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决定在上海开辟新的战场,使中日战争成为全面持久的战争来拖垮日本。蒋介石向上海投入了70万大军,迫使日本向上海派出了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的上海派遣军来与中国军队抗衡。为了打开上海战线的胶着局面,日军又派出以柳川平助中将为司令的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夹击中国军队。1937年11月5日第十军在杭州湾登陆后,使中国军队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而被迫撤退。1937年11月9日,上海失陷。  相似文献   

2.
金门失陷,开始了华南的芦沟桥事变。虽然在日寇占领了金门后半个月中还未曾积极进攻漳厦,但他在金门防御工事的修筑,傀儡政权的建树,汉奸密探的布置,扰厦挺进队的组织,这些显然是日寇进攻漳厦的准备步骤。我们不能看到这半个月的平安渡过而存在着福建可受日寇“长期优待”及华南抗战可以悻免的幻想。近日同安之危急,厦门之炮击,各地日兵之企图登陆,使华南战局突显紧张。这证明一切太平观念不仅幼稚无知、而且是最危险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在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中,嘉善保卫战不如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那般辉煌耀眼。但这丝毫不影响它被湘西人民引以为傲,因为它是4000多名湘西儿郎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首气壮山河的抗战之歌。夜袭枫泾镇1937年8月13日,侵华日军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淞沪会战爆发。11月初,日军两个师团在金山卫、全公亭大举登陆,向金山、青浦进犯,11月9日攻陷松江,对上海实行包抄。为免腹背受敌,中国守军全线撤离。11月5日,驻防在蒋介石老家浙江奉化的一二八师(该师7000将士多为湘西子弟)奉战区长官司令薛岳之命,从宁波乘火车日夜兼程…  相似文献   

4.
《党建文汇》2011,(12):40-40
中途岛海战,这是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海战,它遏止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颓势,给日军造成了无法愈合的创伤,直到二战结束.这一痛苦的回忆使他们都无法对战局作出正确的判断:也许原因有很多。但日本人之所以在中途岛海战中输得惨不忍睹.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被美军成功截获了机密情报。  相似文献   

5.
1945年,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远征队奉命执行“奥林匹克”计划,准备在九州岛登陆,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者。然而日本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48小时后,该部队接到命令,准备动身前往上海,协助国民政府接管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然而30分钟不到,命令又改成让他们前往华北,替国民党军接受塘沽、天津、北平、秦皇岛和胶州湾等地日军投降,避免这些重要城镇被八路军占领。  相似文献   

6.
第四回卢沟桥事变阎锡山公开联共联络站改称办事处挂牌办公1937年7月7日,日军蓄谋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7月IO日,日军向我驻守平津地区的原西北军第29军发动了总攻。29军广大官兵对日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但未能遏止日军的进攻势头。战斗中到军长格勒阁和师长赵登禹壮烈牺牲,7月29、3O日,北平、天津相继失陷。平津失陷的次日,彭雪枫和阎锡山会晤。阎锡山一反过去对中共及红军顾虑重重、若即若离、或明或暗的态度,对彭雪枫说:从今日始,你可以用红军和中共代表名义公开活动了。此时的国民党、蒋介石还未公开…  相似文献   

7.
张鹏 《党史纵横》2014,(6):42-44
正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八一三事变发生后,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虽全力抵抗,但不敌装备精良、作战彪悍的日军,经过三个月的血战,上海沦陷,之后日军兵锋西向,大举进攻,江南的苏州、无锡、镇江、南京、芜湖等城市相继沦陷。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开始第二次合作,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改编后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马上挺进抗日前线,参加对日作战。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而江南地区,在南京失陷以后,政府崩溃,军队撤出,江南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我军在烟台等地准备渡海北上,接受东北日军的投降,开辟东北解放区。而美军准备武力阻挠中共军队实现这一战略意图。美军为了帮助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抢占抗日胜利果实和东北战略要地,打着盟军’的旗号,悍然将军舰开到了烟台海域,要求在烟台登陆。这一事件当时牵动了中美两国三方的最高决策层,我烟台党政军民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与美军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据理力争的斗争,最终粉碎了美军的登陆图谋。  相似文献   

9.
(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中日双方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大会战。10月26日,日军攻陷大场、江湾、闸北、庙行地区。中国守军腹背受敌,战局危急。为避免全军覆没,中国最高军事当局决定将主力撤至苏北河以南阵地。为掩护大军撤退,第88师奉命留下1个团,死守闸北,牵制日军。师长孙元良在团以上军官会上,问谁愿意挑这副重担,第524团中校团副谢晋元当即  相似文献   

10.
青东大屠杀     
1937年11月,上海被日军占领,成为日本侵略者的战略要地。然而,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领导的抗日斗争方兴未艾。离上海仅三四十公里的青东游击根据地是沪郊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那里有中共青浦工委领导的顾复生的三支队。1939年7月,他们密切配合东进而来的江南抗日义勇军.打击吴淞江日军、歼灭汉奸、伪军,奇袭上海虹桥机场地区、痛击忠义救国军姚友莲部,震惊了淞沪地区敌人,扩大了我党的政治影啊。人民军队军威四扬,对日军造成了直接威胁。日军现这一块游击根据是为眼中钉、肉中刺。日军蠢蠢欲动,日益加速大扫荡的…  相似文献   

