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技术引领了传播方式的飞跃,网络舆论成为一种新型的舆论方式,是公众监督公共权力的重要形式之一.网络舆论监督对公共权力运行有着积极影响.在研究公众与政府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构建模型探析网络舆论监督倒逼机制,并从公众与政府两个角度具体分析其内在运行机制.面对越来越多的网络舆情,政府必须加强廉政体系的建设,深化公共权力运行体制改革,更新网络舆论监督应对理念,构建网络舆论监督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2.
于红 《党政论坛》2012,(4):45-47
一、保持舆论监督独立性的必要性 1.舆论监督独立性是由舆论监督的使命所决定的 权力政治的一条铁律是,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无限制的权力是一切贪赃枉法、倒行逆施和腐化堕落的根源.在我国,实施舆论监督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保证党政权力的正确行使、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维护公众利益.作为舆论监督职责承担者的新闻媒介如果不履行这种职责,那其监督职能就无从谈起,也会最终为公众所厌恶和抛弃.改革开放以来,舆论监督的这一使命更加艰巨和迫切.而新闻媒介要忠实地反映舆论、传达民意、对权力实施监督,强调其独立性是根本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技术引领了传播方式的飞跃,网络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舆论,是公众监督公共权力的重要方式。网络舆论监督对公共权力运行具有三大积极影响,有助于促进公众与政府的互动关系。面对越来越多的网络舆情,政府必须加强廉政体系的建设,深化公共权力运行体制改革,更新网络舆论监督应对理念,构建网络舆论监督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4.
于红 《党政论坛》2012,(7):45-47
一、保持舆论监督独立性的必要性 1.舆论监督独立性是由舆论监督的使命所决定的 权力政治的一条铁律是,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无限制的权力是一切贪赃枉法、倒行逆施和腐化堕落的根源。在我国,实施舆论监督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保证党政权力的正确行使、遏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维护公众利益。作为舆论监督职责承担者的新闻媒介如果不履行这种职责,那其监督职能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搭建了公众与国家互动的平台,成为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新型批判力量,但是并不能就此说网络舆论监督和管理相互对立,它们都是朝着政治民主化的总目标前进的。网络舆论管理要遵循"重视潜舆论——导引显舆论——善后尾舆论"的原则,掌握舆论管理的主动权;建立健全网络舆论跟踪监管回应机制;提防舆论监督外衣下的"多数暴政"。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网络舆论监督与反腐倡廉的形势发展,相关部门对网络监督的态度实现了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国内网络监督格局也逐渐实现了从民间主导到官方主导的转变。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主体多元、全天候与全方位、快捷高效、安全廉价等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对行政权力的舆论监督机制尚不健全,新闻传媒实行舆论监督仍较困难.建立舆论监督的法律程序,依法监督,是实现有效舆论监督的立身之本.同时,还应切实实现政治民主,推进高层次的监督,建立监督网络,加强新闻队伍的自身建设,并将舆论监督与其他监督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新的监督形式,从出现伊始就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它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是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也是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足坛反赌扫黑"系列案件堪称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经典案例,在推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网络舆论监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不是完美的,在其发展进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隐患。  相似文献   

9.
一、党建理论语境下的舆论监督释义在我国,第一个提出舆论监督的是梁启超。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十七号上,发表了《警告我同业诸君》一文,文中说:"监督之道不一,约而论之,则法律上之监督、宗教上之监督、名誉上之监督是也。"其"名誉上之监督"就是舆论监督。舆论监督作为一体化的概念虽然形成于近代,但只在  相似文献   

10.
国外政党治理大致包括两个层面、三重治理关系:一是政党内部治理层面,治理主体是政党,治理方式用制度(党规党纪),治理内容涉及党员管理、党纪监督、党内权力运行等"制度治党"问题。二是政党外部治理层面,包括政党与国家、政党与社会两重治理关系。政党与国家的治理关系,治理主体是国家,治理方式用法治,治理内容涉及党纪与国法如何衔接的"依法治党"问题;政党与社会的治理关系,治理主体是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治理方式用舆论监督,治理内容涉及公众和媒体舆论对政党治理的"法外监督"问题。国外政党治理的做法和经验,对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协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一定的启示和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廉政建设中,舆论监督和职能部门监督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舆论监督可以为职能监督提供案源和案件线索;同时,还可以为职能监督机关查办案件造社会舆论,排除各种各样的思想和政治干扰,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职能监督部门又可以弥补舆论监督缺乏强制力的不足,做舆论监督的坚强后盾。舆论监督的有效性,是同职能监督的密切配合与支持分不开的;而职能监督借助舆论监督鸣锣开道,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各级领导的重视,群策群力,消除消极腐败现象。舆论的威力不仅在于“曝光”造成社会压力,更在于“曝光”后会辐射一定…  相似文献   

