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杨的作品很多,称得上家喻户晓的,除了《丑陋的中国人》,恐怕就属《中国人史纲》了。《中国人史纲》只写到20世纪的第一年,当时间进入到21世纪时,很多人希望柏杨先生能继续写下去,年迈的柏杨现在正在进行的就是这项工程。这部续篇将由出版柏杨先生全集的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虽然知道读者的迫切心情,但柏杨的夫人张香华女士说,考虑到柏杨的身体状况,希望大家不要给他压力,让他慢慢地写……  相似文献   

2.
黄波 《同舟共进》2008,(7):24-24
台湾作家柏杨于4月29日病逝,我没有为此而写一个字;随后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自发生到现在,我也几乎没有写一个字。但今天,我忍不住要写下近段一些零星的感受。因为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柏杨先生走得不是那么匆忙,在他的有生之年,看到了汶川大地震,  相似文献   

3.
2008年4月29日凌晨,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在台北病逝,享年88岁。 斯人仙逝,埋骨台湾,但乡情乡恋乡愁依旧。柏杨一生崎岖,经历了五次婚姻,育有二子三女。现年69岁的郭素萍是柏杨的长女,是柏杨与第一任夫人艾绍荷所生。让我们走进郭素萍,听她讲述一个身为人父的柏杨。  相似文献   

4.
廷杖的影子     
中国自古以来就多的是咄咄怪事。譬如为了某些人的特殊需人的生殖器要,将女人阉割掉。最的脚绑缠开有趣的还是来使之小之廷杖。记得又小,将男柏杨先生有一次在美国演讲,有人问他:"什么叫廷杖?"柏杨先生风趣地回答道,廷杖就是皇帝叫人打你的屁股,假如皇帝只是恨你,...  相似文献   

5.
吴亚明 《台声》2013,(5):60-61
位于台湾新北市新店区秀朗桥下的“景美看守所”,花木扶疏,屋舍俨然,虽然现在的名字叫做“台湾人权景美园区”,但走进去还是有一种阴森可怖、寒意浸人的感觉,因为戒严时期,这里曾是台湾令人闻之色变的军事法庭与监狱,李敖、柏杨在这里被囚禁过,蒋经国的小舅子也在这里被关过,吕秀莲、施明德等人因“美丽岛”事件在这里受到军法审判。甚至当年主导刺杀作家江南的台湾情报头子汪希苓也一度被禁锢在这里。这里还藏了哪些秘密?  相似文献   

6.
陈立夫先生热心支持、关心台湾中医药事业,对台湾中医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台湾中医药界有很高的声望。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陈立夫先生认为台湾中医药的发展、中国医药之弘扬全赖大陆。在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之初,他便积极鼓励台湾中医药团体组团赴大陆访问,考察大陆中医药的发展,促进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7.
《天津政协公报》2013,(2):29-29
<正>作家柏杨被称为台湾的鲁迅。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柏杨回忆录》(柏杨、周碧瑟)一书中,他回忆了解放军入关时的一些细节,摘登如下。1948年11月1日,上午,我贸然去北大营第三军官训练班,发现北大营全然一空,官兵们已全部撤退到沈阳市区。我大为恐慌,急行折返沈阳。回到大东日报社时,厨夫告诉我说,解放军已经进入市区。第二天上午,解放军大批进城,车队也鱼贯而入,穿着灰色棉军服的男女青年,坐在卡车上挤成一团。解放军中有些女孩子还打开胸前的纽  相似文献   

8.
自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文学交流即已悄然兴起,台湾作家及台湾旅外作家林语堂、梁实秋、张爱玲、柏杨、白先勇、於梨华、聂华苓、陈若曦等人的作品在大陆一印再印,对这些作家作品乃至整个台港文学的研究评价也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兴学科。特别是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后,两岸文学交流更取得了合法地位和长足进展,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以刚正的风骨和犀利的杂文蜚声于海内外,他还曾积十年心血,写下数十部长、短篇小说,精心构筑成他的小说世界,亦别具风采。先看这些小说产生的具体历史环境。柏杨的小说多数创作于50年代,而这时期的台湾小说创作多是反共或缅怀大陆家园的。因此,他的小说带有那个时代的思索和印记,具有鱼化石的性质。50年代某些政治倾向强烈的小说,尽管其中的政治意识我们难以认同,甚至与著作者本人今天的认识也大相径庭,但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还是相当感人的,其充满美学意味的感  相似文献   

10.
正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在此前后,台湾民众纷纷通过不同方式,深情缅怀中山先生丰功伟绩,表达他们对中山先生的景仰和追思之情。他们细数中山先生与台湾的深厚渊源,感念中山先生当年对台胞的深厚感情,并冀望以中山先生为媒,深化  相似文献   

11.
赵楠 《两岸关系》2005,(11):39-41
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于10月17日在北京正式开幕,台湾展团是此次农交会的最大亮点。在农交会上的台湾水果展区,记者有幸采访了北京春林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政祐先生。吕政祐先生结合自身企业分析了台湾水果在大陆的销售情况。在台湾水果零关税政策出台之前就进入大陆吕政祐先生是北京春林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先生出生于台湾商业世家,熟谙商场营销之道,对台湾农产品之经营尤其是果蔬的储运具有丰富的经验。吕先生选择台湾水果零关税政策出台之前就大举将台湾水果引入大陆更是颇具商业胆识。大陆宣布台湾18种水果零关税进入大陆…  相似文献   

