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尼泊尔毛主义运动①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值得注意的南亚政治现象,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新发展。1996-2006年,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主义)在尼泊尔展开了十年“人民战争”,造成超过13000人死亡,尼泊尔毛主义者也一度占据和影响了全国超过一半的领土。  相似文献   

2.
1998年4月13日,柯伊拉腊领导大会党组成了一个少数派政府,同年8月23日,尼共(马列)在大会党的“邀请”下入阁,不到4个月,尼共(马列)的13名内阁大臣集体倒戈,柯伊拉腊在12月21日被迫辞职。今年1月5日,比兰德拉国王宣布解散议会并决定5月举行...  相似文献   

3.
近期,尼泊尔主要政治力量间的对立升级,威胁到联合政府的稳定.个人利益左右政党利益的政治传统、朝小野大的现实力量结构及少数族群政治活动的兴起,是尼政坛乱局的主要原因.展望未来,尼泊尔不至于再陷战火,但主要政治力量很难达成共识、同组政府,政局不稳的可能性增大,其制宪进程与和平进程很难如期完成.  相似文献   

4.
尼泊尔终结君主专制成立联邦共和国, 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在经历武装斗争后获 得大选的胜利, 其领导人普拉昌达当选为首届总理。这表明“毛主义”式的武装革命仍会成为现存 世界的一种合法性存在。尼共(毛主义)运动能在尼泊尔政治变革中扮演重要角色, 这有其特定的 经济、社会条件和政治条件;其革命道路尽管从“毛主义”中得到启发, 但它强调把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的普遍真理和尼泊尔的具体革命实践创造性地相结合, 它主张同时用武装斗争与和平斗争 两个手段实现党的目标, 并最终实现从武装斗争到议会政治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尼泊尔和印度都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成员,又都是印度教国家,两国在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印度自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而尼泊尔也被称为90年代的新兴的民主国家。同时尼泊尔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两国在南亚集团中都相当活跃,印...  相似文献   

6.
尼泊尔的种姓制度源于印度。随着梨查维人进入加德满都谷地并建立王朝 ,种姓制度在尼泊尔开始萌芽。马拉王朝时期 ,贾亚斯提迪国王 (1380 - 14 2 2 )实施宗教和社会改革 ,正式建立了尼泊尔的种姓制度。 19世纪下半叶 ,忠格·巴哈杜尔将军攫取政权后颁布国家法今 ,对种姓予以重新划定 ,并推及全国。 196 2年马亨德拉国王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了种姓制度 ,但种姓制度的残余犹存 ,影响犹在。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我随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代表团访问了尼泊尔和印度。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后 ,美国迅速加强了同南亚大国的关系 ,近来 ,美又主动加强了与尼泊尔这个小国的关系。文章分析认为 ,此举是小布什“先发制人新安全观在南亚地区的进一步实践 ,旨在防止欧亚大陆出现一个“主导性的强权”。为此 ,美国抓住尼政府打击尼共(毛派 )这一契机 ,主动向尼泊尔提供军事、经济援助 ,并特别要求尼将军队从现在的 5万扩充至 2 0万。  相似文献   

9.
尼泊尔新政府的政策走向及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09年5月25日尼共(联合马列)高级领导人内帕尔宣誓就任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第二任政府总理,尼泊尔政治危机暂告结束。内帕尔就职已有近3个月,其内外政策初见雏形。本文就内帕尔政府产生的背景、内外政策及面临的哪些挑战进行初步剖析。  相似文献   

