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欣 《理论学刊》2005,(11):124-125
“德”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西汉大儒董仲舒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德论传统,同时借鉴法家的学说,提出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和旨在实现国治民安的仁政德治。这一思想适应了当时强化初定的封建统治秩序的现实需要。研究董仲舒的“德”的思想,对于把握中国古代“德”范畴的演进,以及认识董仲舒哲学思想的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德为“三纲五常”之伦理道德“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指明了人们在处理君臣、父子、夫妇这三种基本的社会人伦关系时所应持有的根本原则。自孔子起的先秦儒家就非常注…  相似文献   

2.
艺术长廊     
书画家的等级划分,只是限于清末以后的书画家,对于古代书画家,史书上已有定论,基本形成三个概念,一是杰出的书画家,是指在书画史上成绩卓著者;二是著名书画家,是指在书画艺术方面成绩突出者;三是一般书画家,是指书画水平较高而成绩可观者。对于近代与现代书画家,有的已有公论,有的尚在认定过程中。书画家划分为五个等级,掌握五个等级的标准,了解书画家的简历,即可对号入座,正确评估其作品价值。 一级书画家标准:1.在中国艺术史上有创造性的重大成就;2.在全国书画界有突出的艺术地位;3.其作品在全国  相似文献   

3.
儒家的伦理道德长期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同样也渗透在法律制度中。儒法合一是我国古代传统法的特点,也是中华法系的特点。从中国古代诉讼制程序的角度看儒家伦理道德对中国传统法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丹  丁东宇 《奋斗》2022,(7):36-38
<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五个必由之路”重大论断,同时阐明了我国发展的“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和显著优势进行了精辟概括和深刻阐释。制度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在“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重大论断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制度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大论断,我们可以从理论、历史、实践三重逻辑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有五个条件。一是时代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呼唤并孕育着新思想;二是制度条件: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新阶段唯独中国这边风景独好;三是世情条件: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此起彼伏,中国理论为全球治理输入活血;四是党情条件:执政党自我革命深化党建规律,全面从严治党锻造思想新成果;五是主观条件:39年从政之路积累了经验,习近平是新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相似文献   

6.
葛兆光 《党建》2011,(2):52-55
呈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五个方面非常重要,第一个是汉字的阅读书写和用汉字思维;第二个是古代中国的家族、家国,和在家族伦理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儒家学说,以及儒家的一整套有关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思想;第三个是三教合一的宗教世界;第四个是理解、诠释和应对面前世界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从这套观念中发展出来的知识和技术;第五个是中国人非常特殊的天下观念,以及在天下观念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套对世界的想象。  相似文献   

