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兆华 《理论学刊》2005,(7):104-105
把"唯才是举"说成是曹操的用人路线乃是一种相沿成习的讹误.曹操提倡"唯才是举",意在凸显"才"、强调"才",杜绝不重才能的荐举,而不是轻视"德"、贬斥"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事实上,曹操用人还是非常重德的.曹操重德表现在他对待度德用人之建议的态度上,表现在他对主管人事之官吏的遴选上,还表现在他反对拉帮结伙、唯唯诺诺上,表现在他对美好德行的倡导和褒扬上.  相似文献   

2.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21,(10):41-46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熟悉,其第四回"谋董贼孟德献刀",曹操刺杀董卓未遂,改装逃走,至中牟县被陈宫所擒.后曹操用言语打动陈宫,使陈弃官与其一同逃走.京剧《捉放曹》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四回这个故事.笔者讲述国庆70周年阅兵中荣誉军旗"四平突击队"背后的故事,就从东北民主联军捉放国民党辽北省政府主席刘翰东讲起.  相似文献   

3.
《江淮》2010,(7)
<正>时下热播的电视剧新版《三国》,使曹操这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虽然新版《三国》把曹操放在了一个相对"公正"的位置,但"曹操"身上表现出来的匪气、痞气,有的人却认为难以接受。其实,在"三曹故里"毫州市谯城区(原毫县),历来就有很多关于曹操的传说,大多是说他年少时如何顽劣与机警。有关曹操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三国时,曹操在赤壁大败后,仓皇逃 命,来到一个三岔路口,前面有两条路可 供选择。探子来报:"大路平坦,要多走 50里路;小路崎岖,却可少走50里路"。 曹操难以决断。探子又报:"小路山边有 数处冒烟,大路之上悄然无声。"此时, 曹操深信"虚则安之,实则虚之"的经 验,断然决定选择小路逃跑,结果,却中 了孔明的埋伏。差点送了性命。显然,这 是曹操决策的失误,因为他凭借的是古 人的经验和自己的直觉。  相似文献   

5.
曹操自古以来就是颇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称王称霸之野心;"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亦可见乱世奸雄之像.特别是《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和戏剧舞台上对其造型的脸谱化,曹操作为"旷世奸雄"似乎成为千古定评.毛泽东评价历史人物,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从不人云亦云.他以政治...  相似文献   

6.
形容一个人认准的事一定要干到底,任谁劝都不听的说法有好多种.诸如"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心不死","一条道走到黑",等等.干好事坚持到底当然没得说,但干坏事也一去不回头可就惨了.到头来,那可真叫做"不见棺材不掉泪"了.  相似文献   

7.
策划导言: 二十年前的一则"故事"许多人或许还记忆犹新:-位母亲谆谆教导她那不愿读书的孩子:"你要不好好读书学本事,长大了就让你进机关当公务员!"风水轮流转.曾几何时,那个不招人喜欢的公务员岗位竟成了千万人争抢的"香饽饽",冷热易位,乾坤倒转,其中滋味耐人思量.  相似文献   

8.
"不当外人"     
"不当外人"有两种情况:一是拿别人不当外人,一是拿自已不当外人.不论是哪一种情况,你我之间就成了近便人、贴已人.  相似文献   

9.
好"儿子" 省肿瘤医院住院处三楼病房.那些日子,夜深人静的走廊里,静得让人胆怯.赵霁强坐在靠墙的凳子上,瞌睡使他的身子一次次失去平衡.值班护士身穿白大褂,轻轻走到他跟前:"你是那个老郑头的儿子吧?就你一个人一天到晚连轴转,也不找个人替替.这么熬着可不行."赵霁强努力睁开眼睛:"不,他是我们单位的老同志."护士瞪大了眼睛:"啥?同志?前半夜我们还说,三床那老郑头儿多有福,儿子一天到晚照顾不离身."赵霁强揉揉眼睛:"他儿女在林区,跟前儿没人,老伴身体也不好,就权当他是我父亲了.  相似文献   

