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读牛背梁     
牛背梁是一座山,但它又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所蕴涵的深遂与厚重绝非一般的山可比。人们说起它的时候,总会自然而然地将它同秦岭联系在一起,因为它是秦岭的一个孩子,一个最健壮、最雄浑、最富有的孩子。  相似文献   

2.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极富象征意义,既有太阳崇拜、鸟崇拜、月亮崇拜、象牙崇拜等宗教崇拜的象征意义和神话色彩,也反映出古蜀人和谐的辨证思想和审美意识,更与古蜀人所使用的历法等科学知识有关,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它集宗教、神话、历法等多种学科、多重意义于一体,是三星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宋晶 《理论月刊》2003,(7):92-93
武当山地区有40多座古代石拱桥。这些石桥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这主要表现在:从主从层次、比例尺度、韵律、色彩等方面看它具有形式美;从古代文人的咏诵描述中可以体悟它的意境美;从桥碑、桥名、桥诗中可以发现它具有通往仙界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上林县明亮镇万古村有一座土山, 它的形状像一头安详入睡的水牛,当地村民把它叫做牛眠山。在这座山下的山塘边, 有一位饲养5000只鸭子的“鸭司令”。靠养鸭,他家的泥瓦房变成了小洋楼;靠养鸭, 他供读两个大学生;靠养鸭,他从一个穷光蛋过上了日收入500多块钱的富裕日子; 靠养鸭,他帮扶身边14家困难户走上了致富路。他就是上林县明亮镇万古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张炳芬。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丰都——闻名遐迩的“鬼城”。城头高耸着一座石雕——三把银色的利剑刺着一个“喜、怒、哀、乐”的四面“鬼脑壳”直入云霄;雕座上的长须老人,横眉怒目,滔滔不绝不地讲述着“鬼国”神剑除妖斩鬼的桩桩神话。 而今,“神话”成真。“鬼城”丰都,充耳的都是丰都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戴仕俸挥“法剑”,勇斩一个个“贪财鬼”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6.
<正>解放南路273号,坐落着一座豪华的四星级大酒店,背依风景秀丽的海河,在正在开发建设的德式风貌区中心位置独领风骚。1907年,它的名字还是康科迪娅俱乐部,又名德国球房、德国总会、德国会馆,是20世纪初德国政客、侨民在天津的政治、社交和文娱活动中心。康科迪娅是古罗马神话中的协和女神,象征着和谐与一致,亦有同心同德之意。二楼走廊墙壁刻有  相似文献   

7.
神话是怎样产生的呢? 有的说:“神话是原始人好奇轻信才发生。”有的说;“神话是某种思想状态的产物。”有的说:“神话为宗教观念所产生。”……以上各说有一共同特点,就是将神话仅仅归结为一种观念、思想、心理的产物。我认为神话是一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产生,不能仅仅归结为一种观念、思想、心理,应该追溯到它是物质基础的反映,是物质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8.
关于盘古开辟天地、伏羲兄妹再造人类神话的源流,学术界曾进行过探讨。有的认为伏羲兄妹再造人类的神话“本在苗族中盛行”,因而说它起源于苗族,闻一多先生在《神话与诗》一书里肯定和发展了这一观点;有的根据南方崇信盘古等理由,断言盘古开辟天地神话产生于南方;更多的研究者则认为:盘古与槃瓠,伏羲(女娲)与槃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离不开多民族神话、史诗的交流、互鉴。中华史诗艺术传统的发生、发展,在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华史诗艺术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史诗艺术之林中的一座丰碑。中国史诗艺术研究界拥有足够的本土资源,应该形成跨族际比较诗学研究的自觉意识,推动中华史诗艺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彝族史诗绝不是一座封闭的文化孤岛,而是彝族先民与其他兄弟民族共同融合为中华民族的见证。彝族史诗中的“月中有树“神话,可分为“月中不死药”和“月中世界树”两种类型。从此神话的相关母题、异文、源流中,可梳理出其成因:现实经验与本土知识提供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华神话传统中“月中有树“神话的传播或外来神话文本与本土神话文本的交融;彝族史诗歌手的艺术创造力与彝族“月中有树“神话特质的生成。彝族史诗中的“月中有树“神话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弘扬中华深层生态智慧;“月中不死药“神话还具有传承中华艺术治疗传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14,(4):34-35
正2月5日,大型神话木偶剧《红孩儿》在广西儿童剧院上演,陪伴孩子们度2月1日,广西杂技团为南宁市民送上一场集惊险、刺激和艺过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春节长假。陈菁/摄术美感的文化娱乐休闲盛宴。图为杂技节目《转碟》。黄丹/摄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9,(22)
<正>位于台湾金门琼林村的"老闽宅"民宿,是一座闽式古厝。红砖房、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的厅堂。令民宿主人李敏德自豪的是,这座"明朝豪宅",没有在岁月里破败,反而增添了年轻化色彩和便利化设施,赢得游人青睐。  相似文献   

