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沈翔 《工会博览》2004,(17):19-19
案例:季某是某电信集团公司委托培养的学生。季某毕业后,公司为其办理了正式录用手续,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为1998年7月31日至2003年7月30日。2000年5月季某向单位递交了辞职申请,公司不同意其辞职,季某当日撤回了申  相似文献   

2.
管爽 《工会博览》2013,(6):12-13
案情回放 王某于2008年入职中国某体育用品公司(下称甲公司)担任产品总监一职,双方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从2008年3月24日起至2011年5月31日止.合同期限为3年2个月.同时双方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竞业限制期限为双方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至解除6个月后的次日止,并且约定竞争关系单位、竞业限制补偿金具体计算办法及支付办法等具体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2011年王某向甲公司提出辞职申请,双方于2011年1月28日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完毕全部离职手续.  相似文献   

3.
案情回放 季某于2006年12月在B物资公司内退,由B物资公司为其缴纳社会保险.2007年6月20日,季某到A通信公司工作,并告知该单位其为内退人员,保险由原单位缴纳.2011年2月15日,A通信公司与季某协商一致,于当日解除劳务关系.季某在A通信公司工作期间,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A通信公司向季某支付的工资未达到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且未向其支付延时和法定休假日加班工资.2011年12月,季某到仲裁委提起仲裁申请,要求确认与A通信公司之间建立有劳动关系,要求该单位支付低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差额、加班工资、2008年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和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2011年2月,张某入职某公司,月工资标准为2500元,公司实行电子打卡记录考勤.2012年10月,张某怀孕,2013年2月3日,张某口头向公司领导要求休事假,在领导未同意的情况下,一直没来上班.公司人力资源部与张某联系,张某声称自己不舒服,不想回公司上班了,并口头提出辞职. 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旷工3天公司便能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公司要求张某亲自回公司办理离职手续或者委托他人办理离职手续,但张某拒不办理工作交接.  相似文献   

5.
正职工提问:2017年3月13日,张某入职某物业公司担任保洁员,双方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17年3月13日至2019年3月11日。2019年2月12日,公司向张某送达了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要求张某于2019年3月10日前办理离职交接手续。张某要求公司支付加班费,公司不认可张某加班,在办理张某离职交接时未支付其  相似文献   

6.
正职工提问:张某半年前进入一家公司打工,签订了2年的劳动合同。由于公司经常要求工人加班,而且也没有按照合同约定为他缴纳社保,所以,张某只上了6个月班就辞职了。在办理离职手续时,公司没有给张某任何经济补偿,于是,他向公司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主张经济补偿金。但是,张某递交仲裁申请后快一个月了,一直没有得到仲裁委的回音。  相似文献   

7.
王丰伦 《工会博览》2008,(20):12-12
案情回放 2001年7月30日,简先生到某开发公司工作,后双方经几次续签合同,将劳动合同期限延续至2006年7月31日。简先生与开发公司两次签订《保密协议》约定,双方劳动合同结束后连续三年之内,简先生不得到与开发公司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开发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2005年10月9日。简先生提出辞职申请,后离开该公司。  相似文献   

8.
案情回放2007年1月,马先生就职于某保险公司某支公司,并担任该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月收入1.5万余元。2008年12月,马先生办理了退休手续,与公司终止了劳动合同,之后马先生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该保险  相似文献   

9.
孙铭 《工会博览》2013,(10):13-14
案情回放 王某于1996年7月大学毕业后进入甲研究所工作,2000年1月6日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2005年1月1日,双方又签订了有效期至2010年12月31日的劳动合同.2007年5月16日,王某向甲研究所提出辞职.双方确认30日后即2007年6月15日双方劳动合同正式解除.但由于工作交接和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违约金问题,王某与甲研究所发生争议.为此,甲研究所提请仲裁,仲裁委裁决王某支付甲研究所违约金52680元,并办理工作交接手续.  相似文献   

