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云南腹泻死亡幼兔类内分到的AN_1和AN_2两株兔轮状病毒对40~50日龄日本大耳兔口服接种。于接种后2~4天,有4/7只接种兔出现轻度至中等程序的腹泻,而阴性对照兔和接种异源SA-11病毒株的兔均正常,无腹泻。收集实验患兔肠内容物,经电镜、斑点酶免联疫吸附试验、病毒空斑试验、核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及感染小肠超微结构观察,均为轮状病毒阳性,病毒滴价为10~5~10~8pfu/ml,持续排毒2~7天。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刘尚高,刘爵(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自1969年Mebl1s等首次从犊牛腹泻粪便中分离出轮状病毒(RV)以来,人们逐渐发现该病毒是引起婴幼儿及幼龄动物急性腹泻并致死亡的主要病原体,仔猪、小绵羊、马、狗、猫、兔...  相似文献   

3.
动物轮状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各国医学工作者相继注意到轮状病毒(Rotavirus),也称类呼肠孤病毒因子(ReoviruslikeAgents)、环状病毒(Orbivirus)或双层病毒(Duovirus),是一组引起牛、猪、马、绵山羊、兔、鹿和鼠等多种动物的新生儿及其幼畜发生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因,也是人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因。已在上述患者的腹泻粪便中检出了轮状病毒。最近又有豚鼠血清学轮状病毒感染的报道。实验研究已证明轮状病毒能引起其自然宿主的急性胃肠炎,而且有些还能使自然宿主外的其它畜种感染发病。此外,曾从南非小猴的直  相似文献   

4.
用人工感染兔瘟病兔的肝、脾、肾及从患急性巴氏杆菌病和魏氏梭菌性肠炎病兔分离的细菌制成氢氧化铝甲醛灭活苗(兔三联苗)。试验兔于免疫后7、50、100和180天时均能抵抗致死量兔瘟强毒的攻击;在免疫后20天时全部能抵抗10个最小致死量的兔巴氏杆菌培养物的攻击,经75天保护率也为100%;免疫后45天用魏氏梭菌培养物攻击,其保护率为100%;免疫后120天分别用兔巴氏杆菌与魏氏枝苗培养物攻击,其保护率均为75%。该疾苗有效保存期为4~6℃10个月,10~15℃6个月,18~25℃3个月。在流行兔瘟、已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的兔场试用该疫苗免疫家兔,在免疫后7天至8个月内能有效地预防这几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用酶免疫检测仔猪轮状病毒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状病毒 (Rotavirus)是引起各种幼龄动物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从 1975年Woode等首次分离出猪轮状病毒后 ,一些国家均有轮状病毒引起仔猪腹泻的报道。在我国仔猪腹泻已成为某些猪场的常发病 ,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为了查明仔猪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 ,笔者在 2 0 0 1年春 ,用轮状病毒抗原酶免疫测定 (enzymeimmunoassay ,EIA )诊断试剂盒 ,对湖北省某大型猪场仔猪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测。1 材料1.1 粪样采集及处理 采自湖北省某猪场腹泻仔猪 2 0 8头。其方法是用消毒棉签插入腹泻仔猪的直肠内采…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是仔猪白痢的重要病原之一。弄清仔猪体内抗轮状病毒抗体的变化与轮状病毒临床感染的关系,对于抗轮状病毒免疫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材料和方法 1.仔猪血清:对试验仔猪于前腔静脉采血常规分离血清,-40℃保存备用。 2.母猪奶样:人工采集分娩后母猪的奶样按Yabiki等(1974)报道的方法分离乳清,将乳汁于3000r/min 4℃离心1小时,去掉乳脂,用1N醋酸调pH 3~4,再3000r/min 4℃离心20分钟去掉酪蛋白然后再用1N NaOH调回pH至7.2,-40℃保存备用。  相似文献   

7.
用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与经兔轮状病毒(LaRV)免疫的BALB/c。系小鼠脾细胞进行融合,融合成功率为22%。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筛速杂交瘤细胞,阳性率为29%左右。对其中6株强阳性的杂交瘤细胞进行了亚克隆,获得高产亚克隆杂交名细胞,用BALB/c小鼠生产了腹水,鉴定后选取2株强阳性高效阶的杂交瘤细胞,以ELISA阻断试验检验其分泌抗体的特异性,以直接ELISA测其敏感性,用琼脂双扩散试验鉴定类和亚类型别。结果1B_3为IgG,,2B_4为IgG_(2b)。  相似文献   

