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克振 《侨园》2007,(4):48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在新加坡沦陷前夕,与友人乘小艇前往印尼。爱国华侨黄丹季冒险将陈嘉庚从梭罗接到玛琅,避开日寇的搜捕,直至抗战胜利,才让陈安全回到新加坡。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新马华侨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学稷 《团结》2003,(6):89-92
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海外侨胞有着密切的关连,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始终是在海外华侨大力支持下获得进展和胜利的,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曾经说过:“孙先  相似文献   

3.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人大九届大会上。李鹏在其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称“侨务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并表示今后将“认真执行侨务政策”。虽然只有短短两句话,但既显示了国家对过去侨务工作的肯定,也表明了未来侨务工作的方向。华侨华人,历来在中国的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中国侨务事业的走向受到海内外的共同关注。从孙中山将华侨称为“革命之母”到毛泽东盛赞陈嘉庚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直至邓小平将海外数千万华侨华人看作中国发展的独特机遇,中国历届领导人对于侨务  相似文献   

4.
1941年6月,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从新加坡专程回国慰劳国共两党抗日将士.国民党为了让陈嘉庚"感恩图报",拨巨资在重庆安排了十分隆重的接待.不料,陈嘉庚却怒斥国民党是:"此等虚浮乏实,与抗战艰难时际不甚适耳."接着陈嘉庚到了延安,毛泽东用自己种的豆角、西红柿和邻居老大娘奉送的一味鸡汤盛情地招待陈嘉庚.陈嘉庚看了看饭菜,想起在重庆蒋介石花800银元宴请他,于是意味深长地对毛泽东说:"得天下者,共产党也!"回到新加坡,陈家庚就公开发表言论,赞扬共产党其领袖及一般公务员,勤俭诚朴,吃苦耐劳,并下了这样一个结论:"断定国民党政府必败,延安共产党必胜".  相似文献   

5.
在抗日战争中,由爱国侨领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发起和组织、三千多名来自南洋各地的"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在祖国大西南从事抗战运输工作,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有过长达20余年的交往和患难与共、肝胆相照的友谊。延安初识1940年6月1日下午,延安城的杨家岭。身材魁梧的毛泽东站在窑洞前,等候着被邀请的客人——爱国侨领陈嘉庚。毛泽东对陈嘉庚仰慕已久,了解他早年就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23年创办《南洋商报》,宣传  相似文献   

7.
小周 《侨园》2012,(10):55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南洋华侨中享有崇高威望的陈嘉庚,为唤醒同胞积极抗战奔走呼号,被公举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主席.他在行动纲领中明确提出“全面抗战”、“长期抗战”的响亮口号,为抗战筹集了数目可观的资金.  相似文献   

8.
《侨园》1995,(5)
由国务院侨办宣教司、中国新闻社、辽宁省侨办、大连市侨办、侨园杂志社、日本东京华侨总会、岩手县华侨总会联合拍摄的大型电视剧、电影《沧桑》(套拍),日前正式启动创作。这部与《辛德勒名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影视新作的主人公是日本岩手县华侨总会会长、著名旅日华侨程国贵先生。  相似文献   

9.
莫斯科华侨华人联合会——是由定居在俄罗斯联邦莫斯科市的华侨华人组成,经联邦及市司法部门正式批准的具有独立法人代表资格的群众组织。其宗旨是团结华侨华人互助、互爱,促进中俄人民友好,保护旅俄华侨华人在社会上的合法权益。1994年2月20日,该联合会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首届理事会和监委会及有关领导人。著名企业家邹厚工当选为主席,著名翻译家白嗣宏和韩存礼当选为副主席。  相似文献   