10.
古今创业者之所以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除了主见好、会决策外,就是善用人.用人"失当",往往造成事业上的失误;知人善任,才能使我们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领导者识人,首先要透过表象,看清本质,忌以言貌取才.战国时期的赵孝成王,重用了夸夸其谈的赵括,误了战事.一个人的言辞容貌并不能反映其真才实学.有的人本无多少真才实学,但说起话来口若悬河,辩起论来巧舌如簧,喊的尽是豪言壮语,虽然只会"纸上谈兵",成不了大事,却因他能在领导者面前"引颈长鸣"而得以重用;有的人任劳任怨,忠心耿耿,不为名,不图利,虽有"文韬武略",但往往因大智若愚而不能引起领导者的注意.作为领导者,一定不能"或以言少为不足,或以瑰姿为匹伟,或以直露为虚华,或以巧饰为真实".要"识才于未遇之际,拔才于卑微之时";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过劳死"是一种过度劳累而死亡的社会现象.我国农民工"过劳死"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农民工"过劳死"具有负面社会价值,不符合社会正义,是偏离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个最高社会价值目标轨迹的,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2.
从"人"的发现到"以人为本"--马克思的"人学"发展理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荣海 《理论学刊》2005,2(1):20-25
马克思对"人"的新发现在于揭示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等命题,并从人的存在方式的多样性角度提炼出人的本质和特点.马克思人学思想有着深刻的"以人为本"底蕴,表现在人处于实践和理论的出发点地位;社会发展是"人的解放"的过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目的.马克思人学思想有着强烈的实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曹操与同学     
邓洪卫 《廉政瞭望》2010,(20):47-47
许攸跟曹操是老同学。两人打小趴在一张课桌上念书,有什么好吃的分着吃,有什么好玩的一起玩,两人关系很铁。许攸喜欢叫曹操“阿瞒”,“阿瞒”是曹操的小名。两人还经常在一起谈论志向。许攸说,我想做一名太守,治理好一个州郡。曹操说,我想做一名丞相,治理一个国家。曹操便戏称许攸为太守,曹操还让许攸叫他丞相。但许攸还是叫他阿瞒。曹操说,你怎么不叫我丞相呢?许攸很为难地说,我叫你阿瞒已经叫顺嘴了,  相似文献   

14.
加强道德建设,塑造诚信社会,关键是要把"信用道德"建设好.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抓好"信用道德"建设,要从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要说因"海外关系"影响人的一生,如今"80后"、"90后"这代人别说没经历过,或许连听都没听说过.因为对于当下的人来说,有个"海外关系"的亲属是件求之不得的好事,高兴还来不及呢!可三十年前就不同了,在那个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不少人因为"海外关系"而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有的甚至被打成特务内奸、里通外国,等等.我的朋友杨桦在高考时,则由于堂伯的"海外关系"差点儿和大学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16.
"微腐败"如果不及时遏制,将会成为"大祸害",损害老百姓切身利益,侵蚀党群干群关系,恶化党风政风.向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亮剑,是对违纪违规干部的严肃惩处,也是对广大基层干部的有力警示. "微腐败"大祸害 广安市广安区化龙乡芹菜村党支部原书记付达均等人套取土地补偿款问题.付达均伙同村委会主任张弥弛、村文书付茂善,以虚增公路维修费方式,套取土地补偿款6万余元并私分.3人在接受调查期间,订立攻守同盟,对抗组织审查.3人分别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涉嫌违法问题及款物一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相似文献   

17.
汉代"隐逸"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继训 《理论学刊》2005,(5):99-102
"隐逸"一词在汉代史籍中虽未直接出现,但"隐逸"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两汉时期仅见于史书记载的"隐逸"就有120人之多."隐逸"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一个字"隐".汉代"隐逸"专指那些远离或逃避社会现实的士人,即所谓的"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古代知识分子.对"隐逸"加以考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知人善任的本意是了解人、用好人.但是,现在的知人善任却变了味.有一个地方党委领导班子在讨论基层上报的一名干部人选时,曾因组织部长"不认识这个小伙子"而把这个干部人选搁了下来.这件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深思.  相似文献   

19.
1959年曹操评价问题讨论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操,可以说是千百年来争议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对他的评价,历来有毁有誉。20世纪50年代末,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翦伯赞等人,曾发起为曹操恢复名誉的讨论,人们称之为"替曹操翻案"。然而这件当代史上重要的事情,很少有专门的文章谈及它。今年距离这场争论的发生已整整50周年,为了推动学界更深入地研究这场争论,笔者梳理了近年来问世的当事人的回忆录等资料,考察了这场争论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20.
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保护,是指为防止自然环境恶化,努力通过改善环境使之适于人类生存、劳动和生活的一种社会活动.如果把违背环保理念的行为称之为"不环保行为",那么,"不环保行为"则是"环保麻木症"最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小到随地吐痰、扔垃圾、公共场所吸烟污染"小环境".大到对森林滥砍滥伐、向江河湖海滥排污染物破坏"大环境".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我国有超过2.7亿的城市居民生活在空气质量不达标的环境中,大约有3亿人每天都在饮用受到污染的水,其中1.9亿人患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