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刑事侦察谋略是指刑事侦察部门在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过程中,以心理学、逻辑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根据斗争的目标和需要及案件的具体特点,为依法谋取战略目标的实现而采取的斗智方式,它是侦察措施、侦察手段及实践经验的结晶。刑事侦察谋略在揭露和打击刑事犯罪的斗争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侦察之首”、 “用兵之本”。所以,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侦察谋略的类型和套计,以奇谋良策,克敌制胜,更好地适应对敌斗争的需要,切实掌握斗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刑事侦察谋略是指刑事侦察部门在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过程中,运用心理学、逻辑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根据斗争的目标和需要及案件的具体特点,为依法谋取战略目标的胜利采取的斗智方式,它是侦察措施、侦察手段及实践经验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刑事侦察中的战略思想,浊指在同刑事犯罪的斗争中,制订刑事侦察总体计划和策略运用的指导思想。刑事侦察中的战略思想,在同刑事犯罪的斗争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同刑事犯罪作斗争的行动准则,直接制约着刑事侦察工作的方向,左右着刑事侦察荼的命运,决定着刑事侦察工作的结局。本文就刑事侦察中的战略思想的意义和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技能,按辞海解释是指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一定活动的方式。它与知识不同,知识的掌握在于理解与领会,而技能只有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勤学苦练,才能形成和发展。刑事侦察方面的专业技能指的是刑事侦察工作中经常应用的工作方式与手段。公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使被教育者提高其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素质。公安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工作。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又处在与刑事犯罪作斗争的最尖锐、最艰苦、最残酷的第一线。工作的性质与任务决定了从事刑事侦察工作的人民警察除了具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5.
刑事侦察策略,是指公安机关刑侦部门为揭露与打击刑事犯罪活动而采取的工作方针、方式、方法、艺术等。在社会活动中,凡带有斗争性、竞争性的双方或多方,彼此都希望击败对手,这就需要运用策略。刑侦工作,实际上是一场智、策、技、计的斗争,侦察与反侦察,揭露与反揭露,取证与反取证贯穿整个案件侦察的始终。犯罪分子为了达到逃避打击的目的,总是千方百计地采用各种狡猾手段、毁证灭迹,对抗侦察。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刑事侦察学理论研究中反侦察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无论是从刑事侦察斗争实际需要出发,还是从前瞻性角度着眼于将来的刑事犯罪水平的发展,加强反侦察理论的研究已刻不容缓。反侦察理论的研究,应当遵循刑事犯罪发案与侦破的规律,以反侦察的手段、策略、心理、活动规律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反侦察理论框架的建构,还应做一些对策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严重暴力犯罪案件非常突出,已成为公安机关研究的紧迫课题,引起全国刑事侦察部门的高度重视。公安部明确提出:“把打击严重暴力犯罪活动摆到突出的地位”。 所谓暴力犯罪案件是指犯罪分子使用最严重的暴力手段或以暴力手段相威胁,给社会秩序和他人生命造成严重危害或构成严重  相似文献   

8.
80年代初,正当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路线,聚精会神地进行四化建设之际,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猖獗起来。面对社会治安新情况,党中央高瞻远瞩,果断地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指出:三年为期,三个战役,把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压下去。三年后,一大批猖狂一时的刑事犯罪分子落入法网,社会治安趋于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又及时总结经验,把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作为一项方针,作为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的首要环节,要求长期坚持下去。这本来是正确的,完全符合中国国情。但是,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却表示“不理解”,甚至攻击中国开展“严打”斗争是封建专制,侵犯“人权”。我们队伍中的一些同志听到了这些指责攻击之后,再看一看严峻的治安形势,也对“严打”方针产生了怀疑。似乎开展“严打”是随意性的主观决策,缺乏充分的客观基础。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里,笔者谈一谈“严打”方针的哲学依据和政治、经济方面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刑事侦察谋略的应用原则 我们是人民的公安机关,一切活动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运用侦察谋略的目的,在于揭露和打击犯罪。因此,在设计和运用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指侦察谋略的设计和运用必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历史时期,刑事犯罪活动有着不同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在刑事侦察工作中,不仅采取的侦察方法,侦察措施有所不同,侦察指挥也应有所不同。在当前刑事犯罪活动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侦察指挥人员应树立起长远的战略现念、侦察协作观念、先发制敌观念、全方位侦察观念、打防建相结合的现念,科学指挥,以适应新形势下对敌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斗争的深入开展,全国各地有不少犯罪分子投案自首或揭发检举、协助缉捕同案犯。为此,198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出《印发〈关于当前处理自首和有关问题具体应用法律的解答〉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处理自首和立功的基本政策法律界限,作了明确规定。但是,在审判实践中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对于犯罪分子揭发检举或协助缉捕同案犯的行为,能否认为是立功,难以  相似文献   