10.
李玲 《工会博览》2010,(14):25-25
案情回放 2008年3月2日,王某与某商贸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08年3月2日起至2011年3月1日止。当日,王某办理了入职手续。次日,王某的档案转入某商贸公司集体户存档。次月,北京某商贸公司为王某缴纳社会保险。此后,双方如约履行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1.
案情回放 季某,男,于1954年12月出生,2006年12月在B物资公司内退,由B物资公司为其缴纳社会保险.2007年6月20日,季某到A通信公司工作,并告知该单位其为内退人员,保险由原单位缴纳.2011年2月15日,A通信公司与季某协商一致,于当日解除劳务关系.  相似文献   

12.
案情回放 张某于1996年到某公司工作,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双方又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签订了两次一年期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至2008年11月15日.2008年10月14日,张某向某公司提交书面申请,称其在公司已经连续工作12年多,希望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被公司拒绝.2008年10月27日,某公司向张某送达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告知张某于当日至2008年10月31日不必再来公司上班,并于2008年11月3日至2008年11月5日来公司办理相关手续.届时,公司会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此后的2008年11月10日,某公司向张某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接着,2008年11月15日,某公司再次向张某发送提前办理离职手续及结清相关费用通知.  相似文献   

13.
正职工提问:陆某在大学毕业后便入职某教育培训机构,担任考研英语的主讲老师,双方订立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2019年10月21日,劳动合同到期,教育培训机构在2019年9月20日通知陆某不与其续签劳动合同。离职前,教育培训机构在为其办理离职手续与计算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时,陆某主张其2018年至2019年期间未能休带薪年休假,要求单位在计算经济补偿时把未休年  相似文献   

14.
案情回放 张某为某科技公司职工,于2011年12月31日自动辞职.之后,张某要求按照公司劳动合同及相关文件约定以基本工资的4倍支付2011年的绩效工资(年终奖).该科技公司不同意支付,张某将该科技公司申诉至北京市顺义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支持了张某的申请请求.该科技公司不服仲裁裁决,起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5.
正职工提问:李娜2018年7月1日入职,任北京某公司财务会计。公司认为,自2018年12月22日至24日期间,李娜未按照公司规定办理请假手续,连续旷工3天,严重违反了《考勤管理制度》的规定。2018年12月30日,公司向李娜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案情回放1983年,王敏进入上海某事业单位工作。2004年获得主任级别的高级职称。2008年4月,单位为王敏办理了退休手续。期间,王敏多次以口头和  相似文献   

17.
案情回放 汪某1971年入职某石英制品厂,从事石粉加工工作.1984年3月初,汪某开始出现呼吸气短并间或伴有哮喘,由此几次引发感冒症状.去医院诊治时被怀疑为职业病,后经市矽肺诊断小姐诊断为1期矽肺.1991年11月30日,汪某个人申请,经石英制品厂同意申报,当地劳动部门批准为其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汪某开始享受退休待遇.  相似文献   

18.
廖辉 《工会博览》2012,(1):18-19
(一) 案情回放 2008年3月6日,肖某到北京市某公司车间从事记录员工作,月平均工资2800元,并于2009年3月续签了期限为3年的劳动合同.2009年11月2日,肖某因老家的亲人出事,并未办理请假手续就匆匆赶回家,直至三天后电话告知了该公司人事经理.但公司仍以旷工为由向肖某下达了开除通知书. 肖某因伺候遭遇交通事故的父亲,直至2010年10才返京,并来到了公司要求继续上班,公司不予准许.于是肖某于2011年11月5日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相似文献   

19.
读者黄某来信问:我是某建筑企业的职工,在单位工作了20多年,因为工作踏实出色,几乎年年受到单位的奖励。在此期间,我于2000年由单位推荐,评上由建筑部颁发的建筑业一级项目经理证。2003年因单位效益滑坡,我被调离到其他单位。我在离开原单位时手上只有项目经理证的正本,一直想将此项手续办到现在单位,但原单位一直拖延不予办理,并且将我的项  相似文献   

20.
案情回放 入职时上交资质证件,离职后公司却扣证不还,如今,不少劳动者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窘境.从事建筑行业的宋先生就因原单位某建筑公司扣证不还,导致无法再就业,将建筑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65000元. 宋先生起诉称,自己于2011年9月21日向建筑公司提出辞职,获得内部会签批准,已解除劳动关系,工作交接完毕.但是,建筑公司一直扣证不还,并不配合办理有关执业证章变更注册手续,置别人失业于不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