8.
24例新西兰兔心电图分析心电图是心脏生理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实验药理学及某些生理学研究中,常需观察生物体的心电图,我们对24例新西兰兔心电图的某些参数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材料本院动物实验科提供的体重2.15~3.50kg的新西兰兔24只,公兔10只,母兔...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食淀粉乳杆菌抗猪轮状病毒的可能机制,选择3日龄清洁级中国昆明鼠乳鼠为实验动物,每天灌喂食淀粉乳杆菌,在饲喂后第4天接种轮状病毒,应用ELISA定量检测猪轮状病毒的主要受体之一神经节苷酯(Ganglioside)GM3,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各样本中葡萄糖神经酰胺糖基转移酶(UGCG)、ST3-半乳糖苷α-2,3唾液酸转移酶5(St3gal5)的mRNA相对含量。结果显示,饲喂后第5、9及11天,食淀粉组神经节苷酯GM3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及攻毒组(P0.05),第5、7、9及11天时食淀粉组Mus St3gal5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第7、9及11天时食淀粉组Mus St3gal5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攻毒组(P0.05),第7、9及11天时食淀粉组Mus UGCG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及攻毒组(P0.05)。结果表明,乳鼠感染轮状病毒后,食淀粉乳杆菌能够显著促进小鼠空肠中神经节苷酯GM3的合成,并显著抑制小鼠空肠中Mus St3gal5 mRNA及Mus UGCG mRNA的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食淀粉乳杆菌抗轮状病毒机理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0.
兔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都可引起仔兔腹泻、死亡等疾病,二者混合感染后对仔兔危害极大。为了确定引起仔兔腹泻、死亡的病原,本研究对河南省某兔场断奶前后病死仔兔进行剖检。通过采集腹泻、死亡仔兔肝脏、肺脏、脾脏、盲肠、肠系膜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PCR鉴定,最终鉴定该病死仔兔为大肠杆菌与肺炎克雷伯氏菌混合感染。经药敏实验发现,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同时对庆大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拉定等五种药物敏感,对其他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上述研究结果为兔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混合感染的分离鉴定以及科学指导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PCR方法扩增出牛轮状病毒外衣壳蛋白VP7基因,经BamHⅠ+PstⅠ特异性酶切后,连接于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HTA中,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FastBacHTA-VP7。该重组质粒转化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抗生素筛选和PCR筛选,获得转座的杆粒Bacmid-VP7。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再感染细胞,收获目的蛋白,对表达的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成功扩增了VP7基因,大小为981bp,所表达的重组蛋白大小为40.4ku,与预期值相符,该蛋白能与牛轮状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发牛轮状病毒ELISA检测试剂盒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用免疫荧光法对猪瘟兔化弱毒(以下简称兔毒)在牛肾细胞上繁殖释放过程的研究证明,兔毒虽然能够在牛肾细胞上繁殖释放,但接毒后96小时,感染细胞量仅50%,培养物中毒价甚低。为此,我们对猪瘟兔毒在牛肾细胞上的培养及提高其毒价和影响毒价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纯化的猪轮状病毒VP6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建立检测猪轮状病毒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抗原包被量为6μg/mL,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100,酶标二抗的工作浓度为1∶5 000。应用该方法检测阴性血清样本30份,确定的检测临界值为0.143(D490nm≥0.143,则判定为阳性)。特异性试验表明,用建立的间接ELISA对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细小病毒、猪瘟病毒和伪狂犬病病毒阳性血清进行检测时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证实,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用以检测猪轮状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应用于猪轮状病毒的病原学检测。  相似文献   

14.
黑叶猴轮状病毒腹泻病的诊断简报乐正中(贵州省兽医防治检疫站贵阳550008)何明会(贵阳市黔灵公园动物园)1993年1月,贵阳市黔灵公园动物园的数只黑叶猴发生腹泻,经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确诊为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一)发病情况1993年元月,黔...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对人工感染兔出血症病毒(RHV)后体温升高1℃和濒死期患兔进行剖检,取各主要脏器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且对患兔同步进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实验室诊断检查,以探求DIC在患兔体内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兔病毒性出血症(RVHD)患兔急性死亡的原因。以便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轮状病毒是引起初生羔羊急性传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1981年我们从乌兰县的初生羔羊腹泻粪便中分离到本病毒,并在原代犊牛肾细胞上培养获得成功。用这种病羔的粪便和组织培养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出羔羊轮状病毒的核酸基因组是由11个片段组成。目前国内外通过这一途径研究人和牛的轮状病毒RNA基因组成,已做了许多工作,但羔羊轮状病毒RNA基因片段的分析研究尚未见报道。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由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大分子凝胶,胶体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带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将样品中的各种核酸分子向下迁移,经染色显现出核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兔瘟(RHD)、巴氏杆菌(Pm)、波氏杆菌(Bb)三联苗的生产工艺和免疫效果。试验兔用该苗1mL免疫后,在5,7,120,195d均能抵抗致死量兔瘟强毒的攻击,保护率为100%;对巴氏杆菌和波氏杆菌,免疫后10d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力,近期保护率分别为83.3%和87.9%,免疫后195d保护率分别为72.7%和76.9%。该苗有效保存期在宁夏银川的室温阴凉处(6~22℃)为180d,在0~8℃冰箱为365d。经野外免疫3000多只家兔表明,该苗安全可靠,在免疫后7~180d内能有效控制这3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死兔及试验感染后不同发病阶段病兔进行临床、病理以及心、肝、肾、脑、肺、淋巴组织等血凝价消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生物素-亲和素-酶免疫组化技术,对于本病病原在宿主细胞内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详细描述了兔出血症病毒在肝、肾、脾实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胞核及胞浆内出现的时间、形态及其动态变化,并联系临床及病理变化对于本病过程中重要病理变化的发生机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1981年,我们在乌兰县从剖检3~7日龄下痢羔羊采集肠道及其内容物,进行细胞培养分离,获得了引起初生羔羊腹泻的轮状病毒,后经犊牛肾初代细胞培养高代次低温致弱,获得了轮状病毒弱毒株,用于制备弱毒疫苗。1988~1989年,用该疫苗在乌兰县赛什克乡进行田间效力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材料  相似文献   

20.
自1980年Gordon等首次将外源基因导入小白鼠胚胎获得成功后,转基因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先后在牛、羊、猪、兔、鱼和鸡等动物上获得成功,对家畜品种改良、疾病防治和利用家畜作为活的生物反应器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疾病防治一直是养鸡业中的重要研究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