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引渡作为一种国家间制裁国内涉外犯罪的司法合作制度,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重视。但引渡制度只是提供了一种形式上最有效的方式,跨国"避罪"问题并没有得到一劳永逸的解决,因为引渡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自不例外。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参加或签署的国际条约在引渡实践中存在局限性、签署的双边引渡条约存在缺陷、双边友好协商方式运作艰难。二是中国引渡制度实现中的政治、经济、人权、法律等阻碍因素。鉴于此,我国应从国际政治交往方面、处理引渡制度中的传统原则问题、处理与引渡有关的审判及程序上的问题等方面求得突破困境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引渡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虎华 《法学》2006,(1):111-116
2003年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详尽地规定了对腐败犯罪人引渡的原则和规则,构成了完整的引渡机制。《公约》的一系列引渡原则,对传统国际法的引渡制度作了进一步确认、补充和发展。作为对外逃腐败犯罪人定罪处罚的前提条件,《公约》的引渡机制,无疑是国际反腐败司法合作各种形式中最为重要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引渡与国际法 ──兼论中国引渡法律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引渡规范的发展已经使引渡不再简单地只是一种政治交易的手段,而使其获得了国际司法合作的性质。现代引渡法律制度有国内立法和国际立法两个法律渊源,其主要内容包括:可引渡之罪的种类;引渡原则;引渡程序及对被请求引渡人的权利保障等内容。目前,我国政府正在积极地参与国际刑事司法合作,①实践中,引渡均依双边引渡条约而进行,而各条约间的规定又不尽相同,这样致使中国在引渡问题上缺少完整而统一的法律制度。现实中,我们的立法者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即:在包括引渡在内的国际司法合作领域,用签订和加入国际条约的方式来补…  相似文献   

4.
热点聚焦     
中国立法机关批准与发达国家的首个引渡条约全国人大常委会4月29日批准中国与西班牙签署的引渡条约。这是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第一个引渡条约。据悉,该引渡条约将加速中国编织国际引渡网,缉捕以贪官为主的外逃案犯。根据条约规定,中西双方有义务按照条约规定,应对方请求,相互引渡在一方境内发现的被另一方通缉的人员。在中国所有对外引渡条约中,这个条约首次出现涉及死刑问题的条款。条约规定:“根据请求方法律,被请求引渡人可能因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被判处死刑,除非请求方作出被请求方认为足够的保证不判处死刑,或者在判处死刑的情…  相似文献   

5.
"死刑不引渡原则"已经在近年来的国际引渡实践中被确立为一种刚性原则,与政治犯不引渡原则、自国民不引渡原则、双重犯罪原则等并列为引渡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然而,这项原则在我国的引渡实践中的应用却极为有限和保守,这导致我国在秉承条约前置主义理念的国际引渡实践中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本文将从现状入手,试图通过澄清"死刑不引渡原则"的真正内涵,指出在我国承认和实践死刑不引渡原则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俾有利于我国的国际刑事司法合作。  相似文献   

6.
国际引渡合作规则的新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国际引渡合作一直是法学和国际政治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处理起来十分困难,论域包含司法主权、国际人权、国际关系、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等范围。现今世界上主要依据主权边界而形成的各个法律和司法系统,空间效力通常仅存于各自系属主权控制之内,这就导致了刑事司法合作的必要以及由此提出的引渡合作要求;然而由于各法律和司法系统在不同主权国家之间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别,且涉及主权者之间的利益衡量、观念沟通、法治互认以及主权互信的前提,因此交涉起来往往十分困难。尤在政治庇护和国际人权保护兴起之后,国际引渡合作更是错综复杂。黄风先生本文在动态的意义上,从国际引渡合作新发展的视角,通过立足于材料分析的深描,精妙地处理了这个复杂论题,其研究堪称动态式研究和深描式研究的一种典范。具体而言,作者通过九个角度的观察,即放弃或者变通引渡问题上的“条约前置主义”,以相互承认逮捕令为基础的逃犯移交制度日臻成熟,政治犯罪例外原则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受限制,人权保护条款地位上升且越来越具体,死刑不引渡已变为刚性原则,关于国民引渡的限制不断放宽等,以对变迁语境挖掘讨论的深度,给读者呈现了有关国际引渡合作现行规则一幅较为完形的素描。  相似文献   

7.
《法学》1991,(3)
一、在我国刑法中规定国际犯罪的必要性目前我国参加的与国际犯罪有关的多边条约有十多个,这些国际条约一般都规定,缔约国对犯有国际罪行的罪犯,有权行使管辖权。1987年6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作出了相应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管辖权。”而国际条约赋与缔约国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又包括承担“或起诉或引渡”这两方面的义务。因此,必然要求在我国刑法中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和引渡制度作出规定。刑法中有了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和引渡制度的规定,是否就完善了呢?显然仍是有很大缺  相似文献   

8.
黄风 《中国法律》2004,(5):8-10
在中国.国际司法合作规则的引进是从对外签署有关的国际条约开始的.1987年.中国分别与法国和波兰缔结了双边司法协助条约(协定),这标志着在中国建立国际司法协助制度进程的启动。根据中国《宪法》和《缔结条约程序法》的规定,有关司法协助和引渡的条约或协定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在获得批准后则具有法律的效力。  相似文献   

9.
田晓萍 《行政与法》2007,(5):104-106
2006年6月,赖昌星遣返再次遇阻,此案折射出我国引渡外逃经济罪犯存在三大主要法律障碍:引渡条约的缺位;死刑问题;司法公正问题。有鉴于此,我国应采取相应的法律对策:扩展与外国的双边引渡条约关系;废除经济犯罪适用死刑;加强司法改革,树立司法公正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目前反腐败方面最重要的国际法律文件,它筑起了一道强大的国际反腐法律强网.实现对腐败犯罪的引渡是国际反腐败的一种自然延伸.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关于引渡的规定既是对缔约国的要求,也是各国进行国际合作的有效路径.为了实现对腐败犯罪的引渡,接受"死刑犯不引渡原则"则是我国的上上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