10.
桢淳 《侨园》2001,(4):44-45
20世纪前半期,海外华侨投资上海的商业,以南京路上的四大公司——永安、先施、新新和大新公司最为著名。四大公司中,先施公司创办最早,永安公司经营最有代表性,大新公司的创办则晚于其他三大公司,但是资本规模和设备却为其他公司之冠,可谓是异军突起、后来居上。旅澳华侨投资上海大新公司的创办人蔡兴、蔡昌同上海其他大百货公司的创办人一样。都是旅澳华侨。这是上海早期华侨投资商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据统计分析,20世纪前半期上海百货业的投资中,旅澳华侨投资的比例约占90%以上,这与创办人在海外的经历和职业有密切关系。这些公司的创办人,早年大都在澳洲经营果栏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专电 在一个雨后的傍晚,我乘车前往离新加坡闹市区大约六公里处的一个山林住宅区,去拜访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已故南洋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老先生的亲侄儿陈共存先生。在陈先生古  相似文献   

12.
乔鲍 《侨园》2007,(5):6-7
有统计显示,目前约有150万左右华侨华人生活在欧洲大陆。这些华侨华人散居在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并在这些国家中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华人世界",而他们的生活状况也随着国别之分,有所同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南非华侨华人屡屡被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漠 《侨园》2004,(5):6-7
勿庸置疑,南非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那里环境优美,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但同时,南非也是世界著名的高犯罪率国家之一,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华侨华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尤其是今年以来,这里的华侨华人接连有多人罹难,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台山县是全国著名的侨乡。祖籍台山的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达一百一十万人之多,超过了本县现有的人口。这些华侨、华人分布在七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尤以美国、加拿大为多。在台山县现有的九十五万人口中,侨眷、归侨、港澳同胞家属占七成以上。 在动乱的十年中,“海外关系”成了被批斗的罪证,错斗了不少人,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华侨、港澳同胞及其亲属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台山县把落实各项侨务政策作为拨乱反正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近年来全县加快了侨房政策的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0,(47)
国内 李瑞环强调发扬陈嘉庚奉献精神 1990年度陈嘉庚第三次颁奖暨“陈嘉庚星”命名大会11月5日在厦门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李瑞环在会上强调,要发扬陈嘉庚先生为中华民族振兴终身奉献的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教育、重视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 北京纪念邹韬奋95诞辰  相似文献   

16.
从辛亥革命到全国解放这几十年的革命风暴中,中国出现了许多令人敬仰的历史人物,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华侨史上第一个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活动集于一身的杰出人物。他一生除了创办实业,倾资兴学,从事爱国运动之外,还辛勤著述,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前半期,上海南京路上最著名的百货公司有四家,它们是永安、先施、新新和大新。这四大公司都与海外华侨、香港同胞的投资分不开。其中,新新公司成立于1925年,最初的总经理是刘锡基,3年后由于公司内部矛盾,刘氏去职。由当年的创办人之一、旅居澳大利亚的华侨商人李敏周继任,从此使新新公司走上日渐兴旺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论华侨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红秋 《学理论》2010,(24):148-150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十多年间,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席卷了海外华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人数之多、时间之长、力量之强、影响之巨都是空前的。海外华侨深明大义,维护民族尊严,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将永远镌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民主共和思想随着革命的发展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革命的开展离不开华侨的大力支持,孙中山先生盛赞"华侨是革命之母"。海外华侨尤其是新马华侨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槟城作为当时同盟会的机关总部,它在地理和经济上的优势为华侨有财力和人力支持革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革命思想在槟城华人社会中广泛传播,从上层到中下层革命热情高涨,为革命提供了巨大的财力支持;同时,槟城阅书报社也为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华侨为革命做出的贡献体现了"爱国爱乡,无私奉献"的华侨精神。  相似文献   

20.
佚名 《侨园》2002,(6):31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卓越的外交家、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和爱国诗人。他为维护中国主权,保护华侨华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中外友好与文化交流,作过许多重大贡献,是影响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历史人物。黄遵宪,字公度,清代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历任清廷驻日本、英国参赞,驻美国、新加坡总领事,尽力保护华侨权益,如于美国抵制排华,于新加坡请开海禁,创立南洋护照制度等政绩,广大华侨至今仍感念不已。著名侨领司徒美堂赞其为“中国历来驻美外交官中唯一能做保护华侨工作之人”。作为弱国外交官,努力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不亢不卑,豁达平易,积极促进国际友好合作,日本友人称誉其为“有清一代最有风度、最有教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