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佛海(1897-1948),湖南沅陵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国国民党政府要员,后沦为汉奸。  相似文献   

2.
王树人 《党建》2009,(8):58-59
周佛海之子周之友 周之友(1911-1985),原名周幼海。祖籍湖南沅陵。他的父亲周佛海1921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脱离共产党。1938年底随汪精卫叛国投敌。1948年死于南京狱中。  相似文献   

3.
早耕 《党史纵横》2014,(1):12-15
正中共"一大"代表为高官厚禄投靠国民党右派1897年周佛海生于湖南沅水之侧的沅陵东乡杨树井村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小名福海。上中学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不安分的青年",对政治格外留心。后来,这个一文不名的破落户子弟在好友邬诗斋的全力资助下得以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周佛海考入了日本第一高等学校,获得"官费"留学的待遇。在那里,他开始从杂志上读到许多关于俄国革命的文章。一年之后,预科毕业,周佛海被分配到鹿儿岛的第七高等学校继续学习。  相似文献   

4.
祝彦 《党史文苑》2006,(3):32-38
周佛海(1897-1948),湖南沅陵人.此人是民国史上一个少有的"变色龙"式的人物.早年留学日本,曾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夏天回国后,参与了上海共产党组织的发起和筹备工作,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并一度代理中央局书记.不久,回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经济系求学.  相似文献   

5.
1897年,周佛海生于湖南沅水之侧的沅陵东乡杨树井村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小名福海。父亲早亡,靠寡母含辛茹苦地将其养育成人。在上中学的时候,他已颇为“留心政治”,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不安分的青年”。  相似文献   

6.
苗体君 《湘潮》2012,(6):35-38
周佛海(1897~1948),原名周福簋,湖南沅陵人。他24岁时出席党的一大,与毛泽东同睡一个地铺,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党的一大后,曾临时代理陈独秀的书记职务,一度成为政坛红人。但党的一大闭幕后,仅仅过了3个月,周佛海就退出了共产党,转而投向国民党,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和“三民主义理论权威”。抗战爆发后,他又投靠汪精卫做了汉奸。本文主要讲述他在党的一大前后。  相似文献   

7.
祝彦 《党史博采》2005,(12):31-36
周佛海(1897-1948),湖南沅陵人。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少有的“变色龙”式的人物。早年他曾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但是不久就为了“生存”,而投靠国民党,成为蒋介石的亲信;抗战爆发后,打着为了“和平”的幌子,积极参与投降日本侵略者的活动,成为汪精卫伪政权中的第三号人物,就沦为千夫所指的民族败类。  相似文献   

8.
周佛海(1897-1948),湖南沅陵人。此人是民国史上一个少有的“变色龙”式的人物。早年留学日本,曾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夏天回国后,参与了上海共产党组织的发起和筹备工作,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并一度代理中央局书记。不久,回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经济系求学。1924年,在戴季陶等的拉拢下,脱离共产党,投靠了国民党,并成为蒋介石的亲信,历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国民党政府训练总监部政治训练处处长、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国民党中央党部民众训练部长、国民党中央宣…  相似文献   

9.
1946年10月21日,南京高等法院初次公审大汉奸周佛海时,周佛海在法庭上公开了他从1942年起就通过军统特务程克祥与重庆政府暗度陈仓的经过,想以此减轻罪责,不料却惹恼了以抗日英雄自居的蒋介石,蒋介石哪里能授人以勾结汉奸的把柄,周佛海被判为死刑。不久,蒋介石又以周佛海阻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对沦陷区的接收有功,  相似文献   

10.
1921年7月 ,13位年龄不一 ,口音不同 ,装束各异的年轻人在上海秘密聚会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4年9月 ,13位代表之一的周佛海却脱离了共产党。为什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 ,周佛海会在政治上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呢?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点探讨。1、加入共产党的动机不纯周佛海参加共产党并非完全出于对共产主义的真诚信仰。他之所以参加中国共产党“就是个人的动机。”他说 :“当时所谓个人的动机 ,就是政治的野心。”①1918年秋 ,周佛海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 ,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1月18日 ,美、英、法…  相似文献   

11.
沅陵,古称辰州。神奇隽秀的武陵山脉,千年不息的滔滔辰河,赋予了这块神奇的土地太多的灵气。如今,当你涉足沅陵城乡,一股现代清新之风扑面而来,熟悉沅陵的人都知道,这一切都来源于沅陵65万人民“不甘落后,永不服输”的龙舟精神。远古余韵提起龙船,无论老幼,无论城乡,沅陵人像喝  相似文献   

12.
怀化地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西靠贵州,南连广西,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现辖沅陵、辰溪、溆浦、麻阳、新晃(原晃县)、芷江、黔阳、会同、靖州(原靖县)、通道十县和怀化、洪江两市,为我国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有人口414万。我党“一大”代表之一的周佛海(后叛变),建党初期的重要领导人  相似文献   

