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言 《党史纵横》2005,(1):27-27
董必武是党的创始人、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五十年代,他曾三次到辽宁大连视察.第三次到大连,发生了著名的"罢宴"事件.那天董老去视察旅顺海军基地,看到自己的海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董老兴致勃勃,心情也很好,还吟了诗.中午,海军部队出面招待董老,吃饭前先在饭堂的会客室交谈,到吃饭时间,海军负责人请董老从会客室步入一墙之隔的餐厅,董老在海军负责人的引领之下走进餐厅,一看餐桌上摆满了酒菜,不声不响地就直穿过餐厅,走上楼梯回到了自己休息的房间,把房门一关,不出来了.  相似文献   

2.
《天津支部生活》2021,(4):25-25
20世纪40年代,董必武任中共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与国民党谈判代表,长期住在重庆红岩村,同时承担了南方局很多具体事务。一天晚上,应董必武的要求,办事处的同志围坐在红岩村救亡室里开了一次特别的会议。会议开始后,董必武取下老花镜,翻开笔记本,认真地看了看大家,就开始作检查。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5日,是董必武同志诞辰120周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勋、马克思主义的法学家、我们湖北人民的杰出代表。一董必武同志是深受我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同志在青年时代,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在清朝政府的腐败  相似文献   

4.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的一生中,先后有三位执意支持他革命的女性,她们便是:湖北籍的黄俊贞、广东籍的陈碧英和四川籍的何连芝。这三位女性与董必武相知相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革命利益为重,全身心支持董必武革命,因而深得董必武的挚爱。 董必武与黄俊贞 最早支持董必武革命的女性是他的原配夫人黄俊贞。 黄俊贞生于湖北省黄安县高桥区黄家田村一位乡村教师之家。她长得眉清目秀,而且聪明贤惠。父亲重男轻女没让她上学,但她却仍然能看书写字。她的文化是向弟弟勤奋学习而得来的。1910年10月,董必武以最优等五名中的第1名的成绩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中学。同年11月,董家为董必武和黄俊贞筹办了婚事。婚后,董家院内石榴树下,常有一对年轻夫妻在那里“夫唱妇随”,那便是董必武在教黄俊贞读书写字,他们的新潮,常常引来邻里羡慕的眼光,黄俊贞沉浸在幸福之中。  相似文献   

5.
<正>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董必武年谱》详细地记录了董必武的生平活动,该书无疑是一部研习中共党史和董必武革命业绩不可或缺的权威论著。但由于谱中涉及的史实与事件繁多,有些记载难免会有差错。本文拟在比对抗战期间曾与中共代表周恩来、董必武往来密切的民主人士黄炎培日记的基础上,就现谱中若干史实错讹或因未能廓清事实而记述不够明了之处作一考辨。因笔者学识有限,不当之处尚祈《董必武年谱》的编者及学界同仁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董必武传》中记载:1975年4月7日,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董必武同志追悼大会"上,叶剑英致悼词。"叶剑英在悼词结束语中深情地赞颂:‘董必武同志真正做到了一辈子做好事,不愧为无限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在"悼词"中所表露出来的对董必武的"深情",与他同董必武长时期的、不平凡的交往和深厚情谊分不开。董必武在与叶剑英唱和的一首诗中"咬得菜根无别异"之句,就是他们之间深情厚谊的真实而生动的写照。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党内的组织生活。无论在烽火硝烟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如火如荼的和平建设时期,即使工作再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都坚持过正常的组织生活,并把自己放在普通党员的位置上,严格遵守党章规程,表现出坚定的党性原则,并留下了一段段佳话。董必武:"工作再忙也要过组织生活"作为中国共产党元老级人物,董必武始终将自己视为一名普通党员,严格遵守和履行一名党员的职责与义务。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董必武被任命为中央党校校长。在任职期间的一个星期六晚上,董必武所在的党小组召开了组织生活会。党小组长考虑到董必武工作很忙,就没有通知他参加。  相似文献   

