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史文摘     
《湘潮》1989,(9)
最先提出国共合作的是列宁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列宁提出来的。列宁十分关心中国革命。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列宁亲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列宁接见共产党和国民党代表,要求国共两党合作:另一件是委派代表马林等人来帮助中国革命,斡旋国共两党合作。1922年1月,共产国际召开了莫斯科远东会议,中国代.表30余人,有共产党、国民党等各方代表。会上,列宁接见了中国代表团,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是共产国际贯彻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理论和实施"东方战略"的必然结果。 共产国际通过多种渠道同孙中山国民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沟通国共两党合作关系中发挥 了桥梁作用。共产国际采取一系列实际步骤帮助改组国民党并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一、应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反映历史国共两党合作的问题,是大革命时期革命历史的主题。但是,恰恰在这个历史主题的研究上存在一个空白点,这就是从中共成立到中共二大一年间的国共两党关系问题。国外的历史学者,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的传统看法是;共产国际先通过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代表会议,以后又通过马林(有人称之为斯尼夫利特战略)把统一战线和国共合作的思想策略从外部加给了中国共产党,才开始了国共合作的行动。在此以前,中共既没有统一  相似文献   

4.
党史文摘     
谁最先提出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列宁提出来的。1922年1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了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列宁接见了中国代表团,并当着共产党代表张国焘、王荩美和国民党代表张秋白等人的面指出:“你们应当合作。”1921年列宁派共产国际代表马林驻中国,帮助  相似文献   

5.
赵国付 《世纪桥》2009,(11):3-4
和合精神是周恩来重要的精神品格之一。周恩来把和合精神运用到一二次国共合作中,并力促实现第三次合作。从而促使国共两党相互间求同存异、化解矛盾、寻求统一和加强合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及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合作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愿望,是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的。国共合作政策的制定是我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表现。一九二三年六月在广州召开的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起开创性作用的重要会议。会议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正确地解决了建党以来,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一直存在的一系列原则性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这两个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政党,曾出现过两次大的合作。一次是1924年到1927午的第一次合作,建立了反帝反北洋军阀的统一战线,赢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解放了大半个中国。一次是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共两党在抗日的旗帜下再次实行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历史上这两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在两次合作中的策略演变是密不可分的。认真研究这一历史现象,对于我们科学地总结两次国共合作的成功经验,指导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我党策略的两次转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打倒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走狗北洋军阀。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把反帝、反封建的一切阶级和阶层联合起来。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没有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都会遭到失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历史、特别是第一次工人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政治舞台上有一桩大事,这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对国共合作曾做出了最杰出的贡献。国共两党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这在今天史家们的笔下写得清清楚楚,可在当时却非简单的易事。并非任何人都能顺应时代发展的。1921年12月底,孙中山在会见列宁委派的代表马林时,就不同意与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同盟。为什么?因为这时的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已是中国政治舞台上有20万党员,遍及全国及东南亚的大党,并领  相似文献   

9.
日本立命馆大学副校长、法学院院长,日本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池田诚教授,于一九八三年底出版了其多年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之集成——《孙文和中国革命》。这本长达五百页之专著共三章,在其第三章《孙文和国共合作》中,作者专用了一节(61页)的篇幅,回顾了国共两党合作之简况,着重阐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中国共产党对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国共两党领导的两支武装、两个政权、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合作。这一独特的合作形式,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创举。  相似文献   

11.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国共两党曾两度握手言好,走向合作。而在建立和维护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中共采取了不同的合作策略,因此,结果也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对中共建立和维护两次国共合作策略的剖析,阐明了建立统一战线,合作双方实行妥协的必要性,以及在合作过程中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政策的灵活性巧妙结合来维护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柯友朝 《党史文苑》2005,4(1):66-69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国共两党曾两度握手言好,走向合作.而在建立和维护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中共采取了不同的合作策略,因此,结果也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对中共建立和维护两次国共合作策略的剖析,阐明了建立统一战线,合作双方实行妥协的必要性,以及在合作过程中坚持原则的坚定性与政策的灵活性巧妙结合来维护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和李大钊都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他们关于国共合作的共同思想对于实现国共两党合作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对于国共合作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分歧.文章对他们国共合作思想的异同之处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不朽历史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业绩,有很多值得我们中华民族子孙认真总结与汲取的东西。统一的民族观念是推动国共两党合作的社会基础;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促成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前提;正确的策略方针是达成国共两党合作的关键所在;适当的合作方式是建立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条件;形式上的必要让步是实现国共两党合作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不朽历史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业绩,有很多值得我们中华民族子孙认真总结与汲取的东西.统一的民族观念是推动国共两党合作的社会基础;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促成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前提:正确的策略方针是达成国共两党合作的关键所在;适当的合作方式是建立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条件;形式上的必要让步是实现国共两党合作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政治历史舞台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这两个主要的政党,一直左右和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中国的革命,从1924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国共两党诞生于本世纪初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虽然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但在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问题上,两个政党却是共同的。正由于如此,国共两党有着两次的合作,并由此将中国革命斗争推向高潮。遗憾的是也出现了两次分裂,也由此将中华民族推向内战的深渊。历史证明,国共两竞的分与合,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前途,而且直接影响着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在两次国共合作的过程中,毛泽东总是站在全民族利益的高度,审慎地处理国共两党的“矛盾与统一”问题,根据中国的实际,结合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选择国共合作的最佳模式。五十年代以后,国共两党各自执政于海峡两岸,长期人为隔离,未竞统一大业。中共新一代领导人邓小平,总结以往两次合作的经验,纵观国际战略的全局,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探求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新摸式,描绘出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大团圆的蓝图。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广东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与进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地。大革命时期最显著的历史特点是:国共两党革命民主联合战线领导人民大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掀起了国民革命的新高潮,首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为中国共产党公开领导与进行大革命运动提供活动舞台。当时,以谭平山、杨匏安、阮啸仙、彭湃等为代表的广东共产党人尽管尚处在年幼时期,但他们却利用两党合作的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同来自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20年代初。当国内的国共两党还在具体筹划联合事宜时,远在欧洲大陆的国共两党已率先实现了组织合作。成为领导旅欧华人反帝反封建的中坚力量。海外能够早于国内率先实现国共合作的创举。与周恩来卓越的领导是分不开的。国共两党携手法兰西.不仅为中共日后创立统一战线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宝贵经验,而且还培养造就了一批国共两党的重要干部,为推动国内第一次国共合作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有过两度合作。这两次合作是在很不相同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如果把它们作一些比较研究,是不是可以说,第二次国共合作有着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它是在中日的展族矛盾处于压倒一切地位的时刻形成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时  相似文献   

20.
<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卢沟桥事变是国共两党从生死对立到共赴国难的转折。9月22日,事变发生后仅2个月又15天,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这标志着以团结御侮为核心内容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全面形成。而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谈判是在江西庐山举行的。庐山成了国共两党成功谈判、共谋合作抗战、共御外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