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德善是宗教的观念之一,而宗教极端主义则是一种政治主张,是对宗教德善观的背离。宗教极端主义往往与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结合在一起,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由此,厘清正常宗教信仰与宗教极端主义的区别,正确认识宗教极端主义带来的种种危害,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正常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更精准和更坚定地打击宗教极端主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不仅仅在于中国文化不是宗教型文化却能够持续几千年,还在于它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起到了类似于宗教所起的作用。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能走宗教化之路,或者借助中国文化自身的宗教作用而实现,因为这是与现代化的道路截然相反的。因此,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的基础上,与我们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同步进行,并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步实现。  相似文献   

3.
在关注美国宗教与民主政治关系的同时,去分析宗教信仰对美国政治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不了解美国宗教就不理解美国这个国家,因在这个国家里,处于主导地位的基督教文化长期影响美国的政治,但是我们发现911之后这一传统模式正在迅速改变,其他宗教文化正在快速渗入到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之中。这种趋势对美国的民主政治到底有多大影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预测美国未来政治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创新社会管理 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科学化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也日益变得复杂,它总是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问题相交织,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伊犁作为一个多宗教并存的地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宗教和宗教领域也发生新变化、呈现新特点,给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提出新要求、新课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科学化水平,以确保宗教领域和谐,社会大局稳定。  相似文献   

5.
新疆现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等6种宗教,其中伊斯兰教是新疆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新疆宗教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五多”,即信教群众多、宗教活动场所多、宗教教职人员多、少数民族信教群众多和宗教活动多。从世界格局上看,国际政治中宗教因素的影响明显上升,给新疆的稳定特别是宗教领域的稳定工作带来更加复杂的影响。我们必须站在国际政治斗争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新疆宗教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民族、政治、经济、宗教等四大认同机制。其中,民族认同机制是基石,它奠定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血缘基础;政治认同机制是核心,它奠定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制度基础;经济认同机制是关键,它奠定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利益基础;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认同机制是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前者奠定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价值基础,而后者则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重要润滑剂。  相似文献   

7.
刘聪 《唯实》2007,(3):12-15
宗教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宗教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自我转型的历史。在近代社会,宗教的转型主要表现为宗教的伦理化、宗教的世俗化和宗教的多元化。宗教的现代转型不仅是宗教得以存在的前提,也是宗教寻求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当代中国的现实来说,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宗教内在需求的逻辑延伸,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执政安全是任何执政党都会面临且必须直接面对的政治考验,社会秩序则是执政安全最为直观的外部考验指征。将宗教文化从政治文明建设的范畴进行引导转化,从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域进行协调提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层面取舍扬弃,引导吸纳宗教文化中的正向思想运用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来稳定社会秩序,构建起和谐宗教的统一战线,可以增强社会秩序的安定,为维护党的执政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宗教极端主义的兴起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宗教极端主义不仅在国际上甚嚣尘上,而且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宗教极端主义是宗教蜕变的产物,本质上并不是宗教,但它又披着宗教的外衣,欺骗和裹胁信教群众,对国际社会和地区的稳定带来严重影响,为此,我们必须予以高重视。反对宗教极端主义不能针对特定民族和特定的宗教。  相似文献   

10.
宗教深深植根于美国社会之中,并广泛地影响着对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境外宗教渗透的主要策源地是美国,几乎任何一种宗教渗透都可以追溯到美国背景。本文即以美国为例分析宗教在美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日常生活诸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其对华宗教渗透的理论背景、作用机制和破坏途径,从而有效地抵御宗教渗透。  相似文献   

11.
现代宗教世俗化的发展历程、特征及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发展,促使现代宗教发生了结构性的社会变化,导致宗教神圣性逐渐衰退,亦即世俗化。这使得宗教在神权和人权、教权和政权、神性神道和人性人道相互关系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世俗性的发展变化,不仅代表现代宗教的发展趋势,而且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现代宗教世俗化迎合了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其次,宗教世俗化把传统从社会生活的核心移向了社会生活的边缘。最后,世俗化宗教精神契合了现代人社会心理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邪教组织,已经成为西方反华势力实现政治图谋的工具.我们必须从政治上进一步揭露其险恶用心,从理论上进一步肃清其流毒,把这场严肃的思想政治斗争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3.
作为唯一对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具备无形(宗教价值观)和有形(宗教团体)两种力量的因素,宗教一直对美国外交政策有着强有力的影响。但是宗教虽然给美外交政策以重大影响,但宗教议题与政治经济议题相比显然还不占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14.
中西感恩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西方哲学中,都包含感恩的思想,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等等。但是由于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环境,理论起源不一样,感恩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有一些不同,表现为理论基础的不同和侧重点、内容的不同。不同的感恩理论反映了社会的不同发展历程,也对社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文化资源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作为我国著名的山水旅游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相当高的品味。而西山是桂林宗教文化的代表,具有开发宗教旅游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不仅对人类的经济活动,而且对人类的文明和生活日益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在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宗教作为一种意识文化生活已与全球化形成了一种互动。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进一步对外开放,我国宗教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会更加显现。为此,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应对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宗教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康德的宗教理想是一种理性的道德宗教,“道德信仰”是道德宗教的基础,是以道德为基础的理性的信仰.在宗教中树立“道德信仰”,就是在对终极存在者的虔诚信仰之中突出道德的地位,强调终极存在者的道德位格,并把对道德情感、道德法则乃至道德行为本身的信仰作为宗教的核心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者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宗教的功能表现在宗教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和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两个方面。在马克思看来,对宗教和无神论都应当抱一种扬弃、而不是消灭的态度。恩格斯在马克思之后又继续阐发了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19.
邪教在农村的滋生蔓延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与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无关联。它们往往打着宗教的旗号,散布各种歪理邪说,迷惑、蒙蔽广大群众。要彻底治理农村邪教,必须从源头上抓起。要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打防并重,标本兼治,才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0.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作为一种信仰,一种思想,一种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产物,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也谈不上必然反动与愚昧,更不必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己力量。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