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岩 《党史纵横》2013,(11):47-49
影片《怒潮》1962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它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南平江“二月扑城”事件和秋收起义,是由一位平江籍老将军策划创作,1963年7月拍摄制作完成。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初期,涂正坤担任湘鄂赣特委书记并领导新四军平江通讯处。武汉失守后,蒋介石集团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在第一次反共高潮前制造多次反共血案。一九三九年六月十二日,驻湘鄂的国民党杨森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部,派兵包围平江通讯处,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涂正坤在这次惨案中被捕,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仍怒斥暴徒“不许破坏团结抗战!”  相似文献   

3.
《湘潮》2017,(12)
正说起平江起义,必然要说到"三月扑城"。1928年3月,中共平江县委组织20万农军武装攻城,史称"三月扑城"。由于敌强我弱,最终未能完全占领平江县城,但"三月扑城"为我党积累了武装暴动的经验,为平江起义和红五军的建立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电影《怒潮》就是"三月扑城"的光辉再现。在这20万农军中,有一个25岁的青年,他的名字叫喻缦云。当时,他是平江县长寿镇赤卫  相似文献   

4.
今年 5月 2日, 86岁高龄的中共军委原副主席张震上将偕妻子马龄松和儿媳们回到家乡平江,张震将军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老将军时刻都牵挂着平江的父老乡亲,时刻关注着老区经济的发展,其情其景,令人感动。   “老区人民过去为革命付出太多,现在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张震, 1914年 10月出生于平江县长寿街一个手工业者家庭。当过学徒, 12岁时参加本地劳动童子团、少年先锋队 (后改为青年反帝大同盟 ),先后任副团长、宣传部部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震两次参加进攻平江的扑城战斗,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正式走…  相似文献   

5.
1931年1月中旬,哈尔滨《国际协报》、沈阳《东三省民报》和北平《晨报》相继刊登了一条重要新闻,声称博克图驻军破获了一起共产党“煽动兵暴”的案件,“主犯王文成等五人被枪决。”这里所说的“王文成”,即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韩源波同志。关于他的被捕牺牲,多年来大都根据报上报道,认为他是去博克图发动兵变,由于机密泄露而被捕牺牲。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必须从历史的真实情况谈起。  相似文献   

6.
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中,我和李子芳同志一起被捕,那时候,他是新四军政治部的组织部部长,是一位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老战士。我是军政治部对敌工作部的部长。以后,我被关押在七峰岩,李子芳同志牺牲在江西上饶集中营的石底看守所。回忆起这段历史,李子芳烈士的音容笑貌,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他那  相似文献   

7.
潘汉年,一位早期革命家,参与过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传奇人物,在革命战争年代,多次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对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地下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他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上海市委社会部长、统战部长;上海市委常委、副书记,上海市副市长等职。1955年4月,他突然以“内奸”罪名被捕,并被判刑,开除党籍。  相似文献   

8.
一九三一年三月二十五日,在祖国东南海滨城市厦门岛,继一九二七年“四、九”发生枪杀共产党员的政变后,又发生了一起更为严重的血染鹭岛大屠杀。国民党特务破坏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杨峻德、李国珍、梁慧贞等革命者被捕。在此前后被捕的还有厦门市委的林树根、郑裕德同志。省委常委、秘书长兼组织部长杨峻德被秘密押送南京,于五月二十三日就义于雨花台。省委代宣传部长李国珍和梁慧贞、林树根、郑裕德同志于四月三十日夜间  相似文献   

9.
在河西区尖山街道平江北里社区举办的“中国梦·我的梦·圆好梦”诗歌朗诵演讲会上,一位正在台上演讲的古稀老人格外引人注目,只听他激动地说:“我的梦是——衷心拥护共产党,终身学习不放松,尽力而为作奉献,服务社会和民众,实现居民新期待,携手共建幸福园。”老人名叫王先慎,从市地方铁路局党委组织部部长的岗位退休后,连续10年担任义务居委会主任,被河西区授予“优秀老年志愿者”和“杰出老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孙家坤 《唯实》2014,(6):89-91
有一位老共产党人,他从江西瑞金一个偏僻的农村走来,经历了苏区第一、二、五次反“围剿”斗争的硝烟,参加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又从延安到皖南、江淮大地,一生四次负伤,南征北战,功勋卓著。解放后,这位老共产党人先后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省纪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委书记处书记、省委常务书记、国家民政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他就是陈光同志。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市场化、技术商品化的今天, 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无私忘我地一心扑在科普事业上。1997年《吉林科技报》、2002年《梅河口日报》分别以《满目青山夕照明》和《我的农民兄弟》为题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2001年他被省委组织部、省科协授予“农村党员干部科技培训先进工作者”称号,2002年被梅河口市政府授予“特等劳动模范”称号,2003 年被吉林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授予“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被通化市委命名为“优秀共产党员标兵”,2004年被通化市委命名为“创业先锋”……他, 就是梅河口市科协农业科技研究所所长——鄢景泰。  相似文献   