12.
盘瓠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产物,它广泛流传于东南亚地区。我国南方的有关兄弟民族,诸如瑶族、畲族和部分苗族等,民间也蕴藏着不少的盘瓠神话资料。汉文献对盘瓠神话也不乏记载,丰富的盘瓠神话传说资料,它在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宗教学和神话学等学科领域,都颇有研究的意义。本文仅就盘瓠神话的美学价值进行初探,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13.
神话的思维程序一方面以自然事件、生活事件和生产活动的发生、发展、变化程序为基础,同时又以想象幻化中的程序为基础。因此,神话的思维程序,也就成为现实中的事件和关系的发生发展的程序与想象幻化中联想的程序的混合物。神话是一种象征的文化,其思维是隐喻的思维,它借助直觉来传感和领悟,进行认识和思维活动。神话中的直觉思维程序可以有以下几种思维方式:1、以小观大;2、“举一反三”;3、以同致同;4、模糊估量;5、整体把握;6、幻想的因果关联。  相似文献   

14.
唐蒋云露 《传承》2014,(6):108-113
姆六甲是壮族神话谱系中集创世女神、始祖母神和女性文化英雄等多重角色于一身的首位神话人物。姆六甲神话记录了她创世造人、治世定物等神圣功绩。姆六甲神话是壮族神话中的根基神话。从神话内部进行论证,分析姆六甲神话在内容上对壮族其他神话所起的奠基作用,从神话外部进行论证,分析姆六甲神话所反映的壮族先民生活状况和社会组织形态,以此回观它与壮族诸神话的关系,能使我们明确姆六甲神话在壮族神话中的源头地位,重新认识壮族这一珍贵的远古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10)
<正>故乡是许多作品的发语词,神话学大师韦伯就提到,"故乡,是人首先发现人性的地方"。我写过一本小说,书名《孪生》,去年春天办发表会。书中以神话角度记写金门,选用《山海经》的叙述,当小说的发语词。"有一座山,山不大,只是几个缓坡,以前椒果遍野,得名椒果山。椒果树逐渐稀少,继而消失后,以音易音,更名昔果山。"关于说话,诸如发语词、语助词等,  相似文献   

16.
《民间文学》一九八○年第八期,刊登了布依族的古歌《赛胡细妹造人烟》。这是一篇色彩绚丽的神话创作。在布依族的洪水神话中,除这首优美的韵又之外,还有散文体的《洪水朝天》(见贵州省民文学组编印的《民间文学资料》第四十三集)等。这些洪水神话,无论是古歌,还是故事,都在布依族人民中广为流传。其内容和情节大致相同,是描述天上雷公  相似文献   

17.
该书是我校副教授李子贤长期以来专攻神话史诗的论文集,最近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入论文二十余篇,内容可分三部分,一是神话的基本理论,如神话的性质、特征及定义、神话的分类、神话思维、神话与宗教的关系等;二是对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的专题研究,如洪水神话、葫芦神话、始祖神话、谷物起源神话等;三是与神话有密切关系的史诗研究。作者长期从事民族民间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既重视田野作业实际调查,又重视国内外有  相似文献   

18.
杨显 《新东方》2013,(4):54-57
黎族神话产生和发展的根源问题是神话理论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根源的寻找不在遥远的天边,它深深根植于我们社会人间。自然原因、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是黎族神话产生的三大根源。  相似文献   

19.
广州兰圃     
广州市北郊的越秀山麓,在一片绿树浓荫之中,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圆林建筑物,这里栽种了一万多盆、一百多个品种的兰花,是个全国闻名的「兰圃」。如果说,牡丹以它的雍容华贵,在我国赢得了花中魁首的称号;那么,兰花却是以它的清雅幽逸、奇香绝色,而博得了「王者之香」的美誉。兰花虽然没有绚丽夺目的色彩(洋兰除外),但它那碧玉般秀丽的绿叶,娉婷俏拔的花柱,特别是它那独有的沁人心脾的幽香,在百花中的确是无可匹敌的。  相似文献   

20.
从北京乘飞机向北飞行约两个小时,便可看到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大草原,这里牧草青青、一望无际,羊群同白云一齐涌动,牧歌与百灵齐鸣,构成一幅流动的塞北风情画。“锡林”在蒙古语中指高原上的平野,“郭勒”即河川的意思。这里便是令600多年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叹不已的元帝国(1206-1368)的发祥地。锡林浩特是锡盟的首府,这里有始建于17世纪中叶的贝子庙。贝子庙由七座大殿、五座活佛殿、五座佛塔及千余间喇嘛住宅组成,建筑群规模庞大,气势雄伟,各殿内都有描绘蒙古族历史和生活的大量壁画,形象逼真、色彩淡雅,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