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和政策。目前与其他省份循环经济指标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广东循环经济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显得不足。广东应借鉴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在循环经济立法、科技投入、培养全面循环经济意识、产业调整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以促进广东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劣势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对转变煤炭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分析和探讨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劣势并找出劣势的原因就非常重要,这也是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当前比较紧迫的课题。从内部来看,煤炭企业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自身认识不足、缺少发展规划、评价体系不完善以及循环经济的技术研发有限,这都限制了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从外部来看,煤炭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的关系不协调,区域政策不到位以及我国对循环经济的发展的法律体系不健全造成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软环境的缺失。为此,应从发展循环经济思想、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信息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资金支持等方面着手促进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3.
自从中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方针以来,浙江省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循环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突出成就。本文从浙江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动力、基本特色、突出案例和关键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规律、浙江发展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及今后的对策措施等方面对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作了比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龙汨 《湖湘论坛》2008,21(4):55-57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着规模、政策、技术等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加强相关道德法制体系、产业化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高级形态的区域经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时候,我们往往强调的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对发展区域循环经济重视不够。本文试图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理论,阐明循环经济的区域性和区域经济的可循环性,进而说明区域循环经济是有机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区域经济的高级形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重视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此外,对循环经济的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的三分法提出了质疑,探讨了按地域空间划分企业、园区、区域和区际循环空间的“四重划分法”标准。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做法召开大会、落实机构,建立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机制。一是召开全省循环经济工作会议。2005年6月,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了全省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原省委书记习近平和省长吕祖善亲自作工作报告和讲话,对全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  相似文献   

7.
深化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大多是从循环经济的表象出发的。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也应该从循环经济功能的角度进行,循环经济的功能在实践中会表现出4个方面的功能:即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因此,可以将循环经济的实质界定为一种生态发展模式、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上海,一方面经济规模比较大、发展速度快;另一方面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资源水泵量大、环境容量相对狭小。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矜持和资源环境的压力在上海表现得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是上海的必由之路。法律如何接受循环经济概念和循环经济社会的理念,促进和保障上海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是上海循环经济立法工作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汪桥红 《群众》2010,(3):22-23
<正>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对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均资源占有率小、环境问题日渐凸显的南京来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南京循环经济建设,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逐步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加快形成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10.
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环境保护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对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保护环境、生态工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形态等观点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的实践.作者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它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环境保护的一个战略选择,并就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提出了5条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杨 《中国发展》2005,(1):21-24
有关部门从各自工作的角度对循环经济提出了不同认识.通过对循环经济内涵和国情的分析,循环经济应理解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的首位目标是节约资源,其次才是保护环境.只有通过减量和循环手段来提高资源利用率,才能列入循环经济的范畴.发展循环经济应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主要依靠综合经济部门来推动,环保部门起评价和导向作用.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政策创新,构造循环型生产环节的盈利模式;应首先在建设、生产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将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作为现阶段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政报》2014,(10):4-7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5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精神,加快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现就加快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3.
刘秋梅 《桂海论丛》2011,27(3):108-111
打造循环经济对于中小城市保持经济增长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贺州市结合市情从技术角度、人本角度和社会角度打造循环经济。从贺州市的做法来看,中小城市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处理好发展循环经济与保持经济增长、循环经济与经济性、存量经济与增量经济、经济发展的本地循环与外地循环等四对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一年,是我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全面启动之年。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实施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扎实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是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省里成立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以后,各市也相继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二是循环经济建设项目进展…  相似文献   

15.
吴宗杰 《中国发展》2008,8(1):68-72
山东省是国内最早主动探索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省份之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该文简要介绍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历程、基本经验,并对环渤海经济圈及滨海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志越 《今日浙江》2006,(15):15-16
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十一五”规划重大举措之一。它近年来已在各地各个行业广泛开展,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股发展循环经济的热潮。但如何正确认识和发展循环经济,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误区之一:“循环”与“经济”分离这要强调的是发展循环经济,不能只“循环”不“经济”。节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所在,一切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方法,甚至政策法律都必须始终贯彻节约的理念。为“循环”而“循环”的做法是最不经济的做法。实践中,大多把延长或拓宽生产链,形成本系统、本地区的自我封闭当作循环经济典型加以推广,甚…  相似文献   

17.
关于循环经济及其立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及其立法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循环经济的概念、原理和评价原则;二是科学发展呼唤循环经济立法;三是循环经济立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推动发展转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宁海县把生态立县理念贯穿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始终,在全市建成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努力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在具体实践中,宁海县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缓解资源紧缺、减轻环境压力的根本出路,积极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出台《宁海县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以宁海县列入省循环经济发展10个试点县为契机,实施循环经济“2133”工程:打造2个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10大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培育30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3类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具体企业的循环经济问题已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本文从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模式和战略选择以及钢铁企业循环经济水平评价研究等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评析,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未来钢铁企业循环经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娟 《前沿》2007,(3):38-39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对未来发展的共识,发展循环经济则是实现资源节约、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途径。由于种种因素制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缓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开发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以加快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