11.
确定华北敌后游击战争的方针和任务 1937年8月3日,刘少奇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就平津失陷后北方局给华北地区党的组织的工作要点指出:我们在平津附近及日军后方,应普遍发动游击战,在平津应加紧准备,响应抗日军的武装斗争,以至武装暴动,收复平津。在我军后方,加紧统一战线的活动,组织与动员群众参战,为各地党部的主要任务。主要准备游击战争,组织志愿兵、自卫军等。在战区,准备建立战委会等抗日政权。  相似文献   

12.
董谦 《红岩春秋》2009,(1):30-33
各路记者云集山城 抗日战争前,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对外口岸,世界各大新闻媒体都在上海设有机构或派驻记者。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军于淞沪登陆,继而南京失守,集中在上海的外国通讯社和记者,纷纷迁往香港和武汉。  相似文献   

13.
<正>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悍然进犯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淞沪抗战爆发。次日,日军军机开始轰炸安徽境内的广德机场。11月12日上海沦陷后,日军分3路合围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以一部进犯广德和芜湖。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日军从长江南北大规模侵入安徽境内。中国军队虽进行了顽强抵抗,但至次年6月12日,当时的安徽省省会安庆仍不幸失陷。其后,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八路军与国民党军和英雄的安徽人民一起,在广阔的安徽战场上,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谱写了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抗战史诗。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党史纵览》2006,(4):55-55
1937年12月南京失陷后,国民政府被迫迁往重庆,地处华中的大城市武汉成为重庆政府当时的政治、军事中心和作战物资主要集散地.为此,日军积极准备进攻武汉,日本空军加紧对武汉实行狂轰滥炸.面对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中国空军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一边组织部队迎击日军的空袭,一边决定派遣轰炸机飞越东海,远征日本本土,并散发传单,以此警告日本当局.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蒋介石开辟、坚守上海战场是为了引起国际同情和干涉,政略影响战略,最终为了配合九国公约会议的召开,错失最佳撤退时机,酿成溃败的苦果。然而,细察淞沪会战爆发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实不难发现,蒋介石开辟上海战场系形势所迫,意在先发制人,并非为了耸动国际视听;其间,蒋介石之战略演进主要是南北战场军事演变的结果,而非受政略所支配;蒋介石对九国公约会议持谨慎态度,早已意识到其不可能成功,更谈不上为此而坚守上海;日军从金山卫登陆后,蒋介石对上海撤守踌躇不定,系多方因素所致,担忧对九国公约会议产生负面影响,只系其一,且非主要。其时,国际社会不能满足政略之需求,根本上决定了蒋介石之决策以军事战略为依据,而非外交政略。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16,(10)
1940年后,日军加强了对苏北战场抗日力量的"扫荡",新四军充分发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屡次打破日军"扫荡"。在这种情况下,日军针对新四军的作战特点,对"扫荡"战术进行调整跟进,但在实际运作中却陷入了三种无可避免的作战困境:战术失去体系化、战局失去主动权、战略失去灵活性,此类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民战争面前侵略战争必然失败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7.
刘原 《廉政瞭望》2013,(22):49-49
我看纪录片,注意到一个历史细节: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抗日时,战局不利,分散朝北撤回中国,戴安澜即是在后撤突围时重伤殉国。当时孙立人麾下的38师,在撤退中途,忽然违反命令,掉头直接死磕日军先头部队,杀出一条血路.  相似文献   

18.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当日上午,日军在上海从苏州河以北开入公共租界,从此,公共租界这个孤岛也被日军侵占。日军侵占租界后,对整个上海实行了更加残酷的法西斯统治。上海人民在租界内原有的极有限度的抗日自由被视为非法,大批工人失业,在业的工人也同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上海人民的斗争并没有停止,上海的工人更加机智地通过各种方式同侵略者进行顽强的斗争。煤气工人磨洋工在日军侵占上海的时候,上海煤气公司的工人在日军的枪口下过着亡国奴的生活。杨树浦煤气厂和吴油煤气厂的大门口,日军设置了武装岗哨,工人每…  相似文献   

19.
攻占太原和南京后,日军发动徐州会战,意图打通津浦线后沿陇海线、平汉线进攻中国新的政治中心武汉。同时,山西日军为配合徐州战局,由晋北、晋东向晋西、晋南进攻,威胁西安和陕北边区。为保卫武汉,必先保卫徐州和大西北地区。在"保卫武汉"的视野下,八路军既要配合徐州和山西地区的国民党军作战,又要保卫西安和陕北边区,随时准备战略转移,其战略取向在东进与西移之间游移。徐州会战后,八路军主力进一步东进,初步完成了在华北的战略展开,这对华北地区的中日关系和国共关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日军慰安妇制度在上海发轫慰安妇是日本语名词,它特指为日本军人提供性服务,充当性奴隶的妇女。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军国主义强迫各国妇女充当慰安妇,有计划地为日军配备慰安妇的制度。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军又策动了侵略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当时,担任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的冈村宁茨为了防止日军因发生大规模的强奸事件而影响战斗力,使电请长崎县知事征召妓女,组织慰安妇团,到虹口一带设立了分属于陆军和海军的慰安所,此后在中国东北的日军也组建了慰安所。由此可见,日军慰安妇制度最早是在上海开始的,而始作俑者就是战犯冈村宁茨。江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