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铜仁高新区紧紧围绕"智能终端、大健康、大服务、大物流"四大产业和"建设电商小镇"布局,全面建设"产业新城、空港新城、高铁新城、宜居新城"。随着一辆辆工程车齐声鸣笛,拉开了铜仁高新区智能终端触控产业园建设大幕,八大智能终端产业项目建设如期推进。这是铜仁高新区紧紧围绕"智能终端、大健康、大服务、大物流"四大产业和"建设电商小镇"布局,全面建设"产业新城、空港新城、  相似文献   

2.
<正>发展"大健康"产业,水城县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立足自身优势,坚定不移当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先棋手",舞好"大健康"产业发展龙头。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健康"产业方兴未艾,"大健康"时代呼之欲出。近年来,省委站在全局战略高度,在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大数据产业的"姊妹篇"隆重推出,标志着贵州"大健康"时代的到来。发展"大健康"产业,水城县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目前,水城县委按照省委和六盘水市委统一部署,立足自身优势,坚定不移当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先棋手",舞好"大健康"产业发展龙头,为"生态水城"输入"大健康"动力源。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预言,健康产业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正成为21世纪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黄金产业"、"希望产业"、"朝阳产业"。蓝天白云大健康,贵山秀水新未来。这一次,贵州站在时代前沿,将大健康医药产业和大数据产业发展作为"姊妹篇"来谋篇布局,并将其纳入重点培育的"五大新兴产业",阔步迈进大健康时代。  相似文献   

4.
正铜仁坚持以大数据衍生产业为先导、关联产业为支撑、核心产业为保障,将大数据信息产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的铜仁,正全力打造"武陵之都、智慧之城"。今年9月,铜仁召开大数据战略行动辅导报告会,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在会上表示,要进一步坚定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的信心和决心,结合实际,把握机遇,准确定位,以大数据引领和推动铜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围绕数据"聚集、融通、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铜仁市加速布局现代康体基地,密集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全民健身覆盖城镇乡村,构成了运动康体产业与大旅游、大生态、大健康互融的多重风景。运动康体产业正成为铜仁大健康产业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紧扣大健康产业"医养健管"四大要素中的"健"字,铜仁市借助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文化体育资源,积极培育壮大以"健"为内涵支撑的运动康体产业。  相似文献   

6.
正贵安新区利用"基金+产业"的方式,针对主导发展的大数据、大健康、大文旅、新能源和新材料"三大一新"产业,采用"双源四驱动"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增值服务的方式撬动新区大产业高速发展。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对于谋求"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产业布局的贵安新区来说,"基金+产业"是个可供选择的"支点"。近年来的实践也逐渐证明,这个支点在促进贵安新区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金作为新区开发建设的配套性工具,为新区  相似文献   

7.
正"贡献中国数据智慧,释放全球数据价值。"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跨越也离不开大数据产业的支撑。贵阳市观山湖区抢抓全省、全市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契机,充分发挥要素聚集优势,以建成贵阳市大数据综合试验先行区为目标,全力搭建"辐射带动、先行先试、扩大开放"的产业发展平台,快速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为了满足自身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充分利用贵州大数据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开启了信息化建设新征程。如今,通过自主规划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振华工业云",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正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贵州电子信息产业大数据应用的"排头兵"、创新转型升级的"先遣队"、中国电子在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贵阳市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抢抓产业变革发展新机遇,把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双赢"、全面打造发展升级版的重要突破口,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总平台,按照抓平台促开放、抓两头促中间、抓软件促硬件、抓产业促发展"四抓四促"思路,着力构建大数据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促进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2014年全市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660亿元,新注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事业与产业比翼腾飞   "十五"期间,我省财政对文化的投入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结合,日常财政拨款与项目资助结合,改养"人头"为养"事业"、养"项目".五年产业发展,四川初步形成以大集团为龙头,涵盖不同领域的多元文化产业结构和多种经济实体并存的主体框架."大集团带大产业,大产业促大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1.
正毕节市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制造业为基础,围绕大数据"三大业态",强化产业招商,努力打造大数据产业集群。勇闯大数据产业"蓝海",乌蒙大地展新颜。近年来,毕节市坚定不移地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制造业为基础,围绕大数据"三大业态",强化产业招商,努力打造大数据产业集群,全市信息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黎平县借势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东风,把大数据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2016年起,该县着力打造了"产业云、旅游云、扶贫云、应急云、政务云"建设平台,以"云上黎平"助推全域经济快速发展。一、"产业云"成黎货出山"快进键"多年来,黎平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通过网上服务平台将全县产业发展、服务和市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加大品牌推介,扩大"贵州苗药"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推进骨干企业打造黔药品牌。4月1日,贵州省发布《贵州省2019年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要点》:2019年,全省大健康产业加速发展,水平与规模逐步提升,与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深入,产业竞争力、影响力、渗透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实现产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  相似文献   