12.
夜间刑事犯罪活动,发生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研究其特点,掌握其规律,探讨其对策,对于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谈些粗浅见解,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进一步加强夜间治安管理,更有效地与刑事犯罪活动作斗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夜间刑事犯罪活动的特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明县夜间刑事犯罪活动十分猖獗,对社会治安的危害日益严重。根据1991年和1992年两年的情况分析,夜间刑事犯罪活动主要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刑事侦察是公安机关的主要任务,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社会秩序的安定和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当前,管理水平低是我国刑侦战线最主要的问题。不提高管理水平,就不能完成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战斗任务。有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也难以有效地推广使用;有了好的侦察人才也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刑侦工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纵观我国刑事侦察工作的历史,不难发现刑案侦破的主要方法不外乎“由人到案”或“由案到人”两种,对此无论是理论学术界,还是实践部门的同志都会赞同。但是随着当前刑事犯罪出现的新情况,各种案件的增多,大案难破,小案破不胜破,使我们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究其原因很多,但主要存在着一个侦破方法问  相似文献   

15.
“严打”是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简称,是在特定时期采取的整治社会治安的特殊措施。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三次“严打”斗争中,全国公、捡、法机关本着“从重从快”的方针对严重刑事犯罪进行了严厉打击。三次“严打”客观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增强了公民的安全感、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但是要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除了特定时期的“严打”.还要进行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1994年下半年,我们维坊市公安局党组根据全省刑侦工作会议精神,在认真分析我市刑事侦察现状和刑事犯罪新规律的基础上,作出了《关于改革和加强刑事侦察工作的决定》。此后,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围绕如何加大打击犯罪的力度,提高侦破工作效能,从改革刑侦工作体制入手,改革和加强了刑事侦察工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刑事侦察防范是加强刑侦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于刑侦部门专业化建设,强化业务基础工作,建立刑事犯罪情报信息系统,增加发现犯罪、制止犯罪的方法手段,寻找更多的侦破案件途径,提高刑侦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有效地预防犯罪、减少侵害结果的发生和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正在开展的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到党能否取信于民、恢复和发展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问题。在这场斗争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极为重要。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肤体的细胞,是“党的最基本的组织”(《陈云文选》1926—1949第79页),党的各项活动都要通过基层党组织反映出来。在反腐败斗争中,基层党组织处在斗争的第一线,直接面对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基层党组织态度是否坚决、  相似文献   

19.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劫持航空器犯罪分子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严厉打击劫持航空器的犯罪分子,保护旅客人身、财产以及航空器的安全,维护正常的民航秩序,促进民航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法律。它体现了我国切实履行在国际公约中承诺的义务和我国一贯重视与劫持飞机的犯罪活动作斗争的严正立场。本文仅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结合的角度上阐述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劫持航空器的严重危害和反空中劫持的三个国际公约 劫持航空器,既是国际法上规定的犯罪,也是国内法上规定的犯罪,而首先在国际社会被各国一致公认是一项危害严重的国际罪行。之所以说劫持航空器是一项危害严重的国际犯罪,主要因为它是危害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治安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群众对公安机关微词颇多。处在打击刑事犯罪第一线的公安机关也感到困惑:一方面人民群众反映社会治安问题多,犯罪分子活动猖獗,政法机关打击不力;另一方面,为数不少的受害人不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宁愿受不法侵害而不求法律保护;更有甚者,当犯罪分子已供出案件过程,公安机关前去查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