阵阵喝彩,从此声名鹊起,四乡八里的戏迷们争睹"仙花师"绝技。旧社会戏班清规戒律甚严,他初操领奏时暂为"二手",须替"头手"  相似文献   

8.
2011年6月5日,新加坡吉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光晖先生在钓鱼台国宾馆荣获了由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颁发的全国红军小学爱心公益奖,旨在表彰他对在革命老区建设100所红军小学活动的大力支持。红军小学是为了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一切为了孩子,幸福健康成长的指示,于2007年4月启动的。发起人主要有前中央领导李瑞环和胡耀邦同志的夫人李昭、贺龙同志的夫人薛明等老革命家亲属和红军后代。其主旨是感恩革命老区的  相似文献   

9.
某地一主要领导上任之初,就不断收到下属"捐赠"的巨额礼金,在屡退未果的情况下,他发出了最后通牒,岂料触犯众怒,不久上级一纸调令将其调入省会另就高职.当然,上级的意图是想保护和奖掖"清官".然而,笔者还是有几点疑惑.  相似文献   

10.
福柯透过"权力的眼睛"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权力的普遍性,并断言现代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圆形监狱".通过分析理性霸权地位的发生历史及知识--权力的联系,他批判了理性对他者甚至主体本身的压制,并试图提出一条通过话语政治和生物政治来瓦解、抵抗理性霸权的道路.在主张人的自由和解放问题上,他和马克思有相通之处,但在具体实现道路上,二者又迥然不同.他对马克思的一些批评有不公正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谈起外国艺术家,许多人往往会首先想到西方,似乎只有欧美国家才是产生大师的地方。其实,第三世界何尝没有艺术大师!在我国的近邻友邦巴基斯坦,就出了伊克巴尔和朱丹这样的伟大诗人和杰出画家。 伊克巴尔(1877—1938)第一个提出建立“巴基斯坦”(“巴基”意即清真、圣洁,“斯坦”意即国家)的理想,是巴基斯坦建国的思想奠基人。他把诗歌创作与民族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在《诗人》这首诗里表明了心志:“诗人是民族的  相似文献   

12.
马尔库赛认为,乌托邦不是传统意义上不切实际的空想,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可能性"对它进行分类和修正.他在批判现实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乌托邦"理论,即"现代乌托邦革命"的理论.令人遗憾的是,他构建的新"乌托邦",由于和客观现实相剥离,过分强调"意识革命",因而其整个理论路径也难逃空想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维护共识还是维护歧见,是后现代主义哲学论争中一个重要的话题。一般人们认为哈贝马斯在强调达成共识时抹杀歧见的价值。这应该说是比较简单的一种看法。哈贝马斯把对同一性的追求视为形而上学思维的重要特征,但哈贝马斯并不完全赞同形而上学思维,而是对它进行了改造,形成他的“后形而上学思维”。在这种改造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形而上学的同一性思维进行了批判,并在这种批判中提出了:“只有在多元性的声音中,理性的同一性才是可以理解的,”这体现了他力图要把差异包融于同一之中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4.
牟泽雄 《学理论》2009,(4):138-139
张承志的文化抵抗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本文立足于对张承志散文作品的分析,探讨了“新殖民主义”时代中的张承志抵抗思想的内在动因及其限度。  相似文献   

15.
贬谪诗是王维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维贬谪诗的价值和意义,不但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其贬谪生活的情形和他的心路历程,还在更高层面上反映了人的命运的屈曲微危,以及隐含的人与不公的命运相抗争的精神.这段人生经历对于王维后期思想的形成、生活方式的选择及山水诗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4,(50)
有这样一位省人大代表,他曾两次公开提出反对意见,可过程和结果让他感到悲哀,最后不得不选择"失语"。下面是他的自述: 有一年我参加人代会,我记得当时公布"同意的不划,反对的划×,弃权的划0"的投票选举规则时,还以为工作人员把票搞错了,特意  相似文献   

17.
李国平  晓梅 《侨园》2008,(1):22-23
这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怪人".他是个平民百姓,却和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有着不错的交情.他应邀访问过美、日、韩、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央电视台、《华盛顿邮报》、BBC等众多国际知名媒体对他进行过专题报道.年纪轻轻,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他就是被西方艺术界称为中国"内画毕加索"的高东开.  相似文献   

18.
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也是代表人物。其诗歌创作成绩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黄庭坚博学多才,自幼广读诗书,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受到当代禅宗的影响。黄庭坚"喜与禅僧语",后人甚至评论他"惟本领为禅学"。这都说明黄庭坚的成就,尤其是诗歌方面深受禅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心声曜千秋     
赵丽宏 《民主》2013,(7):62-64
草堂生活的安宁,为杜甫的诗歌创作提供了难得的良好环境。杜甫是一个永不满足的诗人,他总是在寻思着如何让自己的诗歌有新的突破。在草堂,他每天都在为自己的新作精心构思,咬文嚼字。一天,杜甫走出草堂,看到门前的浣花溪春潮涌动,水面虽不阔大,水势却汹涌激荡,这使他联想起写诗之道,遂作七律《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  相似文献   

20.
处世哲学是庄子人生观的理论学说.他关注个体的情感心理和精神世界,在出世与入世三元对立中,努力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处世哲学的圆融与超越.庄子的处世哲学表达了他对社会、人生、理想、自由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反映了他的生活目标、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其中,"外化而内不化"是精华所在,只有做到"外化"而"内不化",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人世中真正地实现"逍遥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