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村民自治主体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民自治是一种权利自治,村民自治主体是自治权的享有主体,区别于村民自治法律关系主体。村民自治主体应当是作为个体的村民,而村民集体和村民委员会都不是自治的主体。在界定作为自治主体的村民时,除了有户籍和居所都在本村的以外,还有外来人员和外出人员两种特殊情况,在一定范围内,他们也可以成力自治主体。"户"作为一个特殊村民自治主体而存在,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村民自治的司法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最广泛的基层民主的实践 ,然而 ,村民的民主权利、村民的自治权由于缺乏司法制度的保障 ,往往难以落实 ,为此 ,必须尽快确立村民自治的司法保障措施 ,使自治权转化为一种现实的权利 ,这也是建立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权及其法律救济探析——以法社会学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乡村社会已经融入了许多现代性的因素: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理性文化。乡村权威与秩序的构造有了最新的形式即村民自治。村民自治作为国家整合现代性与地方性知识的重要形式,是连接国家与社会的沟通机制,是我国法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村民自治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其构建、发展与完善往往涉及许多深层的问题,本文仅探究村民自治权的法律救济问题。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中罢免问题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有的村民自治法制体系在对罢免村委会及其成员的规定上存在的具体问题是 :罢免权与选举权不对等 ;对乡镇政府是否具有罢免权存有争议 ;村委会拒不召开罢免大会应如何处理 ;乡镇政府在罢免问题上存在某些违法现象 ,对这些问题 ,相关法律法规应尽快作出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的法律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村民自治的实施过程中 ,法律制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行法律制度对村民自治的保障 ,主要体现在宪法、专门法律、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保障等层面。由于现行法律制度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影响了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因此必须修订、规范和完善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 ,才能保障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村民主体资格认定的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村民主体资格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进行区别,以纠正在理论和实践中对两者混用、误用的现象,进而从民法学社员权的理论角度对村民主体资格进行了界定,以突显村民成员权特有价值。通过对实践中村民资格认定的举隅和分析,笔者提出了在认定的原则、方法及程序等问题上的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在实践过程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村民自治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论村民自治异化及其法律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在实践中由于制度设计、传统体制的惯性和自治主体素质等多方面原因使其在自治主体、功能和权力等方面存在较严重的异化现象.克服村民自治异化,不仅要完善制度供给,强化组织保障;而且还要贯彻村务公开,加强程序保障,建立有效的司法保障机制;更要完善民主选举制度,提高村民自治主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四位一体”的村治新模式是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事会为监督主体的新型村级治理组织构架。构建“四位一体”的村治新模式,有利于消除村民自治中的不和谐因素,化解村官信任危机,促进村治组织架构中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当前,要理顺村治新模式中“四驾马车”之间的关系,实现权力的相互平衡与制约,推进基层民主不断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出台、实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村民自治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但同时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目前村民自治发展状况,试分析了村民自治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对新时期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进程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行政复议是行政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行政复议的权力性质是行政复议理论问题的核心,对完善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行政复议权力性质的各种不同学术观点,并指出了它们的局限性,以孟德斯鸠的理论、权力分立的目的和现代行政权扩张为视角,分析指出行政复议的权力属性为行政权,但为了有效达到设立行政复议制度的目的,保证依法行政,行政复议权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以司法权的运行模式为模版.  相似文献   

12.
量刑情节制度的法理基础是解决该领域的法哲学问题。量刑情节制度也必须有其理论依据,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缺乏其赖以存在的根基。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在量刑领域中的统一是量刑情节制度优化的理论前提,“活的法”观念是该制度的实证基础;从其适用基础上分析,量刑情节制度的优化能弥补法的实效性与法的效力性之间的裂缝;该制度的设计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思想,当然不能超越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3.
1803年,美国违宪审查权的创设开启了违宪审查制度的先河,而违宪审查权也通过一系列案件,经历了壮大的过程.这一系列标志性案件是:违宪审查权插手政治问题的1857年斯科特诉桑弗德案;违宪审查权管辖范围从联邦伸入各州的1873年屠宰场案;违宪审查权审查由程序到内容的1890年明尼苏达铁路案;违宪审查权积极行使的1905年洛克纳案.通过采撷违宪审查权具有代表性的五个拐点,可以勾画出违宪审查权的轮廓,揭示违宪审查权的历史走势.  相似文献   

14.
仲裁中应设立第三人制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使仲裁活动涉及签订仲裁协议的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情况客观存在。学术界对于仲裁中应否设立第三人制度意见不一。仲裁的实践、仲裁的法律性质和仲裁的价值目标决定了仲裁中设立第三人制度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必然性。仲裁第三人制度应从第三人参加仲裁的方式、时间 ,第三人的权利及其限制等方面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过程中存在着司法机关拥有广泛的决定权 ,司法机关以决定的形式单方强制处分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现象 ,这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而且也与现代刑事诉讼原则相背离。针对这一现状 ,我们有必要提出废止和变更决定权 ,使这一问题更能符合诉讼公平、公正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我国没有建立西方国家的司法审查制度,司法权监督制约行政权的手段,体现为司法变更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行政诉讼的职能,但在实践中却不能达到权利保障与权利制约的立法设想,本文就这一现状进行了论述,并展开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养制度废止后,大量轻罪案件涌入刑事诉讼程序,公检法机关必将面临案多人少的严重局面。参考西方国家刑事简易审理程序,建立健全轻罪案件快速侦审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轻罪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的有效实施,必须有一个正当的司法环境、运行良好的配套制度作支撑,更需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8.
论受贿罪的法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益是研究受贿罪的起点和基础,我国当前的刑事立法和主流学说对受贿罪法益的解释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在分析法益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主张受贿罪的法益应当是公正的职务行为所保障的正当社会利益,也就是职务行为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9.
权力制约: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核心问题是通过中央与地方的有限分权实现对中央和地方权力的有效制约。基于权力制约目标设计中央与地方关系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集权模式下的中央与地方“分权”只是国家整体意义上权力内部的纵向职能分工,不具有权力纵向制衡意义的分权功能。建立有限政府、实行单一制下的中央与地方分权,既是控权模式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法律问题略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份回购具有不可低估的经济功能.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仅限于减少资本和公司合并两种情形,极大地压缩了公司资本运营的空间,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将来的股份回购立法应以公司自治为主,着重强化其经济功能,适当放宽其适用范围的限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