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强 《求实》2011,(Z2)
一、引言 甘肃省地处中国腹部地带和黄河上游,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区内地势高亢,地貌复杂,大致可划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祁连山地、河西走廊、北山山地等地貌单元.黄河以东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丘陵山地多,水土流失严重,河西的南部为地势高耸的祁连山、阿尔金山脉,北部是一系列断续的剥蚀山地,中部走廊平原地势平坦,戈壁沙漠广布,绿洲散布于内陆河流沿岸.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年甘肃省全省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全省人口262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40万人.本文以个体生活资源基本需求为计算单位,探讨甘肃生态总资源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从而研究甘肃人口发展与生态资源的合理关系,并预测未来关系的变化走势,为甘肃的社会、经济、人口发展与生态资源相协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樊新民 《求实》2012,(Z1):197-200
一、引言新疆地处西北,土地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2009年人口2158.63万,城镇人口860.21万,乡村人口1298.42万,人口出生率15.99‰,自然增长率10.56‰,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是全国最高的省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13人,与  相似文献   

3.
《求实》2013,(Z1):157-160
<正>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000多米,土地面积72万平方公里。2008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2.3人,与东部江苏省每平方公里767.7人和全国每平方公里138.34人相比,人口密度很低。实际上从青海的资源与人口比率来看没有那么乐观,青海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面积比较适合人类居住,[1](P77)青海东部农业区不到全省总面积的5%,却居住着全省75%的人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0.3人,高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口数。  相似文献   

4.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已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其根源在于农村人口压力过大,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少,生产成本太高。一、我国农村人口增长情况尽管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人口受教育的比例和农村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农民的生育观有所改变,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太大,部分农民超生、少数民族地区没有实施计划生育等原因,我国农村总人口一直呈上升之势(如下图所示),我国农村人口压力过大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二、我国农村人口收入情况1980年以来,我国农…  相似文献   

5.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000多米,土地面积72万平方公里.2008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2.3人,与东部江苏省每平方公里767.7人和全国每平方公里138.34人相比,人口密度很低.实际上从青海的资源与人口比率来看没有那么乐观,青海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面积比较适合人类居住,[1](P77)青海东部农业区不到全省总面积的5%,却居住着全省75%的人口,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0.3人,高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口数.青海大部分地区高寒缺氧,不适宜农业生产,不宜人类居住,生态环境脆弱,耕地、森林资源有限.本文以个体生活资源基本需求为计算单位,探讨青海生态总资源能承载多少人口,预测青海人口发展与生态资源的关系,为青海的社会、经济、人口发展与生态资源相协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类与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必须以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支付能力为基础,即人口的发展速度、消费和人口结构与分布必须与自然资源保持最优比例,实现最佳结合.人类要摆脱人口增长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必须树立以理性为指导的控制自身数量的意识,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7.
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地区差距、沿海和内地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了,文章认为单纯依靠政策因素来获得发展的机会不应是欠发达地区的期盼。本文试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与资源禀赋关系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9.
生态环境的恶化 ,尽管有复杂的因素 ,但人口增长、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 ,却是被国内外历史和现实证明的一个难以回避的原因。在我国的西部地区 ,生态极其脆弱。面对这样的生态现状 ,党和国家把加强生态建设、有效改善植被 ,进而全面改善生态环境 ,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显然是明智之举。而西部地区以“退耕还林还草”为“切入点”的生态建设工程 ,能否有效地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预期目的 ,并获得“远期效果” ,本文认为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有效控制地区人口增长 ,而且现在有必要在这一问题上形成共识。一、人口过多同生态…  相似文献   

10.
11.
陈钰鹏 《党课》2010,(16):122-122
有人说“人口是定时炸弹。”人口爆炸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至2050年,地球人将会多至90-100亿。  相似文献   

12.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蒋炜,李英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运行和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经济建设中的主要因素,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具有全局性的...  相似文献   

13.
连辑 《实践》2004,(2):10-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lt;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gt;,这是党中央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作出的又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资源富集区和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要把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变为现实,必须稳住来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做到经济发展始终高于全国发展水平,人口增长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使全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山川秀美、边疆稳定、兴区富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内蒙古的能源利用效率还相当低,能源结构低度化,能源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开发、利用的生态成本问题突出,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资源开发的倾向明显。为此,需要推进节能增效、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内蒙古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6,(6)
正一、内蒙古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现状及意义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修复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并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及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保护我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内蒙古自治区  相似文献   

16.
辨证把握我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辨证认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意义 辨证地把握贵州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意义在于,一方面,既要尽力避免二者之间发生冲突,不能因为开发贵州资源而对贵州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干扰,也不能因为保护贵州生态环境而影响贵州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又要努力寻求二者之问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杨馥毓 《世纪桥》2007,(2):60-61,63
本文通过研究内生政府公共R&D经费支出的增长模型,将政府公共R&D支出分成三部分,即:资助公共R&D部门从事R&D活动,资助企业R&D活动,政府对企业R&D提供税收优惠(或补贴),并探讨了这三种方式对均衡增长率的影响机制。政府公共的R&D支出的不同形式,会时企业创新的边际条件产生不同影响,进而总产出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其中政府对企业R&D提供税收激励效果最大,对企业R&D提供资助次之。  相似文献   

18.
祖强  周志莹 《唯实》2008,(4):50-53
FDI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已获得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普遍认同,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江苏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江苏在引进FDI方面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对江苏在下一轮经济发展中如何更好地利用FDI,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决定性的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这显然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概括。只有这样认识问题,才达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外因条件论和内因决定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肯定,人类的历史毕竟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这种创造无论受什么样的自然条件和前人遗产的制约,无论必须遵从何种客观规律,创  相似文献   

20.
人口问题和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和教育状况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口变化的新特点对教育带来了什么样的新问题,人口和教育两者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