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关于社区治理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导致了社会由一元到多元、由单中心到多中心的分化与改组,由政府单中心的统治到多中心的互动治理是这种分化改组的直接后果,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参与则是社区多中心治理秩序形成的关键因素。党组织、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及非营利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多中心治理是达致社区善治、构筑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多中心秩序与社区治理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治理一直走不出自治不足的困境,原因就在于行政性的单一中心秩序。党领导下的社区多中心秩序构筑的多中心秩序是源于市场经济的多中心秩序在社区的延伸和扩展。社区多中心秩序的建立将促进居民互动和社区化,促进居民对社区事务的有序参与。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将是多中心秩序的主要构建者,法律则是维系多中心秩序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公共领域的共同治理——评印第安纳学派的多中心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中心理论是印第安纳学派制度分析的主要特点和核心内容,是相对于单中心而言的一种社会秩序和治理结构。在对若干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印第安纳学派运用多中心理论对美国大城市地区的治理、公共池塘资源和美国的立宪秩序以及公共行政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由此提出了一个涵盖多中心的公共经济理论、多中心的自主治理理论和多中心的立宪秩序理论、多中心的公共行政理论在内的多中心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多中心制度安排的理论,主张建立超越市场秩序和国家主权秩序、超越集权和分权两种单中心制度安排之外的多权力中心的治理网络,这为高度集权制下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改革提供了新的启示。但对其浓厚的联邦主义色彩和特定的宪政前提,我们必须有所分析,在我国特有的政治制度和市场资源前提下,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洪武 《求实》2005,(6):55-58
社区治理一直走不出自治不足的困境,原因不在于行政性的单一中心秩序。党领导下的社区多中心因素构筑的多中秩序是源于市场经济的多中心秩序的社区的延伸和扩展。社区多中心秩序的建立将促进居民互动和社区化,促进居民对社区事务的有序参与。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将是多中心因素的主要构建者,法律则是维系多中心秩序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政府规制困境与治理模式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国家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我国传统的食品安全规制模式是以政府为单一治理主体的单中心治理模式,在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格局中面临诸多困境,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食品安全治理的需求。因此,重构规制治理模式,走出食品安全规制困境,成为目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单中心治理的规制困境,引入多中心治理的分析视角,提出了构建由政府、企业、社会层面主体、消费者等多方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规制多中心治理模式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提供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具有相当特殊的技术和经济性质,市场制度以及单中心供给体制(即单中心的治理模式、单一的供给主体以及高度集中的资金安排等)均难以奏效,只有构建多中心体制(即多中心的治理模式、多元化的供给主体以及多中心的资金安排等),才是解决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社区治理的多中心秩序与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社会的秩序分为单中心秩序和多中心秩序,前者是有指导的自上而下的社会秩序,后者是许多决策中心在一般规则体系中规制其相互关系的秩序。社区建设的发展、社区自治的推进取决于社区治理由行政单中心秩序向多中心秩序的“嬗变”。由公共责任理念引导、公共规则规制的社区多中心治理秩序,将是摆脱“公地困境”、激发社区治理中的多中心因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集体行动和社区善治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人民为中心重大命题的提出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迅速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围绕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坚持怎样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等多个问题,学者们就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内涵特征、形成基础、价值意蕴和重点关系等内容展开全面探究,取得了较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学理研究还需增强,实践路径仍需挖掘,在全面准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推动该思想的综合性研究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160多年前,香港被形容为“荒芜之地”,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商贸中心、航运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香港位于中国东南端,是发展日渐迅速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优越。总面积1100平方公里,它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235个离岛)组成,其中郊区多集中在新界。  相似文献   

11.
在34岁的南川小伙子廖照乾看来,创办一家企业,没个把月手续办不下来。“跑工商、跑质监、跑地税、跑公安,部门多、手续多、时间长。”廖照乾说。但2015年1月,当他走进南川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手续时,着实大吃一凉。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我国存在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所接受的教育差距甚大.因此,对教育公平中最为重要的起点公平需要有明确的认识,这样有利于改变我国教育体制仍停留在单中心体制下的公、私选择层面上,克服政府与市场的制约,打破二者的界限.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入多中心理念,建立起多中心教育体制,从而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3.
“多中心“治理模式在公共服务型政府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中心"治理理论在现实中最大的应用价值是提出在政府公共服务的治道变革中,打破单中心的政府服务模式,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本文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与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内在逻辑关系展开,通过阐述该模式在公共服务型政府中的运用,以期论证"多中心"治理模式在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上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个人信息保护也同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数据收集、使用、保存整个生命周期均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面对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存在的法律体系不完善、政府监管不健全、行业自律缺位、个人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足等困境,有必要实行多中心治理方式,构建以法律为准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个人等多主体参与、有效协同的治理格局,全面加强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产出存在多种机制:政府主导的“内生型”、公众有限参与的政府“回应型”、多中心治理下的“网络型”等。多种政策产出机制在各民主制国家都是并存的,只是由于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同,三者所占比重不等而已。在治理理论成为一种政治思潮的今天,多中心的“网络型”政策产出机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和关注。这既给传统的政策产出机制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也使得该机制的不足得以暴露,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一政策产出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产出存在多种机制:政府主导的"内生型"、公众有限参与的政府"回应型"、多中心治理下的"网络型"等。多种政策产出机制在各民主制国家都是并存的,只是由于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同,三者所占比重不等而已。在治理理论成为一种政治思潮的今天,多中心的"网络型"政策产出机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和关注。这既给传统的政策产出机制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也使得该机制的不足得以暴露,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一政策产出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产出存在多种机制:政府主导的"内生型"、公众有限参与的政府"回应型"、多中心治理下的"网络型"等。多种政策产出机制在各民主制国家都是并存的,只是由于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同,三者所占比重不等而已。在治理理论成为一种政治思潮的今天,多中心的"网络型"政策产出机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和关注。这既给传统的政策产出机制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也使得该机制的不足得以暴露,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一政策产出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NPO新的治理模型:多中心协同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金不足、人才匮乏、贪污腐败、营利越轨冲动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NPO发展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我国行政单中心治理的缺陷有关。引进现代公司治理理念,完善自主治理,健全政府治理机制,推动独立部门、公民个人、舆论界以及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多中心协同治理,促进非营利组织善治,将是我国社会转型期NPO治理模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成为心理问题困扰的高风险人群。虽然很多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进行了心理辅导中心的设计,但是心理辅导中心设计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对心理辅导是否起到积极地辅助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持续关注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更要关注于心理辅导中心的设计从侧面带给来访者的心理感受。本篇文章先对高校心理辅导中心设计基本要素进行讲解,最后探讨了高校心理辅导中心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速度在不断加快,城市治理也越来越被重视。但在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失业等问题的高发,仅仅依靠政府的努力是不能够完全解决城市治理问题的.因此,城市治理方面亟需我们充分发挥公众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实施多中心治理城市的新模式,以充分发挥政府、民间组织、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的作用,推动城市治理改革和创新,提升城市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