8.
中央苏区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非常重视检察工作。一方面大力支持检察工作的开展,不仅经常对检察工作作指示、提要求,而且亲自参与过问案件的查处;另一方面以身作则,带头廉洁奉公,做出榜样,保证了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董必武二查匿名信   1934年春的一天下午,工农检察部工作人员赖荣光急匆匆地来到中央政府工农检察委员会委员董必武的办公室,一边交给董必武一封信,一边说这是从红军大学的控告箱里收到的匿名信,控告中央办公厅采买员有贪污行为。董必武接过来一看,信写得很笼统,没有指明具体情况,便对赖荣光说:"你先…  相似文献   

9.
朱德与董必武 那场“史无前例”的“风暴”,就连朱德这样德高望重、功勋卓著的人民老英雄也不能幸免于难。但人民不会忘记朱德,党和军队不会忘记朱德。每逢外出活动,比如参观,比如开会,掌声总是向着朱德拍响,群众和同志们都尊他走在最前。 这时,朱德忽然移动着手杖后退了。他站住脚,一手拄杖,一手去拉董必武,请董必武走前边。 董必武也朝后退,用双手“送”朱德在前走。 这样无声地谦让一下,董老终于先开口了。  相似文献   

10.
正1940年,吴玉章与董必武、叶剑英、边章五在重庆北温泉留下了一张珍贵合影,记录了他们的革命情谊。战斗在重庆吴玉章,四川荣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被尊称为"延安五老"。抗战时期,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常委,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董必武,湖北黄安(今红  相似文献   

11.
瞬间构筑历史伟人丰姿永在──《董必武》画册简介蔡庆新为纪念董必武诞辰110周年,中央文献研究室与新华社联合编辑的大型画册《董必武》出版了。《董必武》画册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形象、生动地再现董必武辉煌的业绩和崇高的风范。编者从几千幅照片中,精心遴选出3...  相似文献   

12.
1937年,董必武去南京八路军办事处做党的统战工作。到了西安,要换换装。当时比较好的礼帽要10元一顶,董必武是我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到南京八路军办事处工作,要和社会各界打交道,照道理应该穿戴得像样些,但董必武关照工作人员,只能买一顶3块钱的礼帽,一双最普通的皮鞋,这也只是装装样子,“出客”时穿穿而已。  相似文献   

13.
比毛泽东年长九岁的董必武与参加"一大"的许多早期革命者经历不同--他是一位前清秀才. 俗话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而董必武这位秀才历经数十年征程,终于成就了革命伟业.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党史月刊》2016,(8):62-63
正1955年1月,湖南省人民法院上报的有关绥宁县人民法院错判"放蛊"案件的报告摆到了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董必武的案头。错判的案子多达14件,引起了董必武的高度重视。1月21日,经董必武同意,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向中共中央报告了此事。这一事件,也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关注。2月1日,毛泽东批示:错判"放蛊"事件,不过是不良作风表现在若干案  相似文献   

15.
吃饭穿衣非小事 1937年,董必武去南京八路军办事处做党的统战工作.到了西安,要换换装.当时比较好的礼帽要10元一顶,董必武是我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到南京八路军办事处工作,要和社会各界打交道,照道理应该穿戴得像样些,但董必武关照工作人员,只能买一顶3块钱的礼帽,一双最普通的皮鞋,这也只是装装样子,"出客"时穿穿而已.  相似文献   

16.
汪洪斌 《湘潮》2012,(9):37-39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包括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下了刚劲有力的“董必武”3个字。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首次亮相,也是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人第一次以公开身份在美国活动,董必武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正董必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和法学家,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之一。本文系统回顾了青年董必武的革命初心,梳理了董必武摈弃封建科举、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进而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人生历程,旨在通过董必武的个人革命经历说明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救中国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刘振清 《党史天地》2006,(11):13-16
今年是董必武诞辰120周年,曾经担任国家副主席的董必武有着浓浓的林木情,他非常关心和重视林业发展,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倾注了大量心血。本文记述董必武抓植树造林的几件事,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特别是他在促进林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正董必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经历了数次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危险时刻,每一次均凭着自己的沉着冷静、战友的掩护以及人民群众的支持,最终化险为夷。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董必武成功脱险便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董必武同志诞辰120周年。董必武同志一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在法制建设方面贡献卓著,而且在党的建设方面也有很多独到的思想和建树,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首先,董必武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关心和参与党的建设,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出了重要贡献。董必武同志身怀救国救民的大志,创建了武汉的早期共产党组织。作为中共一大代表,他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大浪淘沙,在一大代表中,有些人后来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