12.
陈永章 《行政论坛》2006,6(3):92-94
威尔逊的公共舆论监督思想之主要观点是树立公共舆论的权威及统治地位;公共舆论只能是先以公众开始,结束于公众;公共舆论有层次之分;公共舆论监督必须有一支良好的文官队伍,有赖于公共信息公开。建立在有关法律基础上的言论自由构成了舆论监督合法性的基础。我国在实现舆论监督上应加快立法步伐,坚持舆论监督“量”与“度”的统一,上层舆论与下层舆论的统一,坚持公共舆论监督三个层次的统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坚持政务公开。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监督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社会对国家和执政党等权力主体行使权力过程的一种制约方式。社会监督,这是一种异体监督,它与权力体系内的监督相比,具有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社会监督的主体是人民,这就决定了社会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监督。在当代社会,社会监督的突出形式之一,是新闻媒体对党政权力机关的监督,即舆论监督。当前的一个尖锐问题,就是要正确对待互联网的性质和作用。党内监督与人民监督应当在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对于共产党来说,人民的监督高于党内监督,所以,不能以任何借口用党内监督代替社会监督即人民监督。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论监督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其相较于传统舆论监督具有监督范围更广、监督效率更高、监督方式更加灵活等特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开始形成并逐步增强,但其监控力度还不足。鉴于网络的双面性作用,应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形式,是传统反腐渠道的有力补充,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受网络环境无序性、反腐工作复杂性以及网络反腐规范不足等因素影响,网络反腐主体、客体、舆论监督媒体及反腐部门的越轨行为层出不穷,并可能催生"网络暴力"、阻碍反腐案件查处甚至引发公众信任危机。这对网络反腐的有序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危害,因此,必须对网络反腐过程中的越轨行为进行有效防范,建立官民互动平台,畅通反腐渠道,推进网络实名制,加强网络越轨行为的法律规范,提升媒体监督合力,促进体制内外监督。  相似文献   

16.
于红 《党政论坛》2008,(11):43-45
一、党建理论语境下的舆论监督释义 在我国,第一个提出舆论监督的是梁启超。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十七号上,发表了《警告我同业诸君》一文,文中说:“监督之道不一,约而论之,则法律上之监督、宗教上之监督、名誉上之监督是也。”其“名誉上之监督”就是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中具有独特地位,它不具有司法监督所具有的强制力和约束力,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又是一种最具威力的监督;它不像党内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那样特定化、具体化,但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和民主监督一样是一种软监督,但监督效果却不可忽视,现代民主政治国家都很重视运用这种监督。但是,一件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记者流血事件,也让许多人对舆论监督产生了深深的忧虑:记者为什么会挨打?记者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保护记者的合法权益已成为新世纪的焦急呼唤。  相似文献   

18.
效能政府建设应强化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建周 《理论探索》2008,(3):124-126
效能政府建设是政府进一步提高执行力,更好地履行公共职责、提供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公众是效能政府的监督、评价主体,满足公众的需求是效能政府建设的根本取向,公众的有效参与是效能政府建设的基本动力和衡量标尺.因此,效能政府建设应强化公众参与,要积极培育公众参与的主体意识,从制度上保证公众参与的稳定性、持续性、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的领域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加强执政党的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督必须从调整结构,创新机制,实现多元互动入手.就中共的自我监督机构来说,应提高纪委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党代会、全委会的监督功能,把党内功能性监督和结构性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就执政党的外部监督来说,应进一步健全法律监督、人大监督和行政监督机制,并与参政党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媒体舆论监督相结合,以强化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互动,实现各个监督主体的多元互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网络媒体的高度发展使得城市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尤其表现为对城管执法的负面舆论不断。新媒体背景下,"先天缺陷"的城市管理除了"制度内的完善"以外,更需要"制度外的创新"。公众通过微信参与城市管理是当下实现城市管理模式转型,使管理主体大众化的一种"制度外的创新"。建立平台管理机制、舆论监督机制、互动反馈机制、奖励激励机制是公众有序参与城市管理、实现公众"常态化"参与城市管理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