10.
尼泊尔政局持续动荡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国王统治被推翻后,尼泊尔国内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七党联盟与尼共(毛)对国家权力的争夺。本文拟通过对尼泊尔国内主要政治力量间的博弈,以及印、美等国对尼泊尔内政外交的影响来简要分析当前该国和平重建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尼政局未来可能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纵横两方面论述了十月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纵的方面看,十月革命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抓住和利用了战争与革命的机遇,采取了社会主义崛起方式.十月革命避免了俄国领土、经济、政治甚至文化的分裂,保住了一个完整的、有潜力的主要国际关系行为体,为以后的苏联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从横的方面论,十月革命在当时的国际格局和世界体系中起到了非常独特的巨大的作用.俄国脱离资本主义集团,在西方无产阶级和东方民族解放运动之间架起了桥梁,但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又不得不与主要资本主义世界打交道.苏俄表面处境孤立、困难,似乎离开了国际舞台的核心而走向了边缘,实际上,苏俄的存在和发展是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国际体系的挑战和否定.离开了苏俄的凡尔赛体系根基不牢、国际秩序长期不稳,欧洲格局在酝酿着重大变化.国际政治的重心出现了偏离传统西欧、向新兴苏俄和北美转移的迹象.列宁是国际关系理想主义学派思想的创始人之一,和平共处和国际主义是他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俄日两国相邻的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为世界著名的三大渔场之一。两国渔业问题由来已久。渔业联系是俄日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两国关系的晴雨表,而且反映了两国国家综合实力的消长。  相似文献   

13.
君主制时期,尼泊尔同印度的关系绕着“控制与反控制”展开。尼泊尔建立联邦民主共和国后,政治外交政策也显示出和以往不同的灵活性,主动发展与印度的关系。普拉昌达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发展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政治观点,内帕尔政府从要求得到更多的经济发展自主权的角度,向印度的“控制”政策提出了反抗。  相似文献   

14.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在西伯利亚地区出现了信用合作社,在十月革命前大约半个世纪时间里西伯利亚信用合作社得到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信用合作社联盟。西伯利亚合作社及其联盟为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为这里的居民提供了低利息贷款,为西伯利亚的农民提供农具等生产资料和日常生活用品,帮助居民销售商品。  相似文献   

15.
Authors who address the topic of rural guerrilla warfare argue that the ability to engage in political violence is predicated upon support from the local population and the capabilities of guerrilla organizations. We exa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se arguments for modern urban guerrilla warfare. We find that the Provisional Irish Republican Army draws on individual, organiz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nd that the impact of these resources on the IRA has changed over time. Of these resources, the most important appear to be a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 Organizing into a cell structure in 1977 made the IRA dependent on only the passive support of the Northern Irish Nationalist population, and a high level of political awareness among IRA guerrillas guarantees that the IRA maintains this passive support.  相似文献   

16.
尼泊尔是我国的友好邻邦,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同时也正因为如此,尼泊尔对我国希望进军南亚的企业来说是个巨大市场。中尼之间经济具有较大的互补性,双边经贸合作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介绍尼泊尔的贸易管理制度和投资管理制度以及中尼经贸合作的现状和影响双边经贸合作的因素等,供有关部门和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拉美现代化的起点、独立革命的历史局限性、现代化的早期探索三个具体问题的辨析,阐述了拉美现代化起点不同于现代化(工业化)启动的特殊含义,从而将独立革命纳入现代化研究的范畴之内,进而论述了独立革命在拉美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革命,打开了独立的大门,也就打开了通向现代化的大门,而且进行了现代化的早期探索;独立革命开辟了拉美迈向现代化的新时代,独立革命的杰出领导人玻利瓦尔成为拉美现代化道路的最早探索者和开创者。  相似文献   

18.
二月革命时期,西伯利亚地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团体和机构,其中公共安全委员会占有重要地位。它主要是由社会民主党人流放犯和社会革命党人创建并掌控的。它在第一时间宣布夺取沙皇地方政权,其执行委员会是实际上的地方行政管理机关。公共安全委员会在接管沙皇政权、维护社会秩序、体现人民民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保证了二月革命在西伯利亚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investigation of the sources of the Rose Revolution in Georgia in November 2003 and presentation of the challenges the new leadership face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re are four contexts to the Georgian revolutionary events of 2003: first, a popular and romantic yearning among Georgians for union with Europe; second, the dismal failings of the Shevardnadze regime; third, the combined impact of global economic models and Westernisation in Georgia; and, fourth, the Soviet legacy. The role of civil society organisations, though important, was not vital to the success of the Rose Revolution.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new leadership has tackled state-building challenges suggests the pro-Western revolution is still in a radical phase, with the imperative of state consolidation often overriding Western models of due process and democratic governance. The direction of the revolution – toward greater liberalism or radical populism – will have a major impact on regional politics and on the policies of both the US and the EU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