14.
正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在贵阳国家高新区白鹭湖大数据"创客"公园,盈盈碧海、一角清波的美景,让"创客"们感受到湖天一色、在水一方的惬意。依托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这里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风生水起。贵阳国家高新区抢抓贵州省委、省政府发展大数据的战略机遇,围绕贵阳市委赋予的"引领大数据技术创新,加快大数据产业集聚,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使命和定位,全力发展大数据产业。  相似文献   

15.
正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规划布局的持续细化,市场主体的加速催生,铜仁正全力建设"两带三区",拥抱蓬勃的大健康产业浪潮,抢滩大健康产业"蓝海"。2014年,贵州提出把大健康医药产业作为大数据产业"姊妹篇",全力推进"抓新兴产业培育推进结构调整",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迎来"窗口期"。拥有优质大健康产业资源的铜仁市,迅速行动,抢抓发展机遇。就在全省发展大健康产业一揽子政策出台  相似文献   

16.
正贵安新区把握大数据时代和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机遇,坚持"数据是资源、应用是核心、产业是目的、安全是保障",积极打造大数据产业"三链融合"的贵安模式。打造大数据全产业链核心:"四个基地":绿色数据中心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基地、智能终端制造基地。  相似文献   

17.
<正>新兴产业将有力推动贵州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在新常态下,能够为贵州经济提质增速提供长足动力,为贵州奋力"赶"与"转"提供强劲产业支撑。作为发展滞后的西部省份,贵州把大数据产业作为新的增长点,举全省之力培育,引来诸多关注。5月下旬举办的"2015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更让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决心与魄力,随着互联网精英们极具前瞻性的理念与眼光,更加深刻地融入到前沿产业的时代洪流中,大数据产业的"贵州印记"深入人心。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用"贵州惹祸"来预测大数据产业对经济格局的影响。他认为,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18.
金维加 《江淮》2012,(12):30
近年来,来安县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认真谋划新思路,重点在建设实力来安、生态来安、和谐来安、幸福来安上下功夫,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快速崛起的"实力来安"。做强特色工业。实施百亿产业、百亿企业、百家规模企业"三百"培育计划,主攻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扶持大产业、构建大平台、开展大合作。  相似文献   

19.
<正>围绕把六盘水市建设成"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红桥新区通过引进红豆集团,全力做好大健康产业这篇大文章,为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蓝天白云大健康,炎炎夏日享清凉。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健康产业方兴未艾。拥有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生物资源、多元文化等多重优势的六盘水,发展大健康产业正当其时。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思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万山紧紧依托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文化、大市场"发展理念,每年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经费1000万元,精心包装旅游产品和路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汞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园区",打造"万山国家矿山公园"为核心的旅游品牌,努力构建"一村、一谷、一城、二园、二文化"的旅游大格局。近年来,万山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势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把文化项目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硬支撑",让百姓切身感受到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