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社会公德是检察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 对检察官的职业道德要求要高于对公民的社会公德要求,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可以为加强检察职业道德建设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这是因为,社会公德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共同性: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守的公共准则,而全体公民中当然包括检察工作人员。社会公德又是全体公民在共同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互相尊重人格既是每一个公民必须遵守的社会公共生活准则,也是法律对每一个公民的要求。侵犯公民的人格权益,就其本质而言,是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其危害不仅及于被害人本人,也造成了社会损害。社会生活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必须遵守劳动纪律。这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巩固和加强劳动纪律,是社会主义法,特别是劳动法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劳动纪律是由国家或集体组织制定的各种劳动规则和工作制度的总和,是劳动者在共同生产或共同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它主要包括工作纪律、技术纪律和生产纪律三方面内容。工作纪律要求劳动者必须遵守工作时间,坚守工作岗位,听  相似文献   

4.
1997年12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这是我国卫生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对血液的管理步入法制转道。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非常关心和重视。献血法共有二十四条,确立了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禁正血液卖卖,为保障公民安全输血和用血提供了法律依据。一、制定献血法的必要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卫生事业。"医疗卫生事业是保障人的生命健康权的必要条件,而献血和输血则是医疗卫生工作中用以保障人的生命健康权的必要手段。宪法还规定,公民必须"尊重社会公德"。尊重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公民献血,救死扶伤,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是履行"尊重社会公德"义务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5.
2011年1月21日最新公布施行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淡化了"拆迁"一词的使用,"拆迁"总被认为是一个恶的词汇,由拆迁引发的无数问题广泛受到社会关注,其中"暴力拆迁"现象是社会危害极大的一种违法现象,它违背了人民共同意志所反映的共同利益,如何制止这种恶劣行为的发生,需要立法、执法机构以及守法公民共同树立保护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权责分明的意识,遵守这些原则办事,以其实现社会主义法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6.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应该了解和掌握礼仪的内涵、要求、规范,全面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法治社会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一切以法律为准则,依照法律的规定,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当你的社会行为遵守法律,就将受到法律的保护,反之,则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因此,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全体公民,应当不断地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并能熟练地运用法律武器,以维护自身的民主权利。同时,也彰显我国法律对每个公民平等之原则。  相似文献   

8.
请你断案     
上期答案:《可以给孩子随便取姓、改姓吗?》《民法通则》在九十九条中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但公民行使姓名权属于民事活动,既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同时还应当遵守民法通则第七条的规定,即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对民法通  相似文献   

9.
民法通则第6条: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第7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秋序。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公众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思。本文倡导当代革命军人从六个方面积极做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  相似文献   

11.
言论广角     
《中国司法》2013,(10):4-5
胡云腾:要善于引导公民和社会组织遵守和信仰法律法治国家也好,法治社会也好,都需要人格独立、心理健康和法律意识深厚的公民群体,还需要坚持依法经营与依法活动的各类社会组织,这是法律实施最为伟大的社会力量,也是建设法治国家与培育法治社会的肌体。司法机关只有以公正高效严格的司法工作,才能为全体社会成员遵守法律树立榜样,司法机关只有以自己对法律的绝对  相似文献   

12.
公民意识培养包含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公民责任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目的是培养公民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理性健全、公平正义,倡导"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准则。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使大学生成为与民主法制国家相适应的现代公民,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诚信做人,自尊自信,是我国高校教育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正> 苏维埃立法的进一步完善问题经常是苏联共产党①注意的中心。在苏联宪法中,苏联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有着完整而明确的表述,尤其指出了遵守我们国家法律的义务。宪法第五十九条说:"权利和自由的实施同公民履行自己的义务是不可分的。苏联公民必须遵守苏联宪法和苏联法律,尊重社会主义公共生活规则,无愧于苏联公民的崇高称号。"法律责任的制度是巩固社会主义法制的法律保证。苏维埃国家对于提高它的效果给予很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养在实践中存在的矛盾与弊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 ,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这是劳动教养的立法本意和其特殊价值。早在一九五七年 ,国务院为把一些游手好闲、违反法纪、不务正业的有劳动能力的人 ,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以维护公共秩序为目的 ,根据我国第一部宪法第一百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遵守劳动纪律 ,遵守公共秩序 ,遵守社会公德”的规定 ,发布了《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一九七九年 ,又对劳动教养的机构设置 ,劳教期限等问题作了补充规定。一九八二年 ,国务院又转发了公安部制定的《…  相似文献   

15.
高层声音     
法制宣传教育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法制宣传教育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大力提高社会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通过宣传宪法有关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和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等内容,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形成崇尚、遵守、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二是突出宣传维护社会稳定法律法规。在大力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与群众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传统社会公德要求人们相善其群,现代社会公德指向一种整合性的功能要求,在多元的个体道德取向和社会共同道德要求之间保持适度张力。宪法作为共同体的组织规则,需要在“个体—社会—国家”的整体框架中进行持续性整合。基于社会公德的整合作用,宪法将其纳入规范体系,促进其整合功能实现。宪法社会公德条款承载着个体实现社会化、维系社会共同体、作为个体与国家的联结中介等理想功能。然而,由于相关文本的规范品格未获充分确认,文本表述不够清晰,实施动力略显不足,导致其功能受到一定阻滞。应当在规范目标的导引下,依托宪法解释,确认宪法社会公德条款的规范品格,阐明其规范内涵,并夯实规范实施的社会基础,促进其理想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组织的严重违法活动,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了严重挑战。他们蔑视法律,否定法律,对抗法律,是对社会主义法制的严重践踏。 李洪志及其“法轮功”组织的活动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反对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公民必须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禁止任何破坏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而李洪志编造的“法轮大法”,大肆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和反科学的歪理邪说,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  相似文献   

18.
一、“执行难”产生的原因 (一)某些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及部分公民不遵守国家法律,不自觉履行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是产生“执行难”的根本原因。 法律的遵守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和全体公民必须依法办事、严格守法。法的遵守是体现法律的本质,发挥法律的作用,维护法律的权威,贯彻法制原则的基本要求,因此,遵守法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造成“执行难”的根本原因是某些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某些工作人员和部分公民,不认真遵守国家法律和视已生效的法律文书为儿戏,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司法》2012,(10):5-5
“健康社会管理文化”着力探究解决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的有效方法,即社会管理创新路径——文化管理,通过文化管理提高人们的素质,培养具有共同责任意识的健康文化公民。健康社会管理文化由社德文化、社风文化、社技文化和社境文化构成。要以社德文化即社会公德文化建设为基础,社会公德文化建设形成新的社会风尚,称社会文化;建立在社德文化和社风文化基础上的社技文化,指社会管理技术和专业技术;社境文化指人文景观和物质景观。对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由于国民素质问题而产生的社会病理现象,健康社会管理文化是“内病外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人们遵守着法律、道德、规则和习惯等组成的“契约”,社会在无数个体遵守社会秩序下有序运转。当社会交往中我们与他人发生“摩擦”——出现权利受损或侵犯他人权益时,一般情况下“谁有过错谁来担责”是社会共识。基于此,遵守社会秩序的人们各司其职、各行其道,在规则意识引导下,每个人是自身风险的“第一责任人”,在以充分谨慎的注意参与社会生活的同时,个人正常生活的自由亦应得到保障,不应被苛责承担正常理性可预知范围外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