13.
在汪伪十大汉奸中,除汪精卫被打断脊梁骨于1944年病死在日本外,只有周佛海免遭枪毙的厄运.周佛海为何能逃此一劫,个中秘密又是怎样的呢?周佛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生曾脚踩“三只船”.首先投机革命成为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后脱党效命蒋介石,成为蒋的“文胆”之一,在国民党内显赫一时;最后他又同汪精卫一道投靠日本人,成为汉奸三巨头之一.1945年8月9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这时蒋介石远在重庆,对上海、南京的大接收伤透了脑筋.他连续下了三道命令:一是要八路军、新四军及中共游击队就地驻防待命,不得向日伪军队擅自行动;二是要国民党中央军迅速进入敌占区,准备受降;三是要日伪军切实负责维持地方治安,不得向人民武装投降.周佛海在日本准备投降之际,悄悄给在重庆的蒋介石拍了个急电,表示愿为蒋介石效劳,声称他将集合税警团、保安队、警察等维持上海的秩序,以“完整”的上海奉献给“中央”.并向蒋表示:“职与其死在共产党之手,宁愿死在(蒋)主席之前.”蒋接到电报后,大喜,立即以个人的名义给周佛海嘉奖,后由蒋伯诚转达给周佛海.周佛海接到蒋的嘉奖,心中分外高兴.8月12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奉蒋介石之命,任命周佛海为军事委员会上海行动总队总指挥.周佛海摇身一变,由臭名昭著的  相似文献   

14.
<正>提起贺龙"贺老总",湖南沅陵人民家喻户晓。1914年至1935年,贺龙曾经多次到沅陵活动,与沅陵人民结下了不解之情,他留下的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沅陵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策反遇险余芷光保释贺龙1914年秋,贺龙经桑植革命党人陈图南介绍,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投身反对袁世凯的民主革命。9月间,贺龙遵照中华革命党的指示,到石门、沅陵两县的团防局和巡防军中去搞策反工作,组织打倒袁世凯和驱逐其在  相似文献   

15.
《湘潮》1986,(9)
第三部分开辟湘西沅陵地区工作一九四九年八月长沙和平解放后,湖南省委抽调大批干部,组成了沅陵、会同、永顺三个地区的地县领导班子。沅陵地委于十月一日进入湘西,我任沅陵地委书记,一三  相似文献   

16.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周佛海作为旅日方面的代表参加了大会,会后,由于选举出的中央书记陈独秀暂时在广州无法回上海任职,就让周佛海临时代理陈独秀的书记职务。但回到日本后,他就等于退出了共产党,只是没肓“办理退党”手续而已,他是“一大”13名代表中最早退出共产党的,1924年5月,周佛海从日本回到广州,9月他正式退出共产党组织。从此他投向国民党,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和“三民主义理论权威”;抗战爆发后,他又当了汪伪阵营的第三号大汉奸。周佛海为保退党?这个问题党史界长期以来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让我们还是从周佛海的成长过程来慢慢揭开问题的真相吧!  相似文献   

17.
窦春芳、苗体君在《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上撰文认为,中共“一大”后,周佛海赴日本,继续自己的学业。但周佛海回国参加“一大”及相关行踪早被日本警察掌握,日警方通过学校对周佛海施加压力,学校也以开除学籍威胁周佛海,这让想试图通过读书改变自己贫穷命运的周佛.净晾恐不已。  相似文献   

18.
1914年至1935年,贺龙五次到沅陵,留下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1914年,18岁的贺龙在桑植受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差遣,只身去桃源、沅陵“运动”警备队。贺龙走到沅陵熊壁岩(今属大庸市),被一个叫“向川老鼠”的土匪拦截扣押。“向川老鼠”名叫向紫荣,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县府获悉向紫荣驻扎在熊壁岩的情报,  相似文献   

19.
熊辉 《党史博览》2003,(6):53-55
周佛海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少有的变化无常的人物,他一生三变,反复无常。他曾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和中共一大的代理书记。“一大”后,他居然叛党而去,成为蒋介石的亲信和国民党内的“状元中委”。抗战期间,他又叛蒋投日,成为汪伪政权的“股肱之臣”。在抗战胜利之时,他摇身一变,由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变成了国民党的接收大员。他一生三变,朝秦暮楚,的确值得后人玩味和深思。第一变:从中共一大代表到蒋介石的亲信1897年5月,周佛海出身于湖南省沅陵县一个偏僻的山村。周佛海出世不久,其父病故,家境败落。起初,周佛海在乡塾接受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20.
沅陵,古称辰州。神奇隽秀的武陵山脉,千年不息的滔滔辰河,赋予了这块神奇的土地太多的灵气。如今,当你涉足沅陵城乡,一股现代清新之风扑面而来,熟悉沅陵的人都知道,这一切都来源于沅陵65万人民“不甘落后,永不服输”的龙舟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