12.
2001年9月,台湾静宜大学校长陈振贵、主任穆仁和等人来到中原古城开封市寻访“静宜大学”之根——河南静宜女中。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十多年前曾经担任台湾静宜大学校长的衡阳去台人员郭藩先生到大陆寻访台湾“静宜”之根的一段往事。郭藩先生祖籍湖南衡阳,毕业于辅仁大学教育学院,毕业后致力于教育事业,抗战时在衡阳创办  相似文献   

13.
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作为祖国的宝岛,台湾的历史文化更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话说台湾栏目以大视野、大纵深、大力度介绍台湾历史文化发展轨迹,揭示台湾历史之根、文化之源。作者姚同发先生曾任天津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长期从事台湾研究,曾多次赴台作学术访问,出版有《台湾历史文化渊源》等著作。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孙中山先生,一生为民族的富强和国家的统一而不懈奋斗,祖国的宝岛台湾也一直萦系在他的心中,在其一生的著作和言论中,直接涉及台湾和台湾光复问题的有35处之多,而且他还四次到过台湾。第一次为谋划惠州起义而赴台中山先生在檀香山  相似文献   

15.
今年的4、5月,浙江卫星电视、中央电视台四套和一套节目连续播放台湾资深记者赵慕嵩先生的采访生涯及心路历程的专题报道。作为一个熟悉赵先生的朋友,我又一次为其传奇经历和“中国情结”所感动和震撼。现年65岁的台湾记者在13年时间里43次到大陆采访,除西藏、宁夏以外,他跑遍了祖国大陆,而且还驾驶越野吉普车体验了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在大陆奔波路途之广、采访时间之长、报道之全面深入等方面,赵慕嵩先生无疑为台湾记者之最。  相似文献   

16.
姚同发 《黄埔》2007,(1):48-50
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作为祖国的宝岛,台湾的历史文化更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话说台湾栏目以大视野、大纵深、大力度介绍台湾历史文化发展轨迹,揭示台湾历史之根、文化之源。作者姚同发先生曾任天津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长期从事台湾研究,曾多次赴台作学术访问,出版有《台湾历史文化渊源》等著作。  相似文献   

17.
姚同发 《黄埔》2007,(4):54-57
连横先生的《台湾通史》说:“台湾之人,中国之人也,而又闽粤之族也。”李亦园先生更具体地指出:“目前所知,第一批从中国大陆迁到台湾的移民,是所谓‘长滨文化’的主人,他们从中国大陆南方迂到台湾的年代约在距今五万年前,或甚而更早的时代。……第二批从大陆前来台湾的移民是大部分现代高山族(俗称山胞)的祖先,他们迁移的年代颇有差异,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8.
“棣清我儿,你听到了吗?”5月16日下午,白发苍苍的台湾著名作家柏杨通过可视电话看到失散54年的养女邵棣清时,声音颤抖了。通话时父女俩一个在台北,一个在沈阳,隔不断的亲情化作纷飞的泪雨。两岸媒体和相关的热心人见证了这一感人的场景。一5月16日下午2点,辽宁省电信公司沈阳分公司五楼会议厅。邵棣清领着孙子走进来,眼圈有点泛红,右手还攥着一条手帕,坐在沙发上埋下了头。2点18分,设在位于台北市台湾中华电信公司国际分公司台北分会场的可视电话信号出现在大屏幕上,82岁的柏杨老人一身西服,显得精神矍铄,身旁…  相似文献   

19.
鲁军先生祖籍台湾省,出身于台湾望族“雾峰林家”。他的外祖父便是辛亥革命时期毁家纤难、变卖家产追随孙中山先生的著名爱国先烈林祖密将军;曾祖父林朝栋则是中法、中日战争中率领“栋”字军守卫台湾的名将,素有“只知有国,不知有家”之誉。台湾的“雾峰林家”分为文武两支,文有林献堂一支,武有林荫堂(朝栋)一支。而鲁军先生的祖上历代为武,负责福建、台湾的防务。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国民革命之初林祖密便注销日籍,领取了中华民国第一号帼民证书》,携眷内渡,择居鼓浪…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两岸三通渐露曙光,北京台湾饭店的总经理王英杰女士显得特别高兴。台湾饭店素有"台湾同胞之家"的美誉。几乎每年,台湾知名女作家席慕容,琼瑶女士等都会在台湾饭店小住几日,她们很多美丽的诗篇和文章都是在这里如家般舒适的房间中酝酿完成的。不仅是思维纤细丰沛的女作家,很多台湾文化界人士也都曾喜欢选择下榻台湾饭店,白先勇先生和凌峰先生就是这里的常客。北京台湾饭店是中国大陆地区享有盛誉的商务酒店,有客房300余间,中餐厅、咖啡厅以及"京城第一府"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