7.
制度是一个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保障。合理的制度安排是控制整个社会良性运行的关键。制度是否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其主要指标便是效率,在我国古代制度与伦理是密不可分的,一本文就探究古代伦理道德的关系以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了解古代社会制度伦理价值观,了解古代社会制度与伦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杨立新  陈曦 《新长征》2006,(8):58-59
中国古代教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既受到人文主义传统思想的影响,又最能体现中国人所特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行为。从根本上说,中国古代教育以体认人的本性为基点,以人类社会生活为致思对象,以古代伦理道德原则为衡度标准,以建构和阐述国家与社会的理想发展模式为基本内容,以培养治国人才为终极目的。对于当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通过的新党章,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了其中。对于这一思想,我们可以分别从制度、主题、布局三个基本维度进行相应解读。第一,从制度维度看,中国方案促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立潮头;第二,从主题维度看,五个"深刻领会"彰显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第三,从布局维度看,六大领域的建设推动当代中国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由此,便形成了"制度优势论""执政主题论"及"总体布局论"。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思想,提出工程科技要关注民生、造福人类;科技工作者要坚守伦理道德规范;走绿色科技发展道路等科技伦理思想。习近平科技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为:一是习近平科技思想的重要内容;二是消解当前科技伦理问题的有力武器;三是引领中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生发的文化生态根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岚 《理论学刊》2005,2(11):113-116
官本位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政治实践的集中体现:农耕社会对权威的服从是官本位思想滋生繁衍的社会生活基础;血缘宗法制度和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进一步固化了社会尊卑等级关系;以等级特权为核心的官僚体制为官本位思想提供了体制上的安排和制度上的保障;官僚阶层对社会政治、经济资源的垄断和控制,形成了凭借官职等级控制、支配社会资源的利益驱动和价值导向;科举制度把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社会精英阶层的价值取向引导到追求功名利禄上来;中国传统文化对礼治的尊崇为官本位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2.
巡视制度作为行政监察的重要形式之一,古已有之。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有五个特点:巡视制度日趋完善,巡视官以小监大现象日趋普遍,巡视方式方法日趋灵活有效,巡视职责权限日趋明细,巡视官员选拔日趋严苛。古代巡视制度对新时期进一步健全完善巡视工作制度、创新巡视方式方法和打造巡视“铁军”,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疫情防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治理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防控、集中力量办大事、党的初心与使命五个方面得到生动展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引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阴阳思想与五行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的结合时间是值得讨论的问题."结合"的日常语言意义是指两者平等地互相交融、贯通.汉代的阴阳五行思想不能说实现了结合.从五行排列的次序的变化看,真正的结合是宋代周敦颐完成的.阴阳思想与五行思想的结合,不仅标志着古代中国宇宙观的完成.更体现了中国哲学适应封建社会的政治需要,把封建伦理道德与礼法制度由外在规范变成内在于人,并将其与"自然之天"完全结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借鉴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汤建华  宋晓辉 《求实》2002,(9):49-52
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制法律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部分。本文以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监察制度为考察对象 ,力图通过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起源、形成、发展、成熟完备等时期的分析 ,来比较各个历史阶段监察制度的特点 ,以便从中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 ,完善我国现行监察制度。  相似文献   

16.
新的一年,我们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组织工作观念创新、工作创新、制度创新,努力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努力在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上取得突破。借鉴“三讲”教育成功经验,组织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增强中心意识,牢固树立宗旨观念;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进党校培训制度,进一步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以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制度建设,促进  相似文献   

17.
话说“官本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斌 《求是》2000,(24)
“官本位”的思想几乎和中国的封建制度一样古老。早在秦汉时代,实行“品位分类”的制度,把官员分作若干爵位等级,从公士、大夫以下一直分为20个等级;魏晋改爵位为“品”,从上而下分为一至九品。后来因为品位太少,大小官员排列不开,于是将每品分为正、从两个等级,有时在四品以下的正、从等级又分为上、下两阶,如此,大小官员们共分为30个等级。这种官僚等级制度一直持续到明清时代。“官本位”制度造成社会成员等级森严,尊卑贵贱界限分明,“公之子恒为公”,“士之子恒为士”,身份不可变更,等级不能混淆。 封建时代的“官本位”的突出特点是“官为贵”。整个社会以官为尊,以官职的大小论社会地位之高低,官员成为整个社会的主体和中心。所以,官不  相似文献   

18.
"廉"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常见的一个字,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中国古代"廉"的含义有多种,伦理学、政治学、哲学等学科都涉及并使用过这个概念。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释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政治廉政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相互融合的体现。本文主要以“政德”、“勤政”、“尚贤”、“惩贪”、“依制”几个方面为铺垫,对中国古代廉政思想进行了概括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廉政思想做出了总体评价,重点阐述了中国古代廉政思想对现代廉政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我们可以从五个维度来把握,即历史发展维度——一项基础工程;现实挑战维度——两个现实依据(国内实际发展和国际环境变化两个现实状况);理论渊源维度——三条培育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源泉、以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营养);对象维度——四个重点对象(少年儿童、青年大学生、党政干部和模范群体);实践维度——五条着力途径(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这五个维度共同构成了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