12.
继2017年新年贺词中发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动员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三十二次会议上要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扑下身子,狠抓落实”。这句朴实的大白话,其实有很深的内涵。一、“扑下身子”是态度“扑下身子”是勤务员应有的态度。领导干部虽然担负着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职责,是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实施者,但是,不管权多大、位多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相似文献   

13.
7月25日,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在贵阳召开电话会议,就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作出部署。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健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省文明委主任王思齐、副省长、省文明委副主任龚贤永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贵阳市、安顺地区、省建设厅、省公安厅、团省委、省商务厅、六盘水市等单位负责同志在会上发言。龚贤水同志代表省文明委就全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作出部署。他指出,在全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五次会议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讲文明,树新风”…  相似文献   

14.
关捷 《党史纵横》2001,(2):43-45
湖南省平江县出了个奇怪现象,老百姓数十年如一日争讲钟伟将军,且乐此不疲。小小平江当年走出了 54位开国将军,成了闻名全国的将军之乡。在将星如云的平江,少将钟伟似乎并不算怎样显赫。然而,在平江的老百姓中,钟伟的名字却传得最为广泛,特别是在近年,钟伟将军竟成了民间口头文学反复传诵的人物。平江县政府办公室的一位负责同志说,我们今天应该呼唤钟伟精神,它是我们时代的需要,它对“三讲”教育、反腐倡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抵制“左”倾盲动与不幸被捕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恽代英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3L。广州起义失败后,恽代英退到香港。1928年6月,恽代英作为党中央的代表出席了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秋,恽代英奉命从香港调到上海任党中央组织部秘书,协助部长周恩来工作。1929年初。恽代英任党中央宣传部秘书长,  相似文献   

16.
江渭清     
江渭清凌辉江清清,平江县栗山区时丰乡人。生于1910年。中共第八、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26年江渭清加入共青团。1928年3月,他参加了有名的平江农军扑城之役。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大队政委...  相似文献   

17.
<正>李铁夫是朝鲜共产党早期党员、朝鲜共产党中央委员、国际主义战士。他来中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曾任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天津市委书记等职。在王明“左”倾错误统治时期,因多次写文章批判王明“左”倾错误,被错误地诬为“铁夫路线”“取消主义”,并在党内发动了反“铁夫路线”的斗争,使李铁夫受到残酷打击,被割断了与党组织的关系。1935年底,上级党组织恢复了他的组织关系,不久,又任命他为天津市委书记。1937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延安,时年36岁。  相似文献   

18.
翁泽生(又名翁振华、翁定川、翁国生、李国梁、陈祥麟、张青春、张平凡、龚聪贤等),台籍,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台共”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九三三年三月,翁泽生在上海被捕,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秘书长。翁泽生被捕后,囚禁在台湾的六年中,始终“英勇斗争,坚贞不屈。”①一九三九年三月十九日,光荣牺牲于台北。  相似文献   

19.
《湘潮》1986,(7)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三十日) 说明: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十日,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在武昌举行。会议主要讨论和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会后,不少湖南籍的老同志回到家乡,视察了解人民公社和大跃进的情况。彭德怀同志来到长沙后,先是由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同志陪同去湘潭县韶山、乌石和黄荆坪公社,随后又由省委书记谭余保同志陪同攀登岳麓山和回平江,一道登上岳麓山云麓宫的还有年逾八旬的徐特立同志和肖华同志。我随行去平江时,记满了一小本彭老总视察时的谈话,回到长沙后便整理了这篇《彭老总回平江》,意在保存些党史资料。经谭余保同志过目后,他嘱我送交当时的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克同志。以后我便没有再过问了。没想到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机关造反派竟把这篇资料从档案室抖了出来,摘要铅印成十六开大本,予以批判。他们还加了一段“此毒草窝藏下来的过程”的按语,其内容是:首先引了方克同志的信,全文于下: “此材料为原谭老秘书黄显孟同志于一九五八年随谭老及彭到平江时的记录。黄整理后交我,我未及看,被积压下来了。这次彻底清理文件时才清出来,特交组织备查,并作些说明。方克一九六四年九月二十九日”以后,是省委宣传部送省委办公厅时有关领导的批语。最后送到了张平化同志手中,他批示“存档”。时间一晃二十多年,现在《彭老总回平江》的原稿在档案馆已找不到了,只找到“文化大革命”中的摘要批判稿,许多被删节省略之处已无法弥补,真是遗憾的事!但此稿仍保存了一些重要的史实,刊印出来,可供研究参考,也借以表示对平江起义五十八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20.
向钧,又名向俊奇,1906年3月19日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向家镇山陂村砖屋。1921年考入岳云中学,1923年春加入共产党,曾任长沙市学联主席、湖南团省委执行委员、省学运书记。1926年任中共衡山地委书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历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湘潭县委书记、省委农运部长、安源市委书记、省委组织局巡视员、省委组织局主任等,是中共“五大”代表。1927年冬组织年关暴动时,因叛徒告密被捕。1928年1月24日英勇就义于长沙教育会坪,年仅22岁。在短暂的一生中,他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品格和杰出的组织才能,成为毛泽东早期